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作者用独具见识,富于想象且细致的考辩和大胆的推论,从◆外婚制◆农业◆文字◆纸张◆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这些人类早期的最伟大发明,来思考人类文明的产生。 人类的文明很大程度上是
……
[ 展开全部 ]
“副产品”造就的,不是有直接用途的那些东西造就的。事实上,人类文化宝库里的大多数东西,没有实际用处。 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要比有直接实际用处的东西的知识含量大得多。无用之学最后才有大用处。 易中天 郑也夫先生是我一向敬重的学者,因为他从不人云亦云,总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且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因此,尽管我已经不再推荐他人作品,也尽管并不完全认同郑先生的结论,仍然郑重建议诸位阅读本书。我相信,这部力作将开拓我们的视野,更新我们的观念,甚至改变我们的某些思维方式,诸君一定会受益良多。 梁治平 也夫教授的研究,有许多涉及人类生活的基,如信任,如人类行为的“基因”。这一次,他带给读者的是对文明起源的思考:婚姻制度、农业、文字、造纸术和印刷术。而且,像以往一样,他在我们习焉不察的地方提出问题,独具识见,富于想象,而辅之以细致的考辨和大胆的推论,在满足读者知识欲的同时,给我们以智力上的刺激。 陈嘉映 “文明是副产品”是个大论题,其中包含着一个深刻而重要的思想。也夫通过婚姻制度、农业起源、文字起源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来论证这个论题,这些研究既立足于扎实的学问,又处处兴发独到的见解。一向以来,我读也夫,既长了学问,又启发了思想。这本新书,虽然还只读了一部分,已感到收获格外丰厚。
[ 收起 ]
作者:郑也夫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价:42.00元
ISBN:9787508655024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JerrySHENG
2018-05-25 23:47:18 摘录
大印量或会再版重印的,选雕版。 极小印量的,用手抄。 小批量的,用活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errySHENG
2018-05-24 13:34:50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errySHENG
2018-05-24 13:34:11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errySHENG
2018-05-22 10:55:30 摘录
篆文是先秦琢于金石的文字,是为顶级礼仪服务的;吏同隶,乃贱官,被罚参与修长城的狱吏程邈,钱少事多离家远,所以变篆为隶。高级官员用小篆,低级官员用隶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errySHENG
2018-05-21 23:27:08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errySHENG
2018-05-21 23:12:30 摘录
汉字的起源独立于口语系统,它不是语音的记录,而是外物形象的模拟,所谓象形。它源于卜辞,演至史官对国家大事的记载。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errySHENG
2018-05-21 23:06:25 摘录
自东汉始,孝道大行其道,其中一个要素是东汉的选士兼顾道德与学问。前者为孝廉,后者是经学。显示孝道的一个手段是厚葬父母,而墓碑和碑诔(悼文)是厚葬礼仪中的明珠。即便青铜器未告衰微,也没有墓碑那样曝光显眼的广告效应。
始皇帝在位14年七次刻碣石,东汉初期碑文为帝王铭功,然后为墓碑走向民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errySHENG
2018-05-21 01:24:09 摘录
汉字文体的演变,既受权力的左右,又同书写工具的演变相关联。秦始皇将文字定于李斯所创小篆。小篆华丽美观,但撰写吃力。庞大官吏系统中的寻常刀笔吏哪有那份造诣、耐心和雅兴,故秦代官僚程邈创隶书,即“臣隶”使用的文体。以后篆字便专属秦皇帝,从皇家下放之后专用于碑额,终不坠其高贵地位。汉代纸张的发明,为文字开拓了宽阔的平台。纸张、毛笔合成的书写方式导致楷书字体的流行。没有纸张,推行科举是不可思议的,而隋唐科举一兴,汉字的繁荣便达同期世界之巅峰。
汉字与工具的关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errySHENG
2018-05-21 01:20:19 摘录
公元前753年罗马人从二传手伊特拉斯坎文学到了字母。公元前一世纪,严整的拉丁字母表产生。以后随着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两大力量的扩张,拉丁文成为通行全欧洲的文字。这也使它在一个维度,即其统治的版图内文字与语言的脱节上,超过汉唐宋元明清的东方帝国。且因汉字自殷周一脉相传,它与其帝国内的各地语言毕竟有一定的相关并制约着各地语言的进一步离散。而拉丁文是在公元纪年的前后才开始支配欧洲,它与民族语言的脱节是彻头彻尾的。
