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红楼梦(第3辑)》内容简介:蒋勋跟很多人说过,《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他自己的读红历史对这话是绝好的印证:三四岁听妈妈讲,十一二岁自己读,成年以后给不同的群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蒋勋
  •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定价:35.00元
  • ISBN:9787542634634
  • 2019-06-05 12:50:59 摘录
    明朝人张岱在他的小品文集《陶庵梦忆》里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也就是说,人不可无癖,无癖则无情。一个人如果一直用理性处理问题,缺乏情感上的记忆与眷恋,就没有任何真情可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13 18:36:53 摘录
    三十回

    我觉得我们有门课一直没有上好,就是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的必修课就是关于类似问题的讨论。人们至少知道自己对这个事情的看法是什么,而不会跟着瞎起哄。孟子曾讲,十目所视,十指所指,人就非死不可了。通常大家都不关心法律该怎么处理,而是关心我是否同意,大家是否意识到,你的意见有时是会间接杀人的,应该随时反省和检查自己在这类事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三十回的重点,其实是在讲苦的分担,这个苦包括了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痛苦,暗恋一个人一直写“蔷”是痛苦,肋骨受伤也是痛苦。人世间如果能够有心愿去分担这两种苦,就是有“情”人了,宝玉在这一回中分担了两个人的痛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13 18:36:36 摘录
    三十回

    文学就是细节。有时候我改作文,会跟学生说,你不准用“漂亮”这个词,要告诉我那车子是什么样子,这就是细节。

    作者的悲悯在于让大家看到了无权无势的人最后会被糟蹋到什么程度。

    宝玉跟袭人、秦钟之间都很随缘,跟黛玉却不一样,这是《红楼梦》里一般人最难读懂的地方,也就是说,有一种牵挂是比肉体的需要还要高级、还要深切的。

    大家不要忘了,他们都是十四五岁的小孩,就是现在初中生的年龄,大家哭成一团。怎么会变成这样?是因为“情”本来就没有什么大事,可是因为彼此计较,最后就会变成一种煎熬。

    可以用逻辑解释的东西都不叫“情”,你每一次下定决心说:“我再也不要理他。”可是你最后还是没有办法做到,这大概就是“情”了。

    他穿着簇新藕合纱衫,竟去拭泪,便一面自己拭着泪,一面回身将枕上搭的一方绡帕拿起来,向宝玉怀里一摔。”
    这一段是《红楼梦》里写情感写得最深的一段。人在这么害羞、慌乱的时候,还会注意到对方的衣服,注意到对方怎么擦眼泪,这是多深的牵挂?

    《红楼梦》最容易误会的是大家觉得宝玉怎么那么不专一?这个也喜欢,那个也喜欢,可是大家要记住,像“我五脏都碎了”这种话,宝玉是绝对不会对别的人说的,他的感情层次很分明。

    鲁迅一直讲礼教杀人,指的就是封建社会的“礼”跟“教”常常不问青红皂白地决定人的命运,因为大家都不去探究金钏儿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只凭她被主人赶出来这一条就说她是淫妇。这里埋下了一个非常大的悲剧,金钏儿的死几乎是这个家族开始败落最重要的转折点。从金钏儿开始,贾府的几个丫头晴雯、司棋等的下场都很惨。这些女孩子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不道德的角色。

    《红楼梦》描述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东方社会,在东方的伦理和价值体系中,金钏儿的跳井是必然的,到哪里都要背负着她是一个不规矩的女孩子的恶名,肯定活不下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04 19:12:42 摘录
    二十八回

    宝玉就有点奇怪,为什么他跟宝钗的礼物一样,却跟黛玉的不一样。其实这是第一次暗示,贾元春也认为宝玉应该跟宝钗在一起。现在的很多考证说,贾元春是皇宫里面的人,知道贾家以后会出事,而能够让贾家复兴的只有薛家,所以决定要跟这样的人家结亲。其实连贾母最后都赞同宝玉跟宝钗在一起。从此时起,宝玉跟黛玉的爱情就已经存在着很多阻碍了。“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

    宝钗原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

    这其实是种很复杂的情感。首先肯定她很美,其次说要是长在你身上就好了。《红楼梦》里常常写到这种有趣的矛盾,如果我们不细读,就会觉得宝玉怎么又喜欢上宝钗了,其实虽然有些时候会有矛盾,他认定的还是黛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04 19:03:28 摘录
    二十八回

    薛蟠在很多改编的《红楼梦》的电影、电视里都被处理成丑角,其实这种处理并不恰当,如今在我们身边并不难找到这样的人。

    他们只是那种比较简单的人,欲望、情欲都很直接,丑或坏都不足以评价他们。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04 19:02:42 摘录
    二十八回

    “花气袭人知昼暖。”
    蒋玉菡无意间拿起那朵花,桂花的香味一阵一阵袭来,所以他就念出了袭人的名字,他自己完全不知道。可见,《红楼梦》里也有一些神秘因素,是在讲因果和姻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04 18:57:24 摘录
    二十八回

    ‘豆蔻开花三月三,一个虫儿往里钻。钻了半日不得进去,爬到花儿上打秋千。肉儿小心肝,我不开了你怎么钻?’”注意,这完全是妓女挑逗嫖客的歌,完全是在讲性。作者能把《葬花词》写得那么优雅,写到酒楼文化时竟能如此游刃有余。

