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套装全2卷)》分为六品:“明心性品”“悟心性品”“观心性品”“修心性品”“印心性品”“契心性品”。六品为并列性质,以适应不同的根器。无论何人,只要
……
[ 展开全部 ]
选取适合自己根器的那品来修,便能到达解脱的彼岸。书中所讲诸多窍诀,都是大手印的具体修法和诠释,系雪漠闭关二十年实修心要。为便于记忆和念诵,雪漠在讲述窍诀心要时借鉴了古代印度佛学的偈颂体,并进行了通俗易懂的口语化讲解。
[ 收起 ]
作者:雪漠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定价:78.00元
ISBN:9787511708809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8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簡單行者
2021-05-13 08:38:49 摘录
按当时印度流行的说法,尸林是最好的修道之所。这儿可以很形象地观察人生的无常,容易产生出离心。现代社会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电视网络等新玩意将人生的几乎所有空间都占满了,人们几乎没有时间和兴趣关心灵魂问题。他们不会想到死亡,只有在亲人和友人死亡时,才可能稍觉无常而生发感叹,但叹息易发,定力难生,叹声未落,心已他往。稍有觉悟的心总叫外物污染,如珍宝裹泥,如明珠蒙尘,难发本有之光明。所以,古印度的修道者多远离喧嚣,近趋死相,到尸林去修道。
无出离心无熄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簡單行者
2020-05-28 16:39:02 摘录
保持这种清醒的觉知与出离,会让你的心变得一天比一天博大,不再以得失、苦乐来区别自己所经历的许多事情,而仅仅是观察经历过程中内心的体验,用这种体验来完整自己对世界的认知。然后,你会一天比一天更能理解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一天比一天更接近生命的真谛,一天一天消解那个由幻象构成的自我,以及由这个自我所衍生出的贪、嗔、痴、慢、妒。有一天你会发现,其实也不存在什么清醒的觉知与旁观者的出离—这里说的不存在,仍然是一种脱离于生命本体的独立存在,比如一个模式化的概念,一种刻意的自我要求—甚至也不再存在任何需要释怀的东西和需要弄清楚的问题,你会发现,世界的纹路虽然
错综复杂,但是它也像掌纹一样清晰。
这时候,你即使身处最嘈杂、最危险的地方,也是宁静、快乐与专注的。你的心灵时刻安住在一种轻松但清醒的状态之中,你明了外界发生的一切,但它们无法扰乱你的心。这个独立、清明的心,就是我们所说的本元心,也就是所谓的“空寂灵知之心”。
相信它的质朴与简单,相信凡夫与圣人同样拥有它一区别只在于是否有着清晰的自觉。当你消除一切傲慢与怀疑,用心灵来触摸真理,渐渐的,你就会亲
尝它的潋味,那时候你也就彻悟了。
对“出离心”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簡單行者
2020-05-27 17:18:48 摘录
凡夫之为凡夫,是因为他仍未解除内心的各种疑惑,仍然是外部世界与生死的奴隶。简单说,没有清醒的自知,不知道万物的真相,不能控制自己心灵的人,便被称之为凡夫;圣贤之为圣贤,因为他们看透了世界的真相,不再为整个世界所束缚,甚至不再被生死束缚,他们是自心的主人,他们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智者”。
智者不会缠绵于个人利益,他们的任何行为最终都是为了造福众生,减少众生的烦恼与灾祸。仔细观察智者所做出的各种选择,就能很轻易地看出他们与遁世者及单利者之间的区别。这区别总结起来也很简单,只有“利众”二字。
智者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所有取舍必然以众生利益为优先考虑对象,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这种纯粹的利众之心,源于一种大慈大悲,佛教称之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智者们慈悲的对象涵括了整个宇宙。他们不但怜悯陷于命运疾苦中的众生,更怜悯陷于诱惑却不觉其苦的众生。
可见,真正的智者、圣贤,是一些战胜了欲望的人。经曰,所谓圣贤,指菩萨、缘觉、声闻。其中,菩萨不仅自己觉悟,也希望能帮助别人觉悟;缘觉指的
是依十二因缘而修并证悟的人;声闻则是依四圣谛而修并证悟的人。他们是出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不被欲望与概念所困,脱离生死轮回,息灭一切烦恼的智者,是俱足无量功德智慧,人能恭敬供养的圣者。这
些圣贤的心,由凡转圣,超凡人圣,我们就称之为“圣性”。诸佛之心,则称为“法身”。
超凡入圣是心的征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簡單行者
2020-05-27 16:50:42 摘录
老祖宗常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要我们远离诸恶,奉行诸善,用善来净化自心。“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是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自净其意”则是希望通过前面的两种行为来达到的结果。可见,佛教修炼的目的,从古至今,都是为了净化心灵,而不仅仅停留在一种以善恶的分别来约束自己的阶段。