千余年后,当欧洲各民族的文字产生后(法文产生于10世纪,中古英语起始于12世纪,德语产生于16世纪)拉丁文被架空,最终成为死文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errySHENG
2018-05-21 01:18:07 摘录
殷代近二百年间创造出的甲骨文能成为汉字的基石,而未随风而逝,直接原因是西周王朝取代殷王朝后,文字上不另起炉灶,而是忠实地继承股代文字。
周公设计了中国历史上最庞大和严谨的封建制。虽行分封制,各个封国中的史官却是周天子派遣,故在一个分封的国度中,文字高度一致。自东周至春秋战国,分裂500年的历史中,文字渐生变异。在其行将分化破碎之时,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并立即实施书同文。以后汉代继承秦制,其管理与文牍高度结合,汉代的文武官员将汉字带到其管理所及之地。
秦始皇的书同文,即汉字受政权的左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袁圈圈
2018-04-09 19:55:28 摘录
所谓二态性,就是两性在性器官之外的身体差异。比如个头、毛色、副性征等等。
有些物种的二态性很大,有些则很接近。
学者们发现,一般而言灵长目动物中,二态性大的物种多采取群婚制,如黑猩猩;二态性最小的长臂猿,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
人类的二态性不大,也非最小,而是在灵长目动物连续谱中偏于小的一端。人类的婚配方式刚好是以一夫一妻制为主,以多偶为辅,上述是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道理上的猜想是,二态性是性选择的结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袁圈圈
2018-04-09 19:48:48 摘录
哺乳类动物共有四千多种。其中婚配方式为一夫一妻制的大约120种,只占很小的比例:3%。灵长目动物中以一夫一妻制为婚配方式的则占18%。
家庭是从“高级灵长类原种那里继承下来的遗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一章 外婚制的起源 // 1
一、跨世纪学案 // 1
二、群婚与一夫一妻制的古典争论 // 3
三、灵长目的体征与婚配方式 // 7
四、走向一夫一妻制的原因 // 10
五、置身族群中的一夫一妻家庭 // 16
六、外婚制解释之一:抢婚 // 21
七、外婚制解释之二:体质 // 23
八、外婚制解释之三:性倾向 // 27
九、外婚制解释之四:保护内部秩序 // 32
十、性倾向与法律 // 35
十一、违规者 // 39
十二、目的与副产品 // 42
第二章 农业的起源 // 50
一、农业起源,文明之天问 // 50
二、难与采集说再见 // 51
三、起源方法论 // 56
四、定居与人口增长 // 61
五、天赐圣米 // 66
六、相互驯化 // 73
七、阶级、市场与宗教 // 79
八、粟与稻 // 83
第三章 文字的起源 // 93
一、两千年定义之争 // 93
二、陶符不是文字 // 106
三、泥筹与泥版 // 114
四、贞人与甲骨文 // 119
五、象形文字与声借 // 134
六、字母诞生的历史 // 142
七、汉字演绎的过程 // 147
八、论辩与文字 // 154
第四章 造纸术的起源 // 171
一、蔡伦传与纸的定义 // 171
二、蔡伦之前的“纸”字 // 172
三、蔡伦之前的纸张 // 175
四、漂絮说的重新解释 // 180
五、语言学与树皮布 // 184
六、人类学与树皮布 // 189
七、树皮布与蔡伦 // 194
第五章 雕版印刷的起源 // 199
一、印章 // 199
二、石刻 // 208
三、佛印 // 224
四、谁先 // 231
五、冯道与监本 // 235
第六章 活字印刷的发明 // 244
一、中国:被边缘化的活字发明 // 244
二、韩国:印汉字不走雕版路 // 255
三、传入还是字母使然 // 261
四、铅字支配印刷世界 // 270
五、王权与市场 // 276
第七章 文明与副产品 // 286
一、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之异同 // 286
二、产生文化变异的温床 // 290
三、目的论与副产品 // 299
后 记 // 311
参考书目 // 318
主题索引 // 329
人名索引 // 333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一章 外婚制的起源 // 1
一、跨世纪学案 // 1
二、群婚与一夫一妻制的古典争论 // 3
三、灵长目的体征与婚配方式 // 7
四、走向一夫一妻制的原因 // 10
五、置身族群中的一夫一妻家庭 // 16
六、外婚制解释之一:抢婚 // 21
七、外婚制解释之二:体质 // 23
八、外婚制解释之三:性倾向 // 27
九、外婚制解释之四:保护内部秩序 // 32
十、性倾向与法律 // 35
十一、违规者 // 39
十二、目的与副产品 // 42
第二章 农业的起源 // 50
一、农业起源,文明之天问 // 50
