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广告》第一次在网络广告的基础上,系统地就“新媒体广告”的概念、理论、表现、应用等进行了解说与阐释,具有鲜明的创新性、现实性、实用性等特点。教材立足于数字化新媒体的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舒咏平 编
  • 出版社:
  • 定价:25.10元
  • ISBN:9787040287851
  • 2017-11-01 15:49:25 摘录
    文献检索结果显示,最早关于植入广告的研究始于1957年9美国市场调研专家詹姆士·维克瑞在新泽西北部一家电影院所做的实验,维克端使用自制的高速投影仪在电影《野餐》放映过程中,以1/3000秒的速度且每隔5秒的频率在银幕上映出“喝可乐”或“吃爆米花”等信息。实验显示,在1957年的整个夏天,虽然观众并没意识到这些信息的存在,但影院周围的可乐和爆米花量却分别上升了18%和58%。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01 15:17:15 摘录
    资深广告人刘国基曾说道:广告,作为传统上以企业主为主体的大众化传播,在互联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已进化为“双向的、互动的、参与式的、数据库驱动的”沟通行为,甚至消费者已经成为“需求广告”的发布者,彻底颠覆了传统受讯者( receiver)的被动角色,主动形成各种发讯者( sender)构成的“粉丝”(fans)圈群,对各种品牌体验自动出击表态,形成舆论社群,全面摆脱企业主通过广告发布控制话语权的做法。
    也就是说,在新媒体环境下,原来只是理论上的受众导向变得更为现实,成为广告信息需求者、品牌信息的搜索者、需求信息的发出者、消费评价传播者。尤其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作为受众的消费者,其言其行均客观地体现于大数据的挖掘与显示中,这使得新媒体广告可以有的放矢真正做到受众导向的广告传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01 15:14:21 摘录
    新媒体广告,是指体现在以数字传输为基础、可实现信息即时互动、终端显现为网络连接的多媒体视屏上,有利于广告主与受众信息沟通的品牌传播行为与形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01 15:10:51 摘录
    新媒体环境以及营销传播方式的变革,必然导致作为‘营销延伸的广告’之内涵的演进。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内涵演进的取向是‘品牌传播’:
    1.新媒体的互动性,决定了受众可以选择广告信息,广告主也可以自主传播广告信息,从而使具有双向对称的‘传播’特性得以凸显
    2.新媒体促使广告主可以自主、便捷地传播广告信息,而这里的广告信息,不仅是直接的、功利性的产品信息,还包括突出广告主良好形象的品牌信息,而产品信息又是归属于商标品牌的,因此新媒体催生了‘品牌传播’
    3.广告从营销学中独立出来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与革命,市场的开拓不再拘泥于产品实物的营销,而是产品符号化、信息化的传播。
    在新旧媒体融合的环境下,‘广告’内涵既包括传统媒体上付费的、可识别的商品信息传播,还包括新媒体上广告各种类型信息内容的品牌传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01 15:04:51 摘录
    新广告特点如‘互动性’‘消费者主导’‘广告主自主传播’等引入到‘广告’内涵中进行审视,我们无疑可以发现:作为广告主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多得将商业信息付诸可自我掌控的、付费支出方式多元化的会展、活动、终端、新媒体、关系管理。
    而由营销学界提出的‘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IMC)则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广告界――在IMC的思想体系中,传统的广告收到严格的限定,被看作营销传播的多种渠道之一,而与‘公关’‘新闻’‘终端’‘营销’等量齐观。如此一来,受传统‘广告’内涵之约束,‘广告’的生命力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其核心广告策划几乎丧失了空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