觉悟非由事,借事而修心。解脱也由心,心迷难解脱。也就是说,觉悟是心的觉醒,所有解脱法门都是为了促成心的觉醒,一切经历是否能够带来觉悟也视乎你的心。
所以说,觉悟是一种心的状态,与外在的一切都没有必然的关联。
心一旦真正觉醒,你的世界便没有了厄运,也没有了折磨人的东西,只有检验你的心是否足够清明的试纸,只有你借以调整心态的道具。如果是真正的眀白,它就能直接影响你看待和处理事物的方式及心态;如果你只是在道理上明白,就还是免不了在遇到好事时得意忘形,遇到困难和灾祸又变得颓废堕落与放纵。
所以说,没有心的真正觉醒,解脱便只是一句空话,明白这个道理之后,选择适当的法门并且勤勉修习,直到有一天心解脉开,你就会发现,生活和生命都远比你想象的更加简单,解脱也并不是一件只能发生在死后的事情。
解脱在当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簡單行者
2020-05-27 16:42:55 摘录
只有真正体会到万事万物的虚幻本质,我们才能脱离欲望的控制和误导,真正长大。对于一个仍然被欲望控制的人来说,当务之急应该是用正确的观念来熏染自己的心灵,用合适的方法来锻炼自己的意志,而不是把“摆脱概念束缚”变成借口,将正见抛到一边,纵容自己的懒惰与贪欲,甚至把放纵当成随缘。
总之,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修炼的根本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心。
以正见熏心,以戒律束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簡單行者
2020-05-27 16:37:59 摘录
佛教信仰者的向善,并不是因为惧怕“六道轮回”和“因果报应”,轮回与因果也绝不应成为束缚心灵的僵死教条。简单说来,它们跟“吸烟有害健康”一样,只是在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如何选择,当然是你的自由。
真正的佛教信仰者自然不会违背或怀疑上述的事实,但他们并不是自虐狂,不会在世俗的束缚之外再去追求另外一种裹脚布,他们需要的是智慧,是心灵的明白。无论打坐,还是持咒,修行人修炼的对象都无非是自己的心,而非仅仅是形式上的修行。
当智慧没有开启的时候,我们以历代贤圣的言行为标准,约束自己欲望化的行为,借助最初的这种约束来一天天远离和净化欲望对心灵的污染,一天天加强我们对心灵的控制力,直到我们的智慧开启,真心展露出它最纯净的光芒,照亮我们的整个内心世界,也让我们看清世界的真相,明了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而变化才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强迫自己去想方设法地拥有一些我们无法拥有的东西。
就这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簡單行者
2020-05-21 22:25:37 摘录
因为我知道许多人都由于不明白世界的真相而活得非常痛苦,我宁愿将须臾生命用于效仿佛陀、孔子等古代贤圣,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说些有益于社会的话,在有限人生中创造一种真正的价值。当然,最后是否能够使社会受益,我只能随缘。
感动????又真实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簡單行者
2020-05-20 17:48:45 摘录
觉悟非由事,借事而修心。解脱也由心,心迷难解脱。也就是说,觉悟是心的觉醒,所有解脱法门都是为了促成心的觉醒,一切经历是否能够带来觉悟也视乎你的心。不同的人经历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感受未必会相同,所得到的启示也未必会相同。例如,有的人经历了死亡,会觉得要珍惜时光,做一些能够产生真正价值的事情,寻找一种活着的意义,但另一些人却觉得应该及时行乐,反而比以往更加放纵自己的欲望。所以说,觉悟是一种心的状态,与外在的一切都没有必然的关联。
心一旦真正觉醒,你的世界便没有了厄运,也没有了折磨人的东西,只有检验你的心是否足够清明的试纸,只有你借以调整心态的道具。经过世界这个大道场的试练,你自然会知道自已的明白是真正的明白,还是一种仅仅停留在道理上的明白:如果是真正的明白,它就能直接影响你看待和处理事物的方式及心态;如果你只是在道理上明白,就还是免不了在遇到好事时得意忘形,遇到困难和灾祸又变得颓废堕落与放纵。所以说,没有心的真正觉醒,解脱便只是句空话,明白这个道理之后,选择适当的法门并且勤勉修习,直到有一天心解脉开,你就会发现,生活和生命都远比你想象的更加简单,解脱也并不是一件只能发生在死后的事情。
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实修顿入[上卷]
目录
第一章发现自己的宝藏:“明心性品”讲记
一、明本元
1瑜伽:自在的不只是身体
2相应:和大爱达成共振
3大爱:不需要条件
4真正的大道:空性光明
5什么是空性光明?
6空性智慧不离自性
7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8先让自己长大
9发现自家的宝藏
10一切都是心的游戏
11行为是心灵的明镜
12超凡入圣是心的征途
13有没有一种不变的东西?
