跨越边界的社区(修订版)

持续至今的真实“北漂”史。转型中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经济与社会。北京“浙江村”与“浙江村人”三十年生活记录研究。 “浙江村”,20世纪80年代起渐次于北京天安门以南5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项飙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定价:68.00元
  • ISBN:7807681888
关系中人
  • 田园将芜胡不归
    2019-02-25 18:56:03 摘录
    我们在这里讨论了两对“辩证关系”。(一)人的行动是在关系中形成的,但人又是有主体性的,能把握、计算和创造关系。(二)我们反对个人主义的个人观,但又强调人的行动和意识有统的一面。这两点概括起来,我所要强调的就是:行动者本身是在和关系的互动中不断被塑造的。塑造自己,编织关系,和塑造社会是同一个过程。
    这并不是鸡生蛋蛋生鸡的说法,因为人所遭遇的关系是有先后的,人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强调的是行动者、关系丛和社会结构在“过程”上的统一性,而不认为它们是所谓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
    对行动者和关系丛的关系的这一理解,既注意到了可观察性的问题,即我们完全可以从个人和制度开始观察,同时作为一个分析思路,它又使我们的理解能超越观察本身,看到被常识掩盖的东西。这使得这一思路在具体研究中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田园将芜胡不归
    2019-02-25 18:27:27 摘录
    讲到这一层,我们对前面所说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式的帮助也许又有新的理解。中国人“轮回”的时间观加上对社会的空间化的理解,产生了这样的历史观:现在的社会——一系列我和他人的关系—是随时有可能倒转的,现在我高你低的关系,随时有可能变成你高我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类的历史感慨总是特别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昔”与“今”的区别本身没什么含义,真正叫人感慨的是“王谢”和“百姓”的对立和流转。这中间又加上一个燕子的角色,燕子依旧,草木未改,要突出的是“物是人非”,这个“物是”,用意正是淡化历史的时间性。历史是关系的空间格局来回变化的过程。我们是以关系之间的变化,尤其关系的极端的逆转来理解社会和人生的变迁的,而时间本身不是一个重要变量。今天别人需要帮助,没准哪天我也落入他的境地。这是我们达成人和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并且愿意相互帮助的重要思想基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