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生活十讲》是台湾广播节目“文化广场”的结集,安抚过监狱中很多绝望而困顿的人。 在台湾,蒋勋的讲座常常是一票难求;而文字的传播无远弗届。在本书中,作者娓娓道来,在广阔的生
……
[ 展开全部 ]
活中选取了十个侧面:价值、官学、伦理、信仰、物化、创造力、文学力、爱与情、情与欲、新食代。借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文化的本质。 旧有的社会转型、伦理道德重建,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物化、官学的限制、信仰的缺失和急功近利,似乎都不可避免,新的价值、官学、伦理和信仰亟待建立。在这个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文学刊物却日益萎靡,我们需要文学,去体味生命的过程。 中国社会很早就进入了理性时代,而神话的缺失,却过早带走了我们的童年和想象力。爱是一生的功课,如果可以真正诚实地面对问题,就不会有那么多情与欲的挣扎。“忙”即是心的死亡。在越来越匆忙的生活中,要学会停下脚步,享受绿色和有机的生活。 蒋勋的文辞优美,直指本质,悲悯却并不忧伤。在这个问题迭出的时代,带给我们一种发自内心、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 收起 ]
作者:蒋勋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26.00元
ISBN:9787563398423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濛西子
2020-03-07 15:26:37 摘录
我到耶路撒冷时就在想,在这么干旱的土地上,要聚集几千人听一个人讲话,讲了几天几夜,讲到大家肚子都饿了(所以有“五饼二鱼”的故事),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人还是不离开,表示这个人的语言能力是不得了的!这么漂亮的语言,我们在《圣经》里面就可以看到,譬如说“所罗门王最富有时的全部宝藏加起来,不如野地里的一朵百合”这种像诗一样的句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濛西子
2020-03-02 20:41:23 摘录
我很希望提醒这一点,当我们接触神话时,它可能跟宗教有关,可能跟宗教无关。今天希腊很幸运,因为希腊的信仰在今天不会被当做一种宗教,大家会很单纯地觉得那就是文学了,而《圣经》和佛经,已经被与宗教划上等号,大家就不把它们当文学读。可是我要说的是,这些经典是真正了不起的文学!应该要与希腊神话有并驾齐驱的地位。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濛西子
2020-03-02 20:38:46 摘录
我到灵鹜山的时候,带着《法华经》,释迦牟尼佛就是在这里说这部经的,当时我就感觉到,这部经在这么一座怪石嶙峋的山里面被说出来的感动。所谓“经典”,还是要放在人的世界里被阐述我们的感动是跟环境有关系的,就好像有一天当我们到了山东的沂水岸,会去想象《论语》这部书是如何被讲出来的。所以,当我到耶路撒冷时,我也是带着《圣经》,我坐在那边想,这一部经就是在这个环境里诞生,这个时候完全是文学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濛西子
2020-03-02 20:35:16 摘录
我想,文学的开始,也是介于科学和幻想之间,它一直试图进入科学的领域,但仍然夹着大量的幻想性,因为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人对整个宇宙所知有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濛西子
2020-03-02 20:34:47 摘录
就像我们常常会听到朋友上一秒说:“这东西完全不科学!”很明显是在批判一件事,可是下一刻他突然做了一个行为,完全是自己不能解释的,是不科学的。这里非常有趣的是,在每一个人的思维过程中,其实科学和幻想是交错的,它们是一个相对的关系,不一定是对立,也可以是相融合的关系,因为人真的所知有限,在个所知有限的世界里,他必得要倚靠很多奇特的方式去应对,所以我们的社会里会充满了迷信。我也会看到身边的朋友,用高科技的计算机在演算星座盘或是紫微命盘,把幻想跟科学结合在起,这其实非常有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濛西子
2020-03-02 20:30:50 摘录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人类相信人是神用泥土捏出来的,他觉得这就是科学,不只是《圣经》,在中国也有女娲造人的传说,她也是用泥土,而且很多民族都有类似的说法,这一点非常有趣,就是说,神话是介于科学和幻想之间,你说它不科学吗?那为什么每个民族都有用泥土造人的说法?我想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事情,它可能是因为人类在最早用手捏塑泥土制陶的过程中,感觉到了“创造”,创世记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所以他用这一种联想去解释人类的诞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濛西子
2020-03-02 20:28:10 摘录
资本主义的单一化最后就是发展为一部巨大的绞肉机,把每个人都绞进去,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形成一股制衡的力量,以共生共享的概念,去阻挡绞肉机的运作,并维持社会的多元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濛西子
