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曾任职苹果公司,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之后转战Google, 2009年离职创办创新工场,这些不同的角色让他的人生富有传奇色彩,但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折。一场疾病让他对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李开复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定价:42元
  • ISBN:9787508652849
  • 2019-07-25 13:10:50 摘录
    我也奉劝学弟学妹们
    要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虚度人生:“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们有责任把时间花在那些真正困难的问题上。而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机器未来能做的事情上,也不要把才华浪费在重复学校所学的基础知识上,更不要接受一份没有挑战的工作。勇于冒险,孜孜以求,以‘成为某个特殊又有用领域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为己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5 11:07:30 摘录
    深切回顾过往,一直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的我,此时忍不住在父亲灵前哭泣忏悔:“我对自己挺失望的!”我为什么没能更早、更深刻地理解父亲,他的助人之举全然无求、无我,饱含着大爱。
    隐约间,仿佛听见父亲温和的声音:“希望你以后不要
    再让自己失望了。”
    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让自己失望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5 11:04:04 摘录
    钱穆先生赠送给父亲的墨宝“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更是父亲留给我的珍贵遗产。我发现,他们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就是靠着很多内在信念的坚持,度过人生的种种不堪;而且愈是磨难,愈能砥砺内在质量的光华。过去几十年“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这十个字伴着我度过人生的高峰与低谷,在不同的阶段,我的领会也不太一样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5 11:00:40 摘录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父亲一生清廉、谦和,我们从来没听过他口出恶言,
    就连临终体弱,还不停地向身边照顾他的人道谢。父亲病中我们问他最怀念的享受是什么?以为他会回答美食或旅行,不料他却不假思索地说“读书”。我们又问父亲,一生中最令他感到安慰的是什么。本以为他会说他的研究工作,但他却说:“你们七个。”我们不禁拭泪。
    从来没听过他口出恶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7-25 10:43:40 摘录
    我不再强求什么,尽力而为,但一切随缘,所以不会形成压力
    从前有网友这么形容我:“这是一个太完美的人,似乎
    二十四小时都高度自控,绝不生气、绝不失态,如同一台高度智慧的机器,这内在承受的压力,何处释放?所有的角度都滴水不漏,太不真实!”
    二十四小时都高度自控,绝不生气,绝不失态,如同一台高度智慧的机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04 15:48:52 摘录
    我们生命中的一切所愿,其实不应该用“追求”,而应该用“吸引”。

    佛说:“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曾经,有一个人为了得到美丽的蝴蝶,便买来一双跑鞋、一只网子,穿上运动服,追逐奔跑了很久,终于在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中抓到几只。可是蝴蝶在网子里恐惧挣扎,丝毫没有美丽可言。一有机
    会,蝴蝶就会飞走。这就叫“追求”。

    另外有个人也很喜欢蝴蝶,于是他买来几盆鲜花放在窗台,然后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品茗,欣赏蝴蝶翩翩而来,心情犹如吸蜜的蝴蝶。
    这就叫“吸引”。

    “追求”,是从自我的角度考虑,忽视了事物内在的微妙规律,所以常常事与愿违。“吸引”则是从完善自我、奉献自我出发,顺应了天理,投其所好,因而皆大欢喜。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提升自己,定然会吸引优秀的人。 刻意去追随优秀的人,反而会让人觉得是累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04 15:24:19 摘录
    病痛虽然很难承受,但或许疾病也是被一个人的深层意识召唤而来的。
    如果长期的紧张感与压力无法纾解,生命的原始本能就会想办法强迫你休息;
    如果你还不懂得调整身体,它就会全面罢工。
    “人”有两笔写成,一笔是丿,一笔是乀。 人也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是身体,一个是灵魂。 两者相依,相互扶持。 身体会影响灵魂,灵魂也会影响身体。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04 14:58:40 摘录
    心打开了,眼界自然也打开了,既然相信每一个人都在持续成长中那么,对于过去曾经伤害我、打击我的人,我不仅宽恕他们,也感恩他们。因为他们]是在不够完满、不够成熟的状态下,可能内心还有恐惧,还有很多欲望,所以才做出了伤害别人的行为。

    而我在对人性失望、质疑之后,渐渐从中提炼出这样一种体会,反而使我对各种负面行为充满了同情和理解,让我的内心更为强大。最后,那些伤害不但渐趋消散,我还可以怀着深挚的祝福,希望他们早日脱离恐惧的威胁,让自己更趋圆满。所以,曾经对我伤害至深的微软官司和癌症于今看来,也是我生命中的无上恩典。
    在痛苦之上生出纯洁之花,在黑暗夜幕发散温暖之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04 14:41:49 摘录
    而且,就像泉眼一旦打开了,泉水就会喷涌而出!接下来,我还发现,“感恩”有几个层次的区别。

    第一层是想到“亲人对我这么好,我感激”!

