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揭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一生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一生收入与支出;如何看待风水、相面、算卦和天命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张宏杰
  •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定价:39.8元
  • ISBN:9787513903318
  • 2022-07-01 17:51:48 摘录
    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07 18:18:18 摘录
    官场之中,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含蓄包容之人。因此,曾国藩有意取海瑞一尘不染之实,却竭力避免一清如水之名。他的选择,远比做“清官”更复杂更沉重。因此,他才具有大力量,才能成就大事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07 15:26:20 摘录
    在修身起始阶段,重要的是猛。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07 13:58:44 摘录
    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扩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愚钝之人,通过自我磨砺,也可以看得透,立得定,说得出,办得来。浮嚣之人,也可以变得清风朗月般从容澄净。偏执之人,亦可以做到心胸开阔,不矜不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07 12:46:58 摘录
    曾国藩终于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的。那些他以前所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需手段。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06 23:07:06 摘录
    七次参加考试,终于中了秀才。这平生第一大辱(第六次考入佾生)居然成了曾国藩一生功名的开场锣。又一年,他就中了举人;又四年,中进士,点翰林,从此飞黄腾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06 22:49:57 摘录
    天下事,无论什么,要做成样子,必须有两样,一是规模,一是精熟,两样都从勤与恒中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06 22:48:24 摘录
    曾国藩能成为曾国藩,靠的不是道德勇气,而是精神上不断地自我更新,“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2-06 22:45:37 摘录
    “晓事”方式,“一是剖析,二是简要,三是综核”。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1 14:54:27 摘录
    天事居其半,人事居其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1 14:49:24 摘录
    皈依天命说后,曾国藩一改过去的急切焦躁,在处理大事时变得从容不迫。他不再认为王朝的命运可以由他一手左右。他相信,太平天国能不能平,大清王朝还能存在多少年,这些太大尺度的事件,不是某一个人甚至某一个集团能够决定的。在这些大事件背后,有着天时、历史、人心等诸多深层次力量,个人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因此,他所要做的,只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尽自己的能力而已,而不必杞人忧天,将太多无法承受之重揽到自己肩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1 14:47:42 摘录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
    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惭惭蠲除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1 14:40:46 摘录
    古来如李斯、董卓、杨素,智力皆横绝一世,早年飞黄腾达,看起来命运对他们很厚待,结果“而其祸败亦迥乎寻常”。也有一些能力超群锐意进取者,终生不得施展,却幸运地逃过了动乱,得以享尽天年。“天或反厄之,使之蓄其光采,以昌其后而永其年。”
    大彻大悟的他由儒墨而入黄老、由执着事功而进入到思考人生与宇宙的关系。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他悟到,人力其实是很弱小的。
    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而。…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1 14:36:46 摘录
    他再一次翻阅历史。古人形形色色的命运给了他无数的感慨。很多时候,人的努力和收获是不成比例的。命运的不平并不只落在他一个人身上。历史上,有人“或碌碌而有声;或瑰材而蒙诟;或佳恶同,时同、位同,而显晦迥别;或覃思孤诣而终古无人省录。彼各有幸有不幸,于来者何与?”也就是说,有的人庸碌无才,却获得美名。有的人才华横溢,却受尽屈辱。有的人,一辈子苦心钻研,学有所成,最终成果却被世界埋没。有些人,素质、能力、时代、地位都差不多,但一生命运却迥不相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1 14:35:31 摘录
    因此,我们说,军队的“薄俸制”与文官的“薄俸制”一样,都是种非常短视的财政制度。从皇帝的视角来看,“薄俸制”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财政经费,是件好事儿。但事实上这是典型的占小便宜吃大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