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为什么老是抢第一?”澳大利亚知名历史学家约翰•赫斯特在本书中的一场引人入胜的探索,为我们梳理出欧洲文明所以能改变全世界的各种特质。 作者从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约翰·赫斯特(John Hirst)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25.00元
  • ISBN:9787549501076
  • 2020-03-28 22:51:43 摘录
    基督教会文武双全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2-17 21:52:56 摘录
    「希腊人的观点:这是一个简单、符合逻辑、能以数学表达的世界。基督教的观点:这是个邪恶的世界,唯有耶稣能拯救它。日耳曼蛮族的观点则是:打仗是好玩的事。这些看似天差地远的元素组合在一起,造就了欧洲的文明。」
    欧洲文化三元素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egg
    2019-10-15 23:36:30 摘录
    中国文明灿烂发光于春秋战国时代,那是一个科技突破(铁工具)与知识大量释出(士阶级瓦解)的时代,本质上就是周朝诸侯国的一次“全球化”,其结果是秦始皇建立了统一帝国。欧洲的兴盛也是科技突破(本书中所述的科学革命)与知识大量释出(印刷术传入,助长宗教革命)的结果,赋予了帝国主义进行“全球化”的力量。
    今天的世界又面临相似的情形:网络科技再次将“距离”重新定义,网络同时造成知识的大量释出,面对这种百年一遇甚至千载难逢的大时代,我们何其幸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egg
    2019-10-15 23:35:27 摘录
    欧洲文明源于希腊,经过罗马帝国、中世纪到近代欧洲。第一个感想是庆幸,因为中国文明始终没有中断,没有如作者在书中所言的“绕一圈回来”(回到希腊)的问题。第二个感想却是悲哀,中国文明由于没有中断,因而没有反思的机会,也就没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那种再生的动力。第三个感想是自豪,原来欧洲的几次文明变革,动力都来自中国: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第四个感想又是悲哀,中国人的发明“绕一圈回来”,却是欧洲列强的船坚炮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0-20 10:30:13 摘录
    东方的专制暴君把领土上的一切都据为己有,如果需要什么物资,只要没收某人物产或派兵到市集拿一堆东西回来就是。反观欧洲的政府,虽然号称“绝对权力”,却从未这样做过。“并非所有东西都归国王所有”,是欧洲政府思维的基石。从私有财产权出发,衍生出人权观念,是西方价值的核心。政府权力必须有所限制,这样的观念之所以勃兴,其实是因为这些政府从一开始就处处受限。
    强权一统,保证文化基因绵延数千年。 强权固化,丧失了诸多可能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0-20 09:16:03 摘录
    希腊人的观点:这是一个简单、符合逻辑、能以数学表达的世界。基督教的观点:这是个邪恶的世界,唯有耶稣能拯救它。日耳曼蛮族的观点则是:打仗是好玩的事。这些看似天差地远的元素组合在一起,造就了欧洲的文明
    历史,庖丁解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8-18 01:25:38 摘录
    战士,骑士再到绅士 有点意思。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14 21:57:28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14 21:52:34 摘录
    数百年来,这些国王最大的威胁是他们最有权势的下属——土地贵族阶级。这些权臣最后终于俯首,但因为已在自己的领土上雄霸够久,早就为自己也为他们土地上的人民争取到私有财产的保障。“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属于国王”,这是欧洲自由和繁荣的基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14 21:48:48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11 22:25:28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11-10 22:02:56 摘录
    不过,我们把历史划分为几个时代一古典时期、中世纪近代,就跟基督教毫无关系了。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观点,意指古典世界已臻于完美的巅峰,之后人类逐渐偏离了正道,就此跟宝贵的遗产失却了联系。这段“暂停”时期就是所谓的中世纪,也就是基督教会在智识和社会生活上实现全面操控的时期。因此,古典时期、中世纪和近代的区分,和基督教是不相干的。

    ·行动像天使,悟性像神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MM
    2017-07-10 13:01:51 摘录
    想象一群人,被囚禁于一个幽暗洞穴之中,而且全部被锁链绑住手脚。他们背对高墙镇日坐着,看不到背后,只能面对另一面的穴壁。洞穴外头有一条路,路的尽头有一个大火炬,路上若有其他人、动物和车辆经过,火炬就会将这些东西的影子投射在他们面对的穴壁上这些穴居人看到的唯一事物就是这些影像;他们替阴影命名、品头论足;针对它们推理辩论;他们相信,这些影子是世间真实的存在。后来,其中一人意外被解开锁链,从山洞走到露天处。一开始,强烈的光线照
    得他睁不开眼,等他看到阳光下五彩缤纷、美好的立体世界,不禁又惊又疑。可是,他说,在山洞里,我们以为…… 没错,当你身在洞里,你不可能看到真相。
    柏拉图是伟大的理想主义哲学家,他拒绝以物质观点来解释这个世界,他知道会有人排斥他的观念,于是回以一个迄今依然生动有力的比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6-25 16:27:58 摘录

    本书的重点,在古典时期之后多半放在西欧。在形塑欧洲文明这件事情上,欧洲各地区的重要性并不均等。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英国的议会政府、法国的民主革命,造成的影响都比波兰被瓜分来得重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2-14 13:58:05 摘录
    日耳曼蛮族侵犯罗马帝国的时候,并没有摧毁它的意图。它的目的在于攻城略地,想占夺最肥沃的土地以安家落户,好好享受人生的美好东西。他们愿意承认罗马君主的统治权。问题是,在公元400年之后,太多蛮族来到,侵占了太多土地,罗马的君王已落得无辖地可治。事实上,罗马帝国之所以走到尽头,就是因为疆土已无剩余,没有领地可以统治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