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青壮年时期,曾亲访亚马逊河流域与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找到还原于最基本形态的人类社会。 《忧郁的热带》即记载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法] 列维-斯特劳斯
  •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定价:29.80元
  • ISBN:9787108020987
  • 2021-07-19 00:30:42 摘录
    这些奇形怪状的云朵仿佛自内部发光,在黑色的天空上,看来好像是热带的北极光。在这些黑烟似的云朵空隙间,不时看见微红的月亮部分出现,被遮住,又出现,好像在空中飘浮流过的一盏苦闷的灯笼。
    太美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7-19 00:30:11 摘录
    吃晚餐的地方是一个权充阳台用的平台,从平台望去,看见的是一堆水泥建筑,廉价的别墅与其他城市建筑。在远方,倒看不到在这种异质杂拌的景观中常见的工厂烟囱,而是看到一个闪亮的、缎子般光滑的热带海洋,海面上一轮硕大无朋的明月。
    好感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7-17 00:51:11 摘录
    至于后来汇集成存在主义的那些知识运动,我不觉得它们可以算是一种正当的思考活动(a legitimate form of reflection),原因是存在主义对主体性(subjectivity)的种种幻想过分纵容。把私人性焦虑提升成庄严的哲学问题,太容易导致一种女店员式的形而上学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也许尚可原谅,但是这样做非常危险。在科学尚未发展到可以完全取代哲学之前,哲学有其任务,存在主义有容许人们对哲学的任务采取随随便便的态度的危险。哲学的任务是:了解存在与它自身的关系,而不是了解存在与我自己的关系。现象学与存在主义不但没有取消形而上学,反而给形而上学提供了两种辩解的方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7-17 00:42:54 摘录
    此刻仍然存活着的多样性与不同的年代相重叠,并且加以保存延续。思想和情感进入一种新的层次,在那当中,每一滴汗,每一片肌肉的移动,每一息呼吸,全都成为过去的历史的象征,其发展的历史在我身体重现,而在同时,我的思想又拥抱其中的意义。我觉得自己处在更为浓郁的智识性里面,不同的世纪,间隔遥远的地方在互相呼唤,最后终于用相同而唯一的声音说话。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7-16 23:57:29 摘录
    遗忘把记忆一拨拨地带走,并不只是将之腐蚀,也不只是将之变成空无。遗忘把残剩的片段记忆创造出种种繁复的结构,使我能达到较稳定的平衡,使我能看到较清晰的模式。一种秩序取代另外一种秩序。在两个秩序的悬崖之间,保存了我的注视与被注视的对象之间的距离,时间这个大破坏者开始工作,形成一堆堆的残物废料。棱角被磨钝,整个区域完全瓦解: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点开始碰撞,交错折叠或里外翻反,好像一个逐渐老化的星球上面的地层被地震所震动换位。有些属于遥远过去的小细节,现在却突耸如山峰,而我自己生命里整层整层的过去却消逝无迹。一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件,发生于不同的地方,来源于不同的时期,都互相接触交错,突然结晶成某种纪念物,好像是建筑师所精心设计出来的,远比我自己个人生命史更见智慧。“每一个人,”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写道:“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着的那个世界去。”[夏多布里昂所写的《意大利之旅》(Voyages en Italie)12月11日条下所记]从此以后,可能把两个不同的世界之间沟通起来。经由预想不到的方式,时间把生命与我自己之间的距离拉长;在我能够回顾省思我以前的经历之前,必须先经过20年之久的遗忘期。以前我曾在世界各地到处追寻那些经验,可是当时并不了解其意义,也不能欣赏其精华本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7-16 23:57:18 摘录