    第二是“我为什么没有回报他们”?“投桃报李”、“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这是
    做人应有的态度,不懂得回报就没有良心了。

    第三个层次就是主动付出关心和爱。

    先铃就觉得我生病之后更能主动想到哪个亲戚可能需要帮忙。出去旅行时,会想到适合每一个人的礼物等。这在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我的心压根儿不在此。
    感恩的三个层次: 一,感知感恩 二,感知回报 三,主动付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04 11:52:39 摘录
    身体病了,我才发现,其实我的心病得更严重!当我被迫将不停运转的机器停下来,不必再依赖咖啡提神,我的头脑才终于可以保持清醒,并清楚地看到,追逐名利的人生是肤浅的,为了改变世界的人生是充满压力的。

    珍贵的生命旅程,应该抱着初学者的心态,对世界保持儿丿童般的好奇心,好好体验人生;让自己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有成长,不必改变别人,只要做事问心无愧、对人真诚平等,这就足够了。

    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如此,世界就会更美好,不必等待任何一个救世主来拯救。
    认知的转变,可能是因为接受到了生死的打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04 11:43:34 摘录
    “可是,如果看到贪婪、邪恶、自私等负面的事件,又该怎么办呢?”
    我想辩解。
    大师说:“要珍惜、尊重周遭的一切,不论善恶美丑,都有存在的价值。就像一座生态完整的森林里,有大象、老虎,也一定有蟑螂和老鼠。完美与缺陷本来就是共存的,也是从人心产生的分别。如果没有邪恶,怎能彰显善的光芒?如果没有自私的狭隘,也无法看到慷慨无私的伟大。所以,真正有益于世界的做法不是除恶,而是行善;不是打击负能量,而是弘扬正能量。”
    没有死亡的痛苦,怎么能体味到生的美好? 没有体味到死亡的威胁,怎么能感知生的重要性? 没有体味到死亡带来的离别与失去的痛苦感受,怎么能体味出生命时光的紧迫和反思人生真正意义的所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04 11:21:48 摘录
    在夹杂着悲伤、愤怒、绝望和追悔的情绪里,茫然四顾,但死亡的紧迫感却提醒我,无论如何要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好好地做几件事:

    (1)让我的亲人、朋友知道我真心爱他们,是他们让我的生命充满了温暖和光辉。

    (2)我要跟他们一起度过难忘的时光,让我们彼此的生命都记住在那个时刻里我们互放的光亮。

    (3)我要在活着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全心全意地活着,我不会再花心思去臆测、追想那些还没来到或者已经远去的事。

    一生都在照顾临终病人的护士邦妮·韦尔( Bonnie ware)也说,人在临终时最后悔的五件事是

    (1)我希望当初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别人希望我过的生活。
    (2)我希望当初我没有花这么多精力在工作上。
    (3)我希望当初我能有勇气表达我的感受。
    (4)我希望当初我能和朋友保持联系。
    (5)我希望当初我能让自己活得更开心一点儿。
    人性终究是群体的,是自由的。 不是自我的,不是孤傲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04 11:18:28 摘录
    乔布斯曾说过:“记住你即将死去。”这句话如今已成为我的座右铭。每天提醒我看清楚什么才是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所有的荣耀与骄傲,难堪与恐惧,都会在死亡面前消失,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如果觉察到自己沉溺于担心会失去某些东西时,“记住你即将死去”会是最好的解药。
    与死亡相比,所有的都不足为道。 记住你将死去,所以你要懂得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你没有那么多的不舍和牵绊,你要去做最有意义的事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04 11:02:41 摘录
    我紧闭双眼,任泪水流淌。父亲始终默默无语,但我可以感觉到他就在我前面,宽和地看着我,就像我小时候偷了钱,后来自己害怕,把钱丢在墙缝里,他却什么也没说,只问:“你自己有什么感觉?”我没想到父亲会这么问,愣了一下就哭着说:“我对自己挺失望的。”他让我哭了一会才拍拍我,轻轻地说:“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让自己失望了。”
    优秀的父亲,才会培育出优秀的子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04 10:57:27 摘录
    这场大病,让我心里的某些角落仿佛也被打开了,我相信,即使未来我将从事同样的工作、我的作为也与病前并无太大差异,但我知道,我的心不会停留在过往的追寻上,我会随时提醒自己,让心更开放,以便倾听、探索更广大的未知事物,在机缘成熟的时候,尽力做我能做的事!
    这个转变的过程,或许正是癌症要教给我的
    不同的经历,让自己开阔不同的世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