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道》是一本关于东方哲学的著作,也是一剂关于现代人焦虑问题的良药。阿伦·瓦兹针对现代人面对的危机,即一个人如何生活在一个他永远不能从中获得安全感的世界,从东方禅学思想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 阿伦·瓦兹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29.80
  • ISBN:9787549561650
  • 2018-09-24 21:58:21 摘录
    为了了解音乐,你得听音乐。可是只要你开始想着“我正在听音乐”,你就已不在听音乐。想要弄明白欢乐或恐惧,你一定要全心全意地感知它。一旦你开始给它们命名并且说“我很快乐”或“我害怕”,你就没有在觉察它们。假如我们不了解恐惧、痛苦、悲伤和厌倦它们必然会继续成为问题。但是了解,要求有一颗单且完整、未分裂的心。这无疑是那句奇怪的话——“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的含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24 21:56:51 摘录
    了解安全感并不存在,远不止于接受所有事物都处于变化中的理论,也不止于观察到人生的短暂性。安全感的观念是建立在这样一种感觉上:我们内部的某种东西是永恒的,它能够挨过人生的所有岁月和变化。我们挣扎着想要设法保证这个持久的核心,这个我们的存在的中心和灵魂—它被我们称为“我”—的恒在、持续及安全性。因为我们认为它是那个真正的“人”,是我们的思想的思维者、我们的感觉的感受者、我们的知识的拥有者。直到我们认识到这个“我”并不存在,我们才能真的明白,安全感是不存在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24 21:38:18 摘录
    假如运转方式得当,大脑就是“本能智慧”的最高形式。因此它应该像鸽子的返巢本能、像胎儿在子宫中成形那样运作,既不能将过程形诸言语,也无法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有自我意识的大脑,跟有自我意识的心一样,是紊乱的,它在“我”与我的经验相分离的尖锐感受中显示和表明自己。只有当意识在做着它本应做的事不“翻腾”或“旋转”着想要从当下的经验中出离,而是不费力气地觉察着当下—大脑才能够承担它正确的职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15 11:48:52 摘录
    现在我们所拥有的这些都是有用的词语,只要我们把它们作为惯例来对待,像使用想象出来的经线和纬线那样使用它们—经线和纬线是在地图上标示出来的线,但事实上却无法在地球上被找到。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被文字蛊惑了。我们把文字混同于真实的世界,而且还试图像停驻于文字世界中那样住在真实的世界里。后果是,当这二者并不匹配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惶恐且目瞪口呆了。越是想要住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们便越觉得孤立、孤单,所有来自事物的欢乐和生动性也就越被仅仅交换为确定性和安全感。反过来说,越是不得不承认我们其实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我们就越感到对一切都无知、不确定且毫无安全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15 11:42:55 摘录
    这就是人类的困境:意识的每一次增强都需要付出代价。不对痛苦更敏感,我们就无法对快乐变得更敏感。记住过去可以使我们为未来做出计划,但是为快乐做计划的能力却被担忧痛苦和恐惧末知的“能力”给抵消了。此外,对过去和未来的敏锐感知力的增长使我们对当下的感知相应地变得模糊了。换句话说,我们似乎是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拥有意识的好处被它的坏处压过了,极端的敏感性反而令我们失去了适应能力。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感到我们与自己的身体及其周遭的世界处于冲突之中,能够想及我们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里只不过是“陌生人和朝圣者”,是一件令人安慰的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