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府,原籍赢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后迁剑南永泰(今四川射洪县)。虽仅出身于一个小官僚之家,却凭“方寸之间的智慧”——度心术玩转人事与世事,曾在唐高宗李治时两度为相。人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李义府
  • 出版社:
  • 定价:32.00元
  • ISBN:9787807012054
  • 2022-03-26 22:01:35 摘录
    【译文】
    不吝惜虚假的名位,人们自然就会被束缚住。
    【释评】
    名誉地位会使每个人心动,有人甚至舍生忘死地追求,尽管它看似虚幻,但却是一条无形的绳索,把人捆绑在名利场中,动弹不得。有时人们可以不在乎钱财,甚至不爱惜生命,对名誉、地位的贪求却是罕有放弃的。以名誉地位做诱饵,不仅廉价有效,且能让人死而无怨。没内涵的人一旦批上名位的外衣,也要惺惺作态了。
    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2-03-26 21:45:40 摘录
    【原文】
    势强自威,人弱自惭耳。
    【译文】
    势力强大自然有威严,弱者会自感羞愧。
    【释评】
    劝诫别人必须自有身价,让人重视不能仅凭言辞。实力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不可替代,强大的实力本身就是最好的警戒。智者有时无法战胜愚蠢的强者,强者的荒谬有时可以被人推崇为真理,这都是强势的作用使然。身份低微的人在世俗社会黯然无声,真知灼见淹没在人们的趋炎附势中,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目光向下,从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身上,吸取营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2-03-26 21:38:31 摘录
    ♢对一些人抱有警戒之心是生存的前提,对世事怀有慎虑之思是生存的根基。
    ♢人是最危险的“动物”,把人性吃透,便有了制服这一“动物”的“缰绳”。
    ♢对突如其来的祸事,要反思它的轨迹,否则大灾难还在后头。
    ♢只有大智之人,才会目光向下,从小人物身上汲取营养。而倚仗权势,就会干出蠢事。
    ♢在小事上放纵、任性必酿大祸,故听从劝诫重在不分事情大小。
    警心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2-03-26 20:29:41 摘录
    【原文】
    小人贵则气盛,举其污泄之。
    【译文】
    小人得势就气焰嚣张,检举他的罪行就会使他泄气。
    【释评】
    小人身上的污迹肯定是很多的,没有劣行也就称不上小人了。收治小人不是件易事,但只要握住他的罪行铁证,色厉内荏的小人还是会惧怕的。小人的能量不可轻视,他们的狡辩和抵赖之术,化黑为白之功,常让人反遭暗算,打虎不成。这就揭示人们不要过于相信铁证,更要配以智慧和时机,这也许才是最重要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2-03-26 20:23:54 摘录
    【原文】
    成不足喜,尊者人的也。
    【译文】
    成功不值得欢喜,地位高的人是人们攻击的对象。
    【释评】
    高高在上的人,很难让人们和他保持一心,永不背叛。他们处在人们忌羡的位置上,他们的特权和地位,时刻让人觊觎,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止的。所谓树大招风,只要身处高位,便有被人颠覆的危险。正因如此,看透世事的人在成功面前不会得意忘形,更不会在人们的奉承声中忘却隐忧。有得必有失,任何时候都不例外。
    若成功,且行且谨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2-03-26 20:16:09 摘录
    【原文】
    忠奸莫以言辨,善恶无以智分。
    【译文】
    忠臣奸臣不能用他们的言语来分辨,善人恶人不能用他门心怎造来。
    【释评】
    言语的表白、智慧的高低,都不足以让人识别和判定一个人的真伪。心怀异志的人不会高喊谋逆,智慧不足的人也不一定没有野心。考察一个人的忠贞是要剔除假相的,而要揭穿一个人的奸计就必须直指其心,从他的本质行为上寻找蛛丝马迹。没有人是天生的叛逆者,他们的人生轨迹便是最好的说明。在小事上印证,在细节处研析,对人的认识就不会有大的差错。
    没有人是天生的叛逆者,他们的人生轨迹便是最好的说明。在小事上印证,在细节处研析,对人的认识就不会有大的差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2-03-26 20:08:55 摘录
    【原文】
    势大起异,慎者亦趋焉。
    【译文】
    势力大的人容易产生异心,谨慎的人也有这种趋向。
    【释评】
    地位的变化可以让人干出许多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来。这是人心不满足使然,也是权势让人盲目自大的结果。富贵已极,保持平和是很难的,谨慎的人在迷信自己的权势之时,也会做出不理智的判断,虚荣心一旦有增无减,人的行为就绝非他人可以控制了。不甘驯服的人总是自以为有力量的人,尽管这种力量纯属虚幻,他们也会冒险一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2-03-26 19:50:08 摘录
    【原文】
    伤人于窘,勿击其强。
    【译文】
    在敌人窘迫的时候中伤他,敌人强势之时不要攻击。
    【释评】向对手发起冲击,把握怡当的时机是制胜的关健。打落水狗容易,而得等者却难以损伤。对风头正劲的人物,不要轻易发动责难,这固是避免失败的良克亦是保存自己的无奈之举,只有自己不首先倒下,才有战胜对手的可能。不顾现实和背景而一味冲锋的人,常是他人的靶子和垫脚石;注重策略与着眼
    大局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2-03-26 19:44:49 摘录
    【原文】
    构人以短,莫毁其长。
    【译文】
    用敌人的短处来构陷他,不要诋毁他的长处。
    【释评】
    在构陷者看来,找准对象是第一位的:谁都可以找出构陷的理曲,除非他不在构陷者的目标之内。人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真正的完人是不存在的,这就为构陷者行使阴谋手段提供了契机与空间。把他人的短处、缺点无限夸大,上纲上线,罪名的成立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对他人的长处无端攻击,只能暴露自己的不良居心。
    须扬长避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2-03-26 19:31:51 摘录
    【原文】
    心可纵,言勿滥也。
    【译文】
    想法可以有很多,但言语不能随便。
    【释评】
    社会对人的制约是不能漠视的,人际关系的复杂也决定了一个人不可能真正放纵自己,随心所欲。人有思想的自由,但言语的随便无忌却可带来灾害,因言成祸的事总在警醒人们在此谨慎为好。自己不能束缚自己的心灵,压抑自己只能趋向保守和僵化,言语不能信口开河,它暴露出的东西会让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许多人往往在别人的鼓励下畅所欲言而致祸,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
    谨言慎行!言多必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