14不管你明不明白,真心都在那里
15真心帮助你更好地面对世界
16真心不是无情的镜子
17空寂明朗的真相
二、察真妄
1妄心是真心的同胞兄弟
2什么是心?
3如何认知真心?
4快乐的第一步:平伏内心的风暴
5如何息灭妄心?
6蜡像是迈克尔•杰克逊吗?
7空是流动的变化
8人生真的如梦吗?
9真心生起的妙用
10喧宾夺主的肉体
11世界是心的倒影
12阿Q为什么舒服?
13天使与魔鬼的争斗
14让智慧之火燎原
15开悟的途径
三、知明空
1不同的路通向同一种自由
2你我心中的太阳
3轮回的真相
4空并非什么都没有
5爱情为什么不能永恒?
6真正的快乐秘诀
7我们都是天生的智者吗?
8凡圣之间的分水岭:返璞归真
9佛的精神载体:三身
10在调心中寻找中道
11打破无明的魔咒
12将正念种入心田
四、观轮涅
1发现佛性也需要因缘聚合
2走出迷雾,活出人的价值
3业力:行为的反作用力
4当下的轮回与涅槃
5外部世界不是牢笼,也不是敌人
6烦恼与菩提是一体两面
7开悟是修行的开始
8让妄念如风
9生死、轮回与涅槃
第二章让心属于自己:“悟心性品”讲记
一、悟体用
1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自在
2周遍一切的慈悲与智慧
3远离毫无意义的顽空
4我们为什么要净化心灵?
5每个当下的安住便是离苦得乐
6通俗地说说三身五智
7观照自心,发现最独特的世界
8敌人不是世界,而是你的分别心
9暗示:警觉的智慧提醒
10杀去烦恼之贼
11婆子为什么烧庵?
12老修行人为什么打架?
13真心是体、相、用的结合
14贤圣是点亮心灯的人
15心变则世界变
16用智慧之剑斩断烦恼的纠缠
二、悟身空
1身体是最大的谎言
2如何看透身体的虚幻无常?
3让生命创造真正的价值
三、悟心空
1想找也找不到的那颗心
2妄念只是过客,它不是归人
3自主是修行的目的
4自由的幻城
5明心:真正意义上的读经
6真心是滋生功德的沃土
四、悟性空
1变化是世界的主题曲
2保任空寂中的那种灵动
五、悟法空
1变化才是真正的永恒
2把所有的概念与束缚都打碎
3悟心为超凡入圣之门
4苦修是证得佛果的必经之路
第三章用真心改变生命:“观心性品”讲记
一、谈十事
1戒是阻挡邪风的墙壁
2明师:点燃你智慧之火的人
3识心性:找到自家明珠
4作福田:积累你的资粮之柴
5结善缘:一个好汉三个帮
6明因果:学会取舍
7离外道:远离邪见和恶友
8恶友究竟有多恶?
9通达真理,照亮众生
10精进:恒养真心不放逸
11用通达:让世界成为调心的道具
二、说次第
1十善:修道的底线
2亲近善知识
3习威仪:校正错误的行为
4清净三业
5离欲阿罗汉
三、提正念
1寻找警觉与放松的契合点
2从专注到见性
3执著与解脱也是一体两面
4真正的自由无须他人赐予
5无念不是修行的目的
四、观因缘
1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2因缘的波光中藏着解脱的秘密
3无常是一种自然规律
4对岸的恶犬
5火宅中的孩子
6出离是解脱的渴望
7一场游戏一场梦
8真正的主人翁
五、破诸结
1智慧才是万灵药
2我执是最大的敌人
3疑心是修道的大敌
4解脱是自己的事情
5不要让仇恨蒙蔽双眼
6贪是诸恶之源
7有执著必无解脱
8智慧并非理性的按压
9傲慢是修行的大敌
10让念头随风而去
11细微的无明也是烦恼的根本
12喜悦也是一种幻觉
13贪禅乐也是一种贪欲
14放下觉受的标签
六、观心性
1窥破骗子的真面目
2真理便是大解脱
3放下怀疑的小心思
4虚妄世界的停转
5解脱是一种智慧境界
6登上山顶窥万象
7没有对立的世界
8放下所有的造作
实修顿入[下卷]
目录
第一章从凡夫到圣者的历程:“修心性品”讲记
一、红尘累:从大梦中醒来
二、集资粮:向往光明
1信心是修道的资粮
2功德是清净行为的反作用力
3发愿: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4谈野心与利众
5浅谈菩萨
6大资粮:无悔的信心
7仪轨的修习
8近朱者赤:善知识的重要性
9发四无量心
10资粮道的其他方法
11什么是修行的关键?
三、修加行:寻找光明
1说说串习力
2由慧摄定
3悟是铁定的标准
4我是如何造命的?
