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村上春树最受欢迎的随笔集。开始作家生涯之际,村上春树也开始长跑。从夏威夷的考爱岛,到马萨诸塞的剑桥;从村上市的铁人三项赛,到希腊马拉松长跑古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日)村上春树
  •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 定价:36.00元
  • ISBN:9787544278843
  • 2020-10-22 20:59:59 摘录
    只是我想,年轻的时候姑且不论,人生中总有一个先后顺序也就是如何依序安排时间和能量。到一定的年龄之前,如果不在心中制订好这样的规划,人生就会失去焦点,变得张弛失当。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22 20:59:29 摘录
    只是我想,年轻的时候姑且不论,人生中总有一个先后顺序也就是如何依序安排时间和能量。到一定的年龄之前,如果不在心中制订好这样的规划,人生就会失去焦点,变得张弛失当。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18 15:43:08 摘录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认识到,这样的苦痛和创伤在人生中其实很有必要。仔细想一想,正是跟别人多少有所不同人才得以确立自我,一直作为独立的存在。就我而言,便是能坚持写小说。能在同一道风景中看到不同于他人的景致、感受到不同于他人的东西、选择不同于他人的语句,才能不断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来。甚至还产生了一种罕见的状况:为数绝不算少的人把它拿在手中阅读。我就是我,不是别人,这是我的一份重要的资产。心灵所受的伤,便是人为了这种自立性不得不支付给世界的代价。
    自我的独特性就是再不同人生经历的苦痛中磨砺出来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18 15:36:25 摘录
    但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人,这世间方是世间。别人自有别人的价值观和与之相配的活法,我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与之相配的活法。这样的差异产生了细微的分歧,数个分歧组合起来就可能发展成大的误会,让人受到无缘无故的非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17 21:05:23 摘录
    我跑步,只是跑着。原则上是在空白中跑步。也许是为了获得空白而跑步。即使在这样的空白当中,也有片时片刻的思绪潜入。这是理所当然的,人的心灵中不可能存在真正的空白。人类的精神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坐拥真空的程度,即使有,也不是一以贯之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15 21:43:36 摘录
    但话说回来,人的本性不会极端地发生变化。希望一人独处的念头始终不变地存于心中,所以一天跑一个小时,来确保只属于自己的沉默的时间,对我的精神健康来说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功课至少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要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就行。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09 11:55:13 摘录
    欧内斯特·海明威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持之以恒,不乱节奏这对长期作业实在至为重要。一旦节奏得以设定,其余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然而要让惯性的轮子以一定的速度准确无误地旋转起来,对待持之以恒,何等小心翼翼也不为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06 20:06:37 摘录
    萨默赛特·毛姆写道:“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大约是说,无论何等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客观认知的东西来。我也衷心地想对毛姆的观点表示赞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3-10 11:20:28 摘录
    成绩也好,名次也好,外观也好,别人如何评论也好,都不过是次要的问题。对于我这样一个跑者,最重要的是用双脚实实在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让自己无怨无悔: 应当尽的力我都尽了,应当忍耐的我都忍耐了。从那些失败和喜悦之中,具体不断吸取教训。并且投入时间投入年月,一次次累积这样的比赛,最终到达一个自己完全接受的境界,抑或无限相近的所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3-09 10:47:32 摘录
    眺望她们的奔跑姿态,不失为一件赏心乐事。你朴素地感受到,世界就是这么实实在在地传承下去的。归根结底,这就是类似于传承交接的东西。所以,虽然。被她们从背后赶上超过,也不会萌生出懊恼之情来。她们自有其步调,自有其时间性。我则有我的步调,我的时间性。这两者本是迥然相异的东西,我与他们相异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5-13 21:23:16 摘录
    失去理智的人怀抱的美好幻想
    在现实世界中根本是子虚乌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3-29 17:27:59 摘录
    在肉体上是痛苦的,在精神上,令人沮丧的局面有时也会出现。但“痛苦”对这一运动来说,乃是前提条件般的东西。不伴随着痛苦,还有谁来挑战铁人三项赛和全程马拉松这种费时耗力的运动呢?正因为痛苦,正因为刻意经历这痛苦,我们才能从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活着的感觉,至少是发现一部分,才能最终认识到(如果顺利的话):生存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和名次之类固定的东西,而是包含于行为中的流动性的东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2-24 08:53:33 摘录
    不是那般富于才华、徘徊在一般水平上下的作家,只能从年轻时起努力培养膂力。他们通过训练来培养集中力,增进耐力,无奈地拿这些资质做才华的“代用品”。如此这般好歹“苦撑”时,也可能邂逅潜藏于自己内部的才华。手执铁锹,挥汗如雨,奋力在脚下挖着坑,竟然瞎猫撞着了死老鼠,挖到了沉睡在地下的神秘水脉,真是该说幸运。而追根溯源,恰恰是通过训练拥有了足够的膂力,深挖坑穴才成为可能。到了晩年,才华之花方才怒放的作家,多多少少都经过这样的历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2-24 08:51:22 摘录
    继集中力之后,必需的是耐力。即便能一天三四小时集中意识执笔写作,坚持了一个星期,却说“我累坏啦”,这样依然写不出长篇作品来。每天集中精力写作,坚持半载、一载乃至两载,小说家(至少是有志于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必须具有这种耐力。姑且把这些比作呼吸法。假如说集中力是屏住呼吸,耐力就是一面屏气,一面学会安静徐缓地呼吸。这两种呼吸法如果不能保持平衡,就难以长年累月地作为职业作家坚持写小说。得一面屏住呼吸,一面继续呼吸。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2-17 08:37:06 摘录
    一个到了我这样年龄的人,还要写下这种事情,颇有些愚蠢可笑。不过为了明确事实,我得言之在先:说起来,我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表达得准确一点,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一人默默地跑步也罢,四五个小时伏案独坐,默默地写文章也罢,我都不觉得难熬,也不感到无聊。这种倾向从年轻时起便一直存在于我身上。比起同什么人一起做什么事,我更喜欢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是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许多许多来。
    巧了,我也是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