    我在抱怨永远只能看到过去的真相的一些影子时,我可能对目前正在成形的真实无感无觉,因为我还没有达到有可能看见目前的真相发展的地步。几百年以后,就在目前这个地点,会有另外一个旅行者,其绝望的程度和我不相上下,会对那些我应该可以看见但却没有能看见的现象的消失,而深深哀悼。我受一种双重的病态所困扰:我所看得到的一切都令我大起反感,同时我又一直不停地责怪自己没有看到那么多我应该看得见的现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7-16 23:01:49 摘录
    当代法国社会里面,在读者大众与他们的“探险家们”之间,上述的“追求权力”的现象相当风行。我们的青春期男女,同样也能自由地去追求从孩提时代起整个社会从四面八方加在他们身上的种种刺激,他们也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逃避当代文明加在他们身上的种种规范。逃避的方法有时是往上爬,去爬山,有时是往下掉,掉入地球的内部,有时是平面行走,到遥远的国家旅行。还有,他们所追求的极端可能是心灵上的或道德上的,像有些人故意把自己陷入一些困境,其严重的程度,以目前的知识水准来看,几乎是不可能活下去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7-16 22:54:57 摘录
    因此,我是可以了解为什么那些旅游书籍中的种种假象会这么受人热爱。这些著作创造了一些应该仍然存在,但事实上早已不存在的幻象。如果我们想保留任何希望,希望不必同意过去两千年的历史并非完全无法避免这样的结论的话,那些旅游书籍所假造出来的东西还是应该存在。现在我们对过去所发生过的事已完全无能为力;文明已不再是在整块长有各种各样野生植物的肥沃土壤里一两个受保护的地区中,精心辛苦培育出来细致易摧的花朵。目前的肥沃土壤中丛生的野生植物,由于到处滋蔓,看起来似乎相当可怕,但事实上由于其顽强的生命力可以使受精心培育的花卉植物能够式样繁多,而且可以再增强生命力。可是人类选择只种一种植物,目前正在创建一个大众文明(mass civilization),好像甜菜是大批大批地种植一样。从今以后,人每天享受的就只有这么一样东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7-16 22:53:53 摘录
    西方世界最有名的成就是它所显现出来的秩序与协调,在其中孕育着一些前所未见的复杂结构,但为了这个秩序与和谐,却不得不排泄出一大堆有毒的副产品,目前正在污染毒害整个地球。我们在世界各地旅行,最先看到的是我们自己的垃圾,丢掷在人类的颜面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7-16 22:52:16 摘录
    旅行,那些塞满各种梦幻似的许诺,如魔术一般的箱子,再也无法提供什么未经变造、破坏的宝藏了。一个四处扩张、兴奋过度的文明,把海洋的沉默击破,再也无法还原了。热带的香料,人类的原始鲜活性,都已被意义可疑的一片忙乱所破坏变质。一片忙乱迫使我们压抑我们的欲望,使我们注定只能取得一些受过污染的回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5-25 15:50:08 摘录
    那些教过我的大师们所教的,我所读过的哲学家的著作,我所访问研究过的那些社会,甚至是西方所最引以为傲的科学本身,从以上这一切,我所学到的,除了一点点智慧以外可以说什么也没有;而那些智慧,如果明白摆摊开来,还不是和那个圣者佛陀在树下沉思所得结论吻合?每一项志在了解的举动都毁掉那被了解对象本身,而对另一项性质不同的物件有利;而这第二种物件又要我们再努力去了解它,将之毁掉,对另外一种物件有利,这种过程反反复复永不止息,一直到我们碰到最后的存在,在那个时候意义的存在与毫无意义之间的区别完全消失:那也就是我们出发之点。人类最早发现并提出这些真理已经有二千五百年了。在这二千五百年之间,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新东西,我们所发现的,就像我们一个一个地试尽一切可能逃出此两难式的方法那样,只不过是累积下更多更多的证明,证实了那个我们希望能回避掉的结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5-25 15:44:51 摘录