5事物本身没有永恒不变的意义
6谈谈心印
7散乱修:在乱云飞渡中寻找从容
8明静:沙尘暴中的一线天光
9把殊胜的清凉放大或延长
10洞悉生命和觉悟的本质
11喜乐的产生
12暖相:让智慧温暖自己
13了解佛教的四个真理
14登上智慧山顶
15世间法的最高境界
16常见的修道方式
17智慧的净光
四、见道:见到光明
1什么是见道?
2觉悟是怎样发生的?
3开悟时的景象
4悟者:笑看幻戏的局外人
5难言的悟境
6大手印的三种境界
7远离戏论
8执空:无用的冷水泡石头
9要扫除所有执著
10如何对治分别心
11无记与见性
12真正的见性
13实相大手印
14无欲无求观梦幻
15无缘的大平等
五、修道:走向光明
1任运的行为
2关于成就
3安住真心,随缘应世
4真心即是心头的佛
5道次第和大手印
6大手印的保任
7生活中的止观
8世间法与出世间法
9忍辱与清除习气
10证悟实相
11触目随缘,快乐无忧
12资粮与心性
13解脱是一种生命状态
14放下和破除执著
15红尘中的历炼
16随缘而安然
17无我即无悲
18学会观察自心
19真正的止观双运
20安住明空
21正念中的明空
22对生命的观察和体会
23四种错误与四身自显
24不随念头去
25将诸相融于觉性光明
26用觉性融化对外相的分别
27保任光明但不执著
28筑起戒律之墙
29本有光明的显发
30如梦如幻的世界
六、另一种修道之旅:十地
1智慧的法喜
2远离心灵的污垢
3发出智慧的光明
4智慧的火焰
5无敌的智慧
6接近光明
7远行地
8智慧如不动的大山
9善巧的智慧
10智慧的法云
12见性和证果
13解脱是破除所有执著
七、无修道:融入光明
1无修道
2对治习气
3融入法性光明
4无修之境
第二章让大善点亮自己:“印心性品”讲记
一、我佛不二
1再谈明空
2师尊幻化的世界
3幻化与妙明心
4抓住当下
5相应的力量
6达成相应的条件
7我是如何生起信心的?
8如何才能解脱?
9人生是漫长的梦境
10将诸相融入空性
11远离顽空和无记
13坦然地享受生命
14无分别智的修炼
15智慧之路
16别叫念头牵了去
17闭关
18殊胜的见地
二、相应师尊
1宗教体验和信心
2知识构成的障碍
3祈请、观想与相应
4佛学家和成就师
5奶格玛千诺!
6观想的力量
7大慈与大悲
8祈请的力量
9谈谈空行护法
10让自己成为智慧载体
11包容的智慧
12享受生活和工作
13享受生命的快乐
14明明朗朗觉醒于当下
15用放松警觉之心观照世界
16用智慧之烛照亮人生
17流水三昧
18安住心灵的明镜
19多一份警觉
三、诸种方便
1摆脱一切名相与概念
2观察心灵的明镜
3让身体听你的话
4转性能力为智慧热能
5脉结与光明
6简谈幻身
7鲜活的乐空
8水晶般的明空
9警觉:第三只眼睛
10自然解脱
11明空中的活性
12跟大自然达到共振
13从自性中流出智慧
14利剑刺过的水面
15享受当下的一切
16困难源于心的执著
17随缘于当下
18远离借口
19万法本是一味
第三章顿悟顿证于当下:“契心性品”讲记
一、入本觉
1什么是真正的放下?
2本觉是发现而非发明
3再说大手印与光明
4最后的究竟
5安住在自性的大山中
6有为法与无为法
7目的是证得空性
8观空非本觉
9当下的解脱
10本来面目
11成就的前提
12妄念也会自解于当下
13再谈所知障
14涅槃是烦恼的息灭
二、会光明
1融入觉性光明
2本尊真的存在吗?
3无须再去对治
4再谈“诸法无自性”
5解脱:滴水进入大海
6觉悟的真相
7本有的觉悟之心
8证悟在明白的当下
三、超轮涅
1永恒的幻相
2大解脱不假他物
3擦去轮回的痕迹
4巨大的幻觉
5“见”到真理便是解脱
6自性的本质是解脱
7证果并无所证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实修顿入[上卷]
目录
第一章发现自己的宝藏:“明心性品”讲记
一、明本元
1瑜伽:自在的不只是身体
2相应:和大爱达成共振
3大爱:不需要条件
4真正的大道:空性光明
5什么是空性光明?
6空性智慧不离自性
7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8先让自己长大
9发现自家的宝藏
10一切都是心的游戏
11行为是心灵的明镜
12超凡入圣是心的征途
13有没有一种不变的东西?