    《红楼梦》里把三教九流全写到了。《红楼梦》是一部完整的社会史,它能让你看到当时社会各个行业、各个层次的人的生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04 18:54:45 摘录
    二十八回

    ‘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都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原故。’宝玉人在欢场,想的却是女儿的心思。

    宝玉人在欢场,心系黛玉,这首《红豆词》,唱的其实是黛玉愁绪。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04 18:49:50 摘录
    二十八回

    宝玉才想起他把袭人的汗巾子给了蒋玉菡,他就把蒋玉菡的汗巾子给了袭人。不料这却成就了两人的姻缘,袭人出了贾府后嫁的人就是蒋玉菡。直到新婚之夜,两人才认出那两条汗巾子。这当然是在讲缘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04 18:48:22 摘录
    二十八回

    虽然是薛宝钗的哥哥,可是他跟宝钗有天壤之别,不学无术。

    作者并没有刻意地嘲讽他,只是在拿他和宝玉做对比,薛蟠常常把人和人的关系变成一种很简单的占有和欲望。

    宝玉则一直在情里面纠缠。

    但即使在这样的风月场上,宝玉也还是有情的,他认为只要是人的游戏,就要有一定的格调,而不能堕落到只有肉体的欲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04 18:45:54 摘录
    二十八回

    宝钗看出林黛玉不高兴了,她有点尴尬。宝玉觉得宝钗是客人,不忍心、也不方便当面拆穿她。他留下来,是觉得心里真正不自在的是宝钗。宝钗劝宝玉去陪林黛玉,是为了掩饰自己的不自在。大家要多读几次,才读得出这其中关系的微妙。

    《红楼梦》里面第一精彩的是语言,第二个就是画面,即对动作的描绘。

    接下来的这几回里面,他俩就一直这样一会儿好,一会儿恼的,这就是最亲的人之间的计较。

    宝钗笑道:“我是为抹那骨牌才来了?”说着便走了。其实宝钗此时很受伤,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这 一段,把三个人的关系讲得非常微妙,三个人之间的纠结是打不开的,作者也没有想打开。到下半回的时候,他就把故事转到薛蟠带宝玉去听戏喝酒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04 18:35:43 摘录
    二十八回

    宝钗总是这样,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一定是对的。

    宝钗真是聪明剔透到极点,她极冷静却又处处着意留心,很多与她无关的事她都记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04 18:24:49 摘录
    二十七回

    作者一定真正感受过春天里的百花飘零,那一刻刹那之间与自己的生命经验构成了对话关系。这种对话超越了所谓的乐观、悲观,或者喜悦、悲哀,因为人在触到生命本质的时候,肯定是悲欣交集的。所以我一直不希望把《葬花词》引导到太过哀伤的情调里,那是小看了《葬花词》。

    《葬花词》一开始就在暗示黛玉的死亡。花在明年还会再开,可闺中的少女还在不在就不知道了。黛玉对死亡一直有一个非常强的意识,所以这显然不是在悼花,而是在悼亡。

    这里流露的是黛玉身上的某种毁灭感,意思是所有生命到最后,都不过是“人去梁空巢也倾”的空幻。

    实际上她一直认为花的鲜红跟她的血泪是一样的,花是生命,她也是生命;花凋零,她也凋零;

    在读《葬花词》的时候,刹那间会引发一个生命对没有任何牵连和纠缠的“干净”的向往,这才是《葬花词》真正动人的地方。“质本洁来还洁去”

    这是黛玉一直以来的心志,她宁可毁灭,也不要沾染人世间的肮脏。我们在旁边看着黛玉孤独痛苦,觉得不忍心,可是对她来说这是一种自我完成。

    文学里的生命如果没有这个“痴”就不会动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04 18:15:11 摘录
    二十七回

    大家应该注意到《红楼梦》里不管何时何地,宝玉随时都在注意黛玉。

    宝玉之所以会看到落花,是因为有他落花般的心事,宝钗能看到的只是蝴蝶,是繁华。

    这一段写得非常精彩,宝玉看到落花马上就想到黛玉,因为黛玉是这个园子里唯一会去扫落花来埋葬的人。整个园子里的落花全是黛玉的心事,而这个心事也只有宝玉能看到,宝钗根本参与不了这份感情,因为她的生命里没有这个部分。

    宝玉跟黛玉有一个共同的秘密,这个花园里有一个角落是他们一起葬花的花冢,花冢也是一个象征,他们一起埋葬的是他们最美好的青春。场景一步步地带出了宝玉跟黛玉的关系

    《葬花词》是一首送别青春的诗,每一个人在读它的时候,都会意识到自己生命里最美好的岁月,有一天也会像花一样凋谢。

    “黛玉葬花”,那个景象变成了一个少女埋葬青春的最美的意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04 18:10:04 摘录
    二十七回

    《红楼梦》里很多叛逆的因素,是借着不同人物来表现的,前面的小红和现在的探春都在叛逆自己的身份。探春的表现被很多人解读成对亲妈不好,其实不是,她只是厌恶什么正啊、庶啊这些东西,喜欢以人对人。如果从人对人这个角度上讲,《红楼梦》真的是一本颠覆伦理的书。
    母亲的见识太短,缺乏智慧来对事情做出恰切的判断,这才是探春最大的痛苦,她和母亲之间的冲突多因此而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