    如果西方将其内部张力追溯到原始根源的话,就会发现,伊斯兰出现于佛教与基督教之间,使大家都斯兰化了,而其发生的时代,又正好是西方世界由于加入圣战行列来反对伊斯兰,却变得越来越接近伊斯兰。如果伊斯兰没有出现的话,西方世界有可能与佛教世界进行一项缓慢的互相渗透影响,会使我们的基督教化程度更为深化,使我们能够越过基督教本身而变得更加基督教化。丧失这样的机会,也就使西方世界丧失保持其女性特质的机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5-25 15:36:25 摘录
    人类为了免受死者的迫害,免受死后世界的恶意侵袭,免受巫术带来的焦虑,创发了三种大宗教。大致是每隔五百年左右,人类依次发展了佛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令人惊异的一项事实是,每个不同阶段发展出来的宗教,不但不算是比前一阶段更往前进步,反而应该看做是往后倒退。佛教里面并没有死后世界的存在:全部佛教教义可归纳为是对生命的一项严格的批判,这种批判的严格程度人类再也无法达到,释迦将一切生物与事物都视为不具任何意义:佛教是一种取消整个宇宙的学问,它同时也取消自己作为一种宗教的身份。基督教再次受恐惧所威胁,重建起死后世界,包括其中所含的希望、威胁还有最后的审判。伊斯兰教做的,只不过是把生前世界与死后世界结合起来:现世的与精神的合而为一。社会秩序取得了超自然秩序的尊严地位,政治变成神学。最后的结果是,精灵与鬼魅这些所有迷信都无法真正赋予生命的东西,全都以真实无比的老爷大人加以取代,这些老爷大人还更进一步地被容许独占死后世界的一切,使他们在原本就负担惨重的今生今世的担子上面又加添了来世的重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5-25 15:08:15 摘录
    如果佛教,像伊斯兰教一样,曾试图控制原始信仰的过度之处的话,佛教采取的办法是透过返回母性乳房的承诺所隐含的体的保证;用这种办法,佛教把性欲中的狂潮与焦虑消除后,重整于人体本身。伊斯兰所采取的是相反的步骤,沿着男性取向发展。伊斯兰把女人关在一旁,不使人接触母性乳房:男人把女人世界转变成一个封闭的个体。毫无疑问的,伊斯兰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希望得到宁静,但这把宁静建基于隔离原则上面:把女人隔离出社会生活之外,把不信者隔离出精神共同体之外。佛教则是完全相反,佛教把宁静看做是一种融合:与女人融合,与全人类融合,同时把神性表现成一种无性的面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5-25 14:58:53 摘录
    整个伊斯兰可以说事实上是一种在其信徒心中制造各种无
    法克服的冲突之办法,再加上一项附加说明:只要采取非常简单(简单到过分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那些冲突。用一只手把他们推到危险边缘,再用另一只手把他们从深渊的边缘拉回。如果男人在出外露营的时候,太太们和女儿们是否能维持贞德,还有比给她们戴上面纱锁闭起来更简单的解决办法吗?这个可以解释现代柏卡(burka)的发展,剪裁异常复杂,两个使眼睛能看得见有线边的眼洞,加上容易绑紧的绳带,看起来好像是整型用具;所使用的原料质地厚重可以沿着身体轮廓精确地披下,却又把身体轮廓线条尽可能地遮掩起来。然而这样的服饰只是把焦虑的界线拉高,因为另外一个男人只要不经意地轻轻接触到个女人就足以使其丈夫觉得深受污辱,这使问题变得更为烦人。和一些伊斯兰年轻人恳谈之后,有两件事相当明显:一,他们深切关心婚前贞操及婚后贞德的问题;二,purdah,也就是隔离女人,这一方面给爱情冒险造成阻碍,另方面由于把女人封闭在女人自己的世界中更增加爱情冒险的兴趣,而其中的微妙之处只有女人懂得。那些在年轻的时候习惯于冲入妓女院(harems)的男人,有很好的理由要在婚后密切监视自己的女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