14不管你明不明白,真心都在那里
15真心帮助你更好地面对世界
16真心不是无情的镜子
17空寂明朗的真相
二、察真妄
1妄心是真心的同胞兄弟
2什么是心?
3如何认知真心?
4快乐的第一步:平伏内心的风暴
5如何息灭妄心?
6蜡像是迈克尔•杰克逊吗?
7空是流动的变化
8人生真的如梦吗?
9真心生起的妙用
10喧宾夺主的肉体
11世界是心的倒影
12阿Q为什么舒服?
13天使与魔鬼的争斗
14让智慧之火燎原
15开悟的途径
三、知明空
1不同的路通向同一种自由
2你我心中的太阳
3轮回的真相
4空并非什么都没有
5爱情为什么不能永恒?
6真正的快乐秘诀
7我们都是天生的智者吗?
8凡圣之间的分水岭:返璞归真
9佛的精神载体:三身
10在调心中寻找中道
11打破无明的魔咒
12将正念种入心田
四、观轮涅
1发现佛性也需要因缘聚合
2走出迷雾,活出人的价值
3业力:行为的反作用力
4当下的轮回与涅槃
5外部世界不是牢笼,也不是敌人
6烦恼与菩提是一体两面
7开悟是修行的开始
8让妄念如风
9生死、轮回与涅槃
第二章让心属于自己:“悟心性品”讲记
一、悟体用
1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自在
2周遍一切的慈悲与智慧
3远离毫无意义的顽空
4我们为什么要净化心灵?
5每个当下的安住便是离苦得乐
6通俗地说说三身五智
7观照自心,发现最独特的世界
8敌人不是世界,而是你的分别心
9暗示:警觉的智慧提醒
10杀去烦恼之贼
11婆子为什么烧庵?
12老修行人为什么打架?
13真心是体、相、用的结合
14贤圣是点亮心灯的人
15心变则世界变
16用智慧之剑斩断烦恼的纠缠
二、悟身空
1身体是最大的谎言
2如何看透身体的虚幻无常?
3让生命创造真正的价值
三、悟心空
1想找也找不到的那颗心
2妄念只是过客,它不是归人
3自主是修行的目的
4自由的幻城
5明心:真正意义上的读经
6真心是滋生功德的沃土
四、悟性空
1变化是世界的主题曲
2保任空寂中的那种灵动
五、悟法空
1变化才是真正的永恒
2把所有的概念与束缚都打碎
3悟心为超凡入圣之门
4苦修是证得佛果的必经之路
第三章用真心改变生命:“观心性品”讲记
一、谈十事
1戒是阻挡邪风的墙壁
2明师:点燃你智慧之火的人
3识心性:找到自家明珠
4作福田:积累你的资粮之柴
5结善缘:一个好汉三个帮
6明因果:学会取舍
7离外道:远离邪见和恶友
8恶友究竟有多恶?
9通达真理,照亮众生
10精进:恒养真心不放逸
11用通达:让世界成为调心的道具
二、说次第
1十善:修道的底线
2亲近善知识
3习威仪:校正错误的行为
4清净三业
5离欲阿罗汉
三、提正念
1寻找警觉与放松的契合点
2从专注到见性
3执著与解脱也是一体两面
4真正的自由无须他人赐予
5无念不是修行的目的
四、观因缘
1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2因缘的波光中藏着解脱的秘密
3无常是一种自然规律
4对岸的恶犬
5火宅中的孩子
6出离是解脱的渴望
7一场游戏一场梦
8真正的主人翁
五、破诸结
1智慧才是万灵药
2我执是最大的敌人
3疑心是修道的大敌
4解脱是自己的事情
5不要让仇恨蒙蔽双眼
6贪是诸恶之源
7有执著必无解脱
8智慧并非理性的按压
9傲慢是修行的大敌
10让念头随风而去
11细微的无明也是烦恼的根本
12喜悦也是一种幻觉
13贪禅乐也是一种贪欲
14放下觉受的标签
六、观心性
1窥破骗子的真面目
2真理便是大解脱
3放下怀疑的小心思
4虚妄世界的停转
5解脱是一种智慧境界
6登上山顶窥万象
7没有对立的世界
8放下所有的造作
实修顿入[下卷]
目录
第一章从凡夫到圣者的历程:“修心性品”讲记
一、红尘累:从大梦中醒来
二、集资粮:向往光明
1信心是修道的资粮
2功德是清净行为的反作用力
3发愿: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4谈野心与利众
5浅谈菩萨
6大资粮:无悔的信心
7仪轨的修习
8近朱者赤:善知识的重要性
9发四无量心
10资粮道的其他方法
11什么是修行的关键?
三、修加行:寻找光明
1说说串习力
2由慧摄定
3悟是铁定的标准
4我是如何造命的?
