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传达了拯救地球,也拯救你衣柜的新购衣哲学。真正的时尚不是买买买,而是想好了再买。 你知道吗?在你消费廉价时尚的同时…… —80,000,000,000— 全世界每年製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露西·希格尔 (Lucy Siegle)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定价:CNY 42.00
  • ISBN:9787108056009
  • 2017-01-08 10:51:29 摘录
    奢侈品的供应收到时尚大厂的波及,外包代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是谁让代工厂的利润越来越稀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1-08 10:49:39 摘录
    除非突然出现能够抢走风头的奢华披巾或头巾,才可能会打乱这个循环,否则就是这两只金鸡母彼此交替换班。多数分析家现在都有这样一个共识由奢侈品集团主办的一年两次揭开流行趋势的走秀,如今真的只是个用来打厂告的营销活动而已。别被花枝招展的模特儿、五光十色的镁光灯、媒体的大版面报道给要了,它们不过就是精心布置的橱窗。如同《泰晤士报》的时尚编辑莉萨·阿姆斯特朗(LjsaArmstrong)所述。大家都心知肚明,在过去15年间,时尚产业是靠着配件撑下去的。。事实上,这个老生常谈看来是年比一年更真切以法国春天百货零售集团中的古驰来说,配件就占了其营业额的九成。奢侈品不再关乎衣服,真正的主角是配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1-08 10:47:09 摘录
    对于把艺术水平看得比赚钱更重要的老派奢侈品传统来说,它们的野心是难以想象的。新奢侈品集团不避讳采取大量生产,并期待靠着低价的副牌的成长来讨股东们的欢心于是,每个"伟大"设计师都相继推出一个副牌Giorgio Armani.Donna Karen、Versace和Prada,各自分别衍生出了Emporio Armani.DKJW、Versus和Miu Miu。这些副牌名称在设计时,就是准备要搭上其高端母牌的顺风车,而且确实频频传出热卖捷报。这些副牌的利润没有走奢侈路线的母牌来得高,但是它们赢在量大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1-08 10:44:17 摘录
    除了在中国制作的特别品牌外,大多数的奢侈品牌和时尚中的主流做法一样,开始将部分产品的制作部分移转至海外,只在意大利和法国留下基本的生产线,好让它们在宣称产品是"欧洲制造。时还能理直气壮些。这个产业开始着重效率,并且为了使从设计、生产到零售的每一个步骤都更精简化,投人了大量的资源。然而能使些往往由家族经营的小型奢侈品牌做到如此地步的关键,在于个富裕的老爹。换句话说,这些奢侈品牌被巨型控股集团给买了下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1-08 10:41:44 摘录
    对名流来说,花1.1万英镑在一个手提包上也许只是家常便皈,但对你我这等小人物来说,就只有眼巴巴流口水的份了,不过记住,“高低价混搭”战术的秘诀就是,如果你从头到脚都是便货,你就能把省下的钱·一股脑儿地挥霍在一件能够显出身份、地位的奢侈品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1-08 10:37:23 摘录
    很快,这个术语便几乎传遍英国,从时尚杂志到时髦网站,每陬和潮流有关的刊物。对喜爱报道快速时尚,但又需要靠着精品匡团的广告预算撑下去的时尚媒体来说,这是个完美的组合。这个潮流曾经有过两边都讨好的良机。对消费者来说,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诞生了。我们可以先在廉价限饰连锁店、超级市场里买到车载斗量的折扣商品,然后利用。省。下来的钱去光顾精品店。我们在购买上走得很极端,一下子买最低旨的、有时却又买进最高级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1-08 10:35:36 摘录
    你可以下一个结论,那就是如果一个体制已经崩坏成这样了无论有多少稽查或填多少表格,都无济于事。没有一台网络摄影初能显示出一名采购是如何靠着不切实际的计算,来推估一家工厂正的生产效率。不幸的是,我们总试图削足适履,把一套单一模式强加在一个有着各式产品与工作环境的产业之上。在开始撰写本章时,我向一些零售商询问更多关于他们是如何以那么低的价钱销售的秘诀。若是他们不提付给工人的低廉工资,通常也不会提那种敷衍了事的稽查。我想我不可能是唯一一个对此感到良心不安的人吧
    就是节省成本这个思想的作用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1-08 10:25:37 摘录自120页
    别放了,还要加上其他的压力。例如(欧洲团队的突发奇想),
    转到下游代工厂的压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1-08 10:17:17 摘录自118页
    另一个残酷的现实:也提供了一条能解释为何会有那么多强制超时、非法承包发生的线索:确保大订单能如期交货,是采购的责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1-08 10:15:52 摘录自117页
    时尚产业不只是“谁在这季设立了最佳服饰就赢得了胜利”这样的君子之争,而是下流且肮脏的,是一场品牌、零售商、全球资源搜寻代理商和工厂之间的无情厮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1-02 20:34:53 摘录
    是时候来谈谈采购(buyer)了。若是没有他们,时尚大厂的帝国无法建立,因为要让设计部门天马行空的创意能够准时交货,且预算控制得当,就是得靠采购的执行力。他们的工作也许不会比生产线的工人悲惨,但日子也不好过。
    采购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压低价格。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1-02 20:32:49 摘录
    另外一个人则是靠着差不多先生的本性,每天可以完成5家工厂的查访这不但没有使人对他的检查结果真实性起疑,他反倒还成了所属查公司的大红人。毕竟时间就是金钱,在稽查业可是有好多钱在等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1-02 20:29:05 摘录
    一名达卡当地的重要非政府瑾织干部,为成衣工人争取权益的抗争者,又再一次由于他的"活动而人狱。这在许多负责剪裁、制作与修剪(CMT)的生产国家軽常见的。2010年,3名为成衣工人争取权益的工会成员在東埔寨遭到灭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1-02 20:05:41 摘录
    政府、制造商及零售商都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完全摆脱童工,但要落实却是难上加难,₩别是当这个产业永远想要以更低的价格创造更大的产量时。当成本上升而采购员还不断地压低离岸价时,情况就更严重了。这意味着,一个已经在临界点上的产业还会持续受到更多的压力,更多的订单会被供货商向下转包,甚至更多的压力会从欧洲总部施加出来。任何关于终结童工的宣言,可能都言之过早。
    人们被灌输要追求快时尚,结果就是压力一直被灌输到下游。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1-02 20:02:14 摘录
    1997~2007年的10年间,印度获得了"世界童工之都"的臭名估计童工贡献了印度国民生产总值的20%。事实上,我们无从得知某个家庭是否一定要让孩子在下课后到工厂上班才能养活一家人,不过我们还不用讨论到这点。我不需要知道印度孩子究竟是如何缝制出类似我衣柜里那件缀满珠饰的衣服。当工人的母亲有可能无法如期交货,那孩子自然得帮忙加入生产。5岁的孩子将针用得如此熟稔,很明显这绝对不是偶尔为之的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