二、难与采集说再见 // 51
三、起源方法论 // 56
四、定居与人口增长 // 61
五、天赐圣米 // 66
六、相互驯化 // 73
七、阶级、市场与宗教 // 79
八、粟与稻 // 83
第三章 文字的起源 // 93
一、两千年定义之争 // 93
二、陶符不是文字 // 106
三、泥筹与泥版 // 114
四、贞人与甲骨文 // 119
五、象形文字与声借 // 134
六、字母诞生的历史 // 142
七、汉字演绎的过程 // 147
八、论辩与文字 // 154
第四章 造纸术的起源 // 171
一、蔡伦传与纸的定义 // 171
二、蔡伦之前的“纸”字 // 172
三、蔡伦之前的纸张 // 175
四、漂絮说的重新解释 // 180
五、语言学与树皮布 // 184
六、人类学与树皮布 // 189
七、树皮布与蔡伦 // 194
第五章 雕版印刷的起源 // 199
一、印章 // 199
二、石刻 // 208
三、佛印 // 224
四、谁先 // 231
五、冯道与监本 // 235
第六章 活字印刷的发明 // 244
一、中国:被边缘化的活字发明 // 244
二、韩国:印汉字不走雕版路 // 255
三、传入还是字母使然 // 261
四、铅字支配印刷世界 // 270
五、王权与市场 // 276
第七章 文明与副产品 // 286
一、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之异同 // 286
二、产生文化变异的温床 // 290
三、目的论与副产品 // 299
后 记 // 311
参考书目 // 318
主题索引 // 329
人名索引 // 333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第一章 外婚制的起源 // 1
一、跨世纪学案 // 1
二、群婚与一夫一妻制的古典争论 // 3
三、灵长目的体征与婚配方式 // 7
四、走向一夫一妻制的原因 // 10
五、置身族群中的一夫一妻家庭 // 16
六、外婚制解释之一:抢婚 // 21
七、外婚制解释之二:体质 // 23
八、外婚制解释之三:性倾向 // 27
九、外婚制解释之四:保护内部秩序 // 32
十、性倾向与法律 // 35
十一、违规者 // 39
十二、目的与副产品 // 42
第二章 农业的起源 // 50
一、农业起源,文明之天问 // 50
二、难与采集说再见 // 51
三、起源方法论 // 56
四、定居与人口增长 // 61
五、天赐圣米 // 66
六、相互驯化 // 73
七、阶级、市场与宗教 // 79
八、粟与稻 // 83
第三章 文字的起源 // 93
一、两千年定义之争 // 93
二、陶符不是文字 // 106
三、泥筹与泥版 // 114
四、贞人与甲骨文 // 119
五、象形文字与声借 // 134
六、字母诞生的历史 // 142
七、汉字演绎的过程 // 147
八、论辩与文字 // 154
第四章 造纸术的起源 // 171
一、蔡伦传与纸的定义 // 171
二、蔡伦之前的“纸”字 // 172
三、蔡伦之前的纸张 // 175
四、漂絮说的重新解释 // 180
五、语言学与树皮布 // 184
六、人类学与树皮布 // 189
七、树皮布与蔡伦 // 194
第五章 雕版印刷的起源 // 199
一、印章 // 199
二、石刻 // 208
三、佛印 // 224
四、谁先 // 231
五、冯道与监本 // 235
第六章 活字印刷的发明 // 244
一、中国:被边缘化的活字发明 // 244
二、韩国:印汉字不走雕版路 // 255
三、传入还是字母使然 // 261
四、铅字支配印刷世界 // 270
五、王权与市场 // 276
第七章 文明与副产品 // 286
一、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之异同 // 286
二、产生文化变异的温床 // 290
三、目的论与副产品 // 299
后 记 // 311
参考书目 // 318
主题索引 // 329
人名索引 // 333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千余年后,当欧洲各民族的文字产生后(法文产生于10世纪,中古英语起始于12世纪,德语产生于16世纪)拉丁文被架空,最终成为死文字。
周公设计了中国历史上最庞大和严谨的封建制。虽行分封制,各个封国中的史官却是周天子派遣,故在一个分封的国度中,文字高度一致。自东周至春秋战国,分裂500年的历史中,文字渐生变异。在其行将分化破碎之时,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并立即实施书同文。以后汉代继承秦制,其管理与文牍高度结合,汉代的文武官员将汉字带到其管理所及之地。
有些物种的二态性很大,有些则很接近。
学者们发现,一般而言灵长目动物中,二态性大的物种多采取群婚制,如黑猩猩;二态性最小的长臂猿,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制。
人类的二态性不大,也非最小,而是在灵长目动物连续谱中偏于小的一端。人类的婚配方式刚好是以一夫一妻制为主,以多偶为辅,上述是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道理上的猜想是,二态性是性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