5事物本身没有永恒不变的意义
6谈谈心印
7散乱修:在乱云飞渡中寻找从容
8明静:沙尘暴中的一线天光
9把殊胜的清凉放大或延长
10洞悉生命和觉悟的本质
11喜乐的产生
12暖相:让智慧温暖自己
13了解佛教的四个真理
14登上智慧山顶
15世间法的最高境界
16常见的修道方式
17智慧的净光
四、见道:见到光明
1什么是见道?
2觉悟是怎样发生的?
3开悟时的景象
4悟者:笑看幻戏的局外人
5难言的悟境
6大手印的三种境界
7远离戏论
8执空:无用的冷水泡石头
9要扫除所有执著
10如何对治分别心
11无记与见性
12真正的见性
13实相大手印
14无欲无求观梦幻
15无缘的大平等
五、修道:走向光明
1任运的行为
2关于成就
3安住真心,随缘应世
4真心即是心头的佛
5道次第和大手印
6大手印的保任
7生活中的止观
8世间法与出世间法
9忍辱与清除习气
10证悟实相
11触目随缘,快乐无忧
12资粮与心性
13解脱是一种生命状态
14放下和破除执著
15红尘中的历炼
16随缘而安然
17无我即无悲
18学会观察自心
19真正的止观双运
20安住明空
21正念中的明空
22对生命的观察和体会
23四种错误与四身自显
24不随念头去
25将诸相融于觉性光明
26用觉性融化对外相的分别
27保任光明但不执著
28筑起戒律之墙
29本有光明的显发
30如梦如幻的世界
六、另一种修道之旅:十地
1智慧的法喜
2远离心灵的污垢
3发出智慧的光明
4智慧的火焰
5无敌的智慧
6接近光明
7远行地
8智慧如不动的大山
9善巧的智慧
10智慧的法云
12见性和证果
13解脱是破除所有执著
七、无修道:融入光明
1无修道
2对治习气
3融入法性光明
4无修之境
第二章让大善点亮自己:“印心性品”讲记
一、我佛不二
1再谈明空
2师尊幻化的世界
3幻化与妙明心
4抓住当下
5相应的力量
6达成相应的条件
7我是如何生起信心的?
8如何才能解脱?
9人生是漫长的梦境
10将诸相融入空性
11远离顽空和无记
13坦然地享受生命
14无分别智的修炼
15智慧之路
16别叫念头牵了去
17闭关
18殊胜的见地
二、相应师尊
1宗教体验和信心
2知识构成的障碍
3祈请、观想与相应
4佛学家和成就师
5奶格玛千诺!
6观想的力量
7大慈与大悲
8祈请的力量
9谈谈空行护法
10让自己成为智慧载体
11包容的智慧
12享受生活和工作
13享受生命的快乐
14明明朗朗觉醒于当下
15用放松警觉之心观照世界
16用智慧之烛照亮人生
17流水三昧
18安住心灵的明镜
19多一份警觉
三、诸种方便
1摆脱一切名相与概念
2观察心灵的明镜
3让身体听你的话
4转性能力为智慧热能
5脉结与光明
6简谈幻身
7鲜活的乐空
8水晶般的明空
9警觉:第三只眼睛
10自然解脱
11明空中的活性
12跟大自然达到共振
13从自性中流出智慧
14利剑刺过的水面
15享受当下的一切
16困难源于心的执著
17随缘于当下
18远离借口
19万法本是一味
第三章顿悟顿证于当下:“契心性品”讲记
一、入本觉
1什么是真正的放下?
2本觉是发现而非发明
3再说大手印与光明
4最后的究竟
5安住在自性的大山中
6有为法与无为法
7目的是证得空性
8观空非本觉
9当下的解脱
10本来面目
11成就的前提
12妄念也会自解于当下
13再谈所知障
14涅槃是烦恼的息灭
二、会光明
1融入觉性光明
2本尊真的存在吗?
3无须再去对治
4再谈“诸法无自性”
5解脱:滴水进入大海
6觉悟的真相
7本有的觉悟之心
8证悟在明白的当下
三、超轮涅
1永恒的幻相
2大解脱不假他物
3擦去轮回的痕迹
4巨大的幻觉
5“见”到真理便是解脱
6自性的本质是解脱
7证果并无所证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实修顿入[上卷]
目录
第一章发现自己的宝藏:“明心性品”讲记
一、明本元
1瑜伽:自在的不只是身体
2相应:和大爱达成共振
3大爱:不需要条件
4真正的大道:空性光明
5什么是空性光明?
6空性智慧不离自性
7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8先让自己长大
9发现自家的宝藏
10一切都是心的游戏
11行为是心灵的明镜
12超凡入圣是心的征途
13有没有一种不变的东西?
14不管你明不明白,真心都在那里
15真心帮助你更好地面对世界
16真心不是无情的镜子
17空寂明朗的真相
二、察真妄
1妄心是真心的同胞兄弟
2什么是心?
