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侦探小说般“烧脑”的纪实文学经典,“迄今为止关于以色列最伟大的著作之一”,“这本书会让你无限接近耶路撒冷”】 【《巴黎烧了吗?》作者历时5年,全景再现以色列建国史上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拉莱•科林斯,【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铁葫芦图书
  • 定价:79.80(上下册)
  • ISBN:9787213066443
  • 2017-10-06 11:44:47 摘录
    “祝你好运,”他轻声对大卫·本一古里安说,“我们赢了。”
    本一古里安探起身,穿上睡袍,艰难地走向书桌。扶了一扶眼镜,开始阅读阿弗纳尔递给他的声明。接着他的钢笔开始在这份150字的英文文本上飞扬起来。很快这张纸上覆满了修改的地方,阿弗纳尔注意到,凡是修改的地方都比原文增添了更加冷静的语气。
    “再给我一张纸。”本一古里安吩咐道,这是他对阿弗纳尔说的第一句话。
    阿弗纳尔和本一古里安的妻子保拉( Paula)一起发疯似的寻找着,这位老人越发等得不耐烦了。最后,绝望的阿弗纳尔在隔壁浴室里扯下一条卷筒纸,这是他唯一能够找到的纸头。本一古里安开始在上面写下历史性的声明。
    他快要写完时,钾肥工厂的一群年轻人冲进房间,围绕着他们又矮又胖的领袖跳起了热烈欢快的霍拉舞。本一古里安把手插在破旧的浴袍里,心情沉重地望着他们。他清楚地知道,犹太民族将要为联合
    国今晚应许他们的这个国家付出怎样的代价。当年轻人招呼他加入霍拉舞时,他摇了摇头。
    “我无法跳舞,”他后来回忆道,“我无法在那天晚上唱歌。我看着他们快乐地跳舞,我唯一想到的是,他们都将走向战场。”
    阿拉伯与犹太人双线镜头完美呈现,狂欢过后必是血流成河,纷争开始。只是觉得有些人物出现略显琐碎,感觉平民镜头可以略微少一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0-03 16:50:52 摘录
    在他们最基本的构想中有一个观念,认为犹太民族要靠体力劳动获得救赎,用荒废已久的工作的汗水荡涤他们在隔都中养成的精神状态。对于他们的犹太国家理想而言,挖掘壕沟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
    学家的主义。他们决心建立一个拥有各种技能的工人阶级队伍、要求犹太劳工替犹太企业干活。犹太总工会( Histadrut)迫使犹太厂只能雇用犹太工人。随着犹太复国主义者获得土地—一许多是从贝鲁特的阿拉伯外居地主手中得到的—他们赶走靠这些土地为生的阿拉伯佃户,把它们留给犹太定居者。那些被这项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政策通得背井离乡的阿拉伯农民流动到城市,又发现了另外一项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政策:犹太总工会禁止他们在多数犹太人拥有的工商业机构里面工作。
    犹太人热心推动希伯来语和希伯来文化的复兴,维持着他们自己的效率极高的教育体系。通过巴勒斯坦犹太代办处,他们安排自己的政治事务,将阿拉伯人撇在一边。巴勒斯坦的犹太社团有一种倾向,认为他们是一个独立行动的团体,生活和教育水平较高,而阿拉伯人则低人一等。
    千年离散造就的家国情怀加上最浓烈的乡愁,过人的智力加上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对上居住过长久时间的土地情感,朴素的思想,截然不同的宗教观念和殖民统治压迫。这种冲突似乎是极其不对等的。虽然犹太人值得同情但分治举动似乎是不公平的共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0-03 15:54:05 摘录
    “现在,”他想,“谁来照料这花园呢?
    1948年5月14日。圣地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随着英国将军的离开,一个古老国家在此重生,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将采取一种公开的、全新的方式争夺这片土地。其结果则将给中东带来20年的烦恼,
    也令全世界为之瞩目。
    花园有深意,并不是照顾,而是争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0-03 15:49:44 摘录
    和许多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一样,阿希亚·哈拉比并不真的相信英国人会离开。那些曾经教导她,要热衷于把人类事务管理得井然有序
    的人居然“逃跑了,还留下了一个真空”,这简直不可理喻。可是现在,和阿希亚握手告别后,他们鱼贯爬上等候在一旁的巴士,就这样匆匆离去,甚至没想到要为唯一一个来向他们告别的巴勒斯坦人留下一条安全的回家通道。他们的车队沿着朱利安路一路下行,往大马士革门绝尘而去。在他们身后,阿希亚·哈拉比最后一次挥手作别。大卫王宾馆现在已是门可罗雀。在这座曾象征着巴勒斯坦统治权的堡垒里,让人还能想起英国人的,就只剩下一些纸片,像秋天的枯叶,在空荡荡的走廊里飞舞着
    钥匙重归人民,潘多拉魔盒也随之打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08 20:43:40 摘录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胡乱开火体现了阿拉伯村民的心态。在他们看来拥有一件武器可以确证其拥有者的男性魅力,也可以确证他的第一男性继承人的身份。既是武器,也是玩物,万枪齐发时的枪声,已成为举行婚礼、葬礼和全村宴席的标志。他们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天然地熟悉武器,但是也造成一种毫无节制地射击的癖好,这和他们的犹太敌人大相异趣,犹太人认为每个弹夹都是—个小宝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6-10-08 20:43:10 摘录
    在这座他出生的城市的街道和露天剧场,散布最初—轮对犹太移民模糊不清的不满情绪时,哈吉·爱敏·侯赛尼最终找到了他真正的志业:将那些咖啡馆里胡拼乱凑的情绪和反复传扬的气话变成暴戾的怒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