2020-03-02 20:18:43 摘录
社会的物化是不知不觉的,真的是不知不觉的……我们可能都在其中。而那些少数坚守自己的岗位,抗拒被物化的人,他们保留住自己一个最低最低程度的坚持,和公娼站在一起,和劳工站在一起,和老兵们站在一起,真的是让我觉得非常感动。我很愿意向他们致敬,也衷心希望这样的人可以更多一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濛西子
2020-02-11 22:12:48 摘录
经济文明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平衡的力量。
物质与人文是两个极端,我不想从两全其美的角度去思考,我认为人精神上的快乐与物质上的快乐,需要平衡;没有绝对精神上的快乐,也没有绝对物质上的快乐,走向极端的任何一边,都可能导引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濛西子
2020-02-05 21:10:42 摘录
所以我常觉得在人世间所经历的受伤、挫折、坎坷,都是一个悟的重要契机。这时候我们又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社会所发生的各种问题事件,每一个事件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如果我们的媒体能有更深的思考,有更大的悲悯,比较哀矜勿喜地去看事情,而不是嘲讽或者尖锐地批判,社会大众所得到的领悟跟检讨也会比较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濛西子
2020-02-05 20:50:54 摘录
我想新道德跟旧道德,其实是在一个西化的公民道德跟旧式的中国伦理的家族道德之间的冲突。而旧道德很多人在阐述,从一个完善的福利制度里面建立起来的新道德却很少人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濛西子
2020-02-05 20:37:05 摘录
当然,艺术的发展是一个上层结构,或者文化的表征,可是更重要的是,必须回到国民的生活中,在食衣住行里再现,如果中间出现很大的落差,那就是有问题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濛西子
2020-02-05 20:36:36 摘录
对于文化,我一直秉持一个原则,就是文化要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落实在生活当中,文化如果从生活里隔离出去,这个文化本身就只是一种假象,甚至它只是过去的遗产,不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濛西子
2020-02-05 20:34:43 摘录
只有一种信仰很可怕,譬如只有政治信仰,只有财富信仰,只有权力信仰,甚至只有单一的美的信仰,都是不健康的,它应该要平衡的,我不知道能不能说是一种“自然信仰”,就是对于各种现象都能有比较平衡的思维。如果有自然农耕法,我想也应该要有自然信仰法,把自然作为一种最高准则,就像老子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然。”最高信仰就是自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濛西子
2020-02-03 20:36:49 摘录
“告解”其实不只是宗教仪式,有时候我写日记、写小说,有时候我跟朋友倾吐心事,都是一种告解的形式,就是在自我反省。
信仰里面最可贵的就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也就是认识自己有多贪心、有多赖皮、有多恐惧。你知道了以后,再回到现世里,在做人处事上都会有一些不同,平常的咄咄逼人可能会收敛一点点,平常的予取予求可能会稍微少一点点,其实只是平衡而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一讲 新价值
第二讲 新官学
第三讲 新伦理
第四讲 新信仰
第五讲 谈物化
第六讲 创造力
第七讲 文学力
第八讲 爱与情
第九讲 情与欲
第十讲 新食代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一讲 新价值
第二讲 新官学
第三讲 新伦理
第四讲 新信仰
第五讲 谈物化
第六讲 创造力
第七讲 文学力
第八讲 爱与情
第九讲 情与欲
第十讲 新食代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第一讲 新价值
第二讲 新官学
第三讲 新伦理
第四讲 新信仰
第五讲 谈物化
第六讲 创造力
第七讲 文学力
第八讲 爱与情
第九讲 情与欲
第十讲 新食代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物质与人文是两个极端,我不想从两全其美的角度去思考,我认为人精神上的快乐与物质上的快乐,需要平衡;没有绝对精神上的快乐,也没有绝对物质上的快乐,走向极端的任何一边,都可能导引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
信仰里面最可贵的就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也就是认识自己有多贪心、有多赖皮、有多恐惧。你知道了以后,再回到现世里,在做人处事上都会有一些不同,平常的咄咄逼人可能会收敛一点点,平常的予取予求可能会稍微少一点点,其实只是平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