3如何认知真心?
4快乐的第一步:平伏内心的风暴
5如何息灭妄心?
6蜡像是迈克尔•杰克逊吗?
7空是流动的变化
8人生真的如梦吗?
9真心生起的妙用
10喧宾夺主的肉体
11世界是心的倒影
12阿Q为什么舒服?
13天使与魔鬼的争斗
14让智慧之火燎原
15开悟的途径
三、知明空
1不同的路通向同一种自由
2你我心中的太阳
3轮回的真相
4空并非什么都没有
5爱情为什么不能永恒?
6真正的快乐秘诀
7我们都是天生的智者吗?
8凡圣之间的分水岭:返璞归真
9佛的精神载体:三身
10在调心中寻找中道
11打破无明的魔咒
12将正念种入心田
四、观轮涅
1发现佛性也需要因缘聚合
2走出迷雾,活出人的价值
3业力:行为的反作用力
4当下的轮回与涅槃
5外部世界不是牢笼,也不是敌人
6烦恼与菩提是一体两面
7开悟是修行的开始
8让妄念如风
9生死、轮回与涅槃
第二章让心属于自己:“悟心性品”讲记
一、悟体用
1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自在
2周遍一切的慈悲与智慧
3远离毫无意义的顽空
4我们为什么要净化心灵?
5每个当下的安住便是离苦得乐
6通俗地说说三身五智
7观照自心,发现最独特的世界
8敌人不是世界,而是你的分别心
9暗示:警觉的智慧提醒
10杀去烦恼之贼
11婆子为什么烧庵?
12老修行人为什么打架?
13真心是体、相、用的结合
14贤圣是点亮心灯的人
15心变则世界变
16用智慧之剑斩断烦恼的纠缠
二、悟身空
1身体是最大的谎言
2如何看透身体的虚幻无常?
3让生命创造真正的价值
三、悟心空
1想找也找不到的那颗心
2妄念只是过客,它不是归人
3自主是修行的目的
4自由的幻城
5明心:真正意义上的读经
6真心是滋生功德的沃土
四、悟性空
1变化是世界的主题曲
2保任空寂中的那种灵动
五、悟法空
1变化才是真正的永恒
2把所有的概念与束缚都打碎
3悟心为超凡入圣之门
4苦修是证得佛果的必经之路
第三章用真心改变生命:“观心性品”讲记
一、谈十事
1戒是阻挡邪风的墙壁
2明师:点燃你智慧之火的人
3识心性:找到自家明珠
4作福田:积累你的资粮之柴
5结善缘:一个好汉三个帮
6明因果:学会取舍
7离外道:远离邪见和恶友
8恶友究竟有多恶?
9通达真理,照亮众生
10精进:恒养真心不放逸
11用通达:让世界成为调心的道具
二、说次第
1十善:修道的底线
2亲近善知识
3习威仪:校正错误的行为
4清净三业
5离欲阿罗汉
三、提正念
1寻找警觉与放松的契合点
2从专注到见性
3执著与解脱也是一体两面
4真正的自由无须他人赐予
5无念不是修行的目的
四、观因缘
1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2因缘的波光中藏着解脱的秘密
3无常是一种自然规律
4对岸的恶犬
5火宅中的孩子
6出离是解脱的渴望
7一场游戏一场梦
8真正的主人翁
五、破诸结
1智慧才是万灵药
2我执是最大的敌人
3疑心是修道的大敌
4解脱是自己的事情
5不要让仇恨蒙蔽双眼
6贪是诸恶之源
7有执著必无解脱
8智慧并非理性的按压
9傲慢是修行的大敌
10让念头随风而去
11细微的无明也是烦恼的根本
12喜悦也是一种幻觉
13贪禅乐也是一种贪欲
14放下觉受的标签
六、观心性
1窥破骗子的真面目
2真理便是大解脱
3放下怀疑的小心思
4虚妄世界的停转
5解脱是一种智慧境界
6登上山顶窥万象
7没有对立的世界
8放下所有的造作
实修顿入[下卷]
目录
第一章从凡夫到圣者的历程:“修心性品”讲记
一、红尘累:从大梦中醒来
二、集资粮:向往光明
1信心是修道的资粮
2功德是清净行为的反作用力
3发愿: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4谈野心与利众
5浅谈菩萨
6大资粮:无悔的信心
7仪轨的修习
8近朱者赤:善知识的重要性
9发四无量心
10资粮道的其他方法
11什么是修行的关键?
三、修加行:寻找光明
1说说串习力
2由慧摄定
3悟是铁定的标准
4我是如何造命的?
5事物本身没有永恒不变的意义
6谈谈心印
7散乱修:在乱云飞渡中寻找从容
8明静:沙尘暴中的一线天光
9把殊胜的清凉放大或延长
10洞悉生命和觉悟的本质
11喜乐的产生
12暖相:让智慧温暖自己
13了解佛教的四个真理
14登上智慧山顶
15世间法的最高境界
16常见的修道方式
17智慧的净光
四、见道:见到光明
1什么是见道?
2觉悟是怎样发生的?
3开悟时的景象
4悟者:笑看幻戏的局外人
5难言的悟境
6大手印的三种境界
7远离戏论
8执空:无用的冷水泡石头
9要扫除所有执著
10如何对治分别心
11无记与见性
12真正的见性
13实相大手印
14无欲无求观梦幻
15无缘的大平等
五、修道:走向光明
1任运的行为
2关于成就
3安住真心,随缘应世
4真心即是心头的佛
5道次第和大手印
6大手印的保任
7生活中的止观
8世间法与出世间法
9忍辱与清除习气
10证悟实相
11触目随缘,快乐无忧
12资粮与心性
13解脱是一种生命状态
14放下和破除执著
15红尘中的历炼
16随缘而安然
17无我即无悲
18学会观察自心
19真正的止观双运
20安住明空
21正念中的明空
22对生命的观察和体会
23四种错误与四身自显
24不随念头去
25将诸相融于觉性光明
26用觉性融化对外相的分别
27保任光明但不执著
28筑起戒律之墙
29本有光明的显发
30如梦如幻的世界
六、另一种修道之旅:十地
1智慧的法喜
2远离心灵的污垢
3发出智慧的光明
4智慧的火焰
5无敌的智慧
6接近光明
7远行地
8智慧如不动的大山
9善巧的智慧
10智慧的法云
12见性和证果
13解脱是破除所有执著
七、无修道:融入光明
1无修道
2对治习气
3融入法性光明
4无修之境
第二章让大善点亮自己:“印心性品”讲记
一、我佛不二
1再谈明空
2师尊幻化的世界
3幻化与妙明心
4抓住当下
5相应的力量
6达成相应的条件
7我是如何生起信心的?
8如何才能解脱?
9人生是漫长的梦境
10将诸相融入空性
11远离顽空和无记
13坦然地享受生命
14无分别智的修炼
15智慧之路
16别叫念头牵了去
17闭关
18殊胜的见地
二、相应师尊
1宗教体验和信心
2知识构成的障碍
3祈请、观想与相应
4佛学家和成就师
5奶格玛千诺!
6观想的力量
7大慈与大悲
8祈请的力量
9谈谈空行护法
10让自己成为智慧载体
11包容的智慧
12享受生活和工作
13享受生命的快乐
14明明朗朗觉醒于当下
15用放松警觉之心观照世界
16用智慧之烛照亮人生
17流水三昧
18安住心灵的明镜
19多一份警觉
三、诸种方便
1摆脱一切名相与概念
2观察心灵的明镜
3让身体听你的话
4转性能力为智慧热能
5脉结与光明
6简谈幻身
7鲜活的乐空
8水晶般的明空
9警觉:第三只眼睛
10自然解脱
11明空中的活性
12跟大自然达到共振
13从自性中流出智慧
14利剑刺过的水面
15享受当下的一切
16困难源于心的执著
17随缘于当下
18远离借口
19万法本是一味
第三章顿悟顿证于当下:“契心性品”讲记
一、入本觉
1什么是真正的放下?
2本觉是发现而非发明
3再说大手印与光明
4最后的究竟
5安住在自性的大山中
6有为法与无为法
7目的是证得空性
8观空非本觉
9当下的解脱
10本来面目
11成就的前提
12妄念也会自解于当下
13再谈所知障
14涅槃是烦恼的息灭
二、会光明
1融入觉性光明
2本尊真的存在吗?
3无须再去对治
4再谈“诸法无自性”
5解脱:滴水进入大海
6觉悟的真相
7本有的觉悟之心
8证悟在明白的当下
三、超轮涅
1永恒的幻相
2大解脱不假他物
3擦去轮回的痕迹
4巨大的幻觉
5“见”到真理便是解脱
6自性的本质是解脱
7证果并无所证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错综复杂,但是它也像掌纹一样清晰。
这时候,你即使身处最嘈杂、最危险的地方,也是宁静、快乐与专注的。你的心灵时刻安住在一种轻松但清醒的状态之中,你明了外界发生的一切,但它们无法扰乱你的心。这个独立、清明的心,就是我们所说的本元心,也就是所谓的“空寂灵知之心”。
相信它的质朴与简单,相信凡夫与圣人同样拥有它一区别只在于是否有着清晰的自觉。当你消除一切傲慢与怀疑,用心灵来触摸真理,渐渐的,你就会亲
尝它的潋味,那时候你也就彻悟了。
智者不会缠绵于个人利益,他们的任何行为最终都是为了造福众生,减少众生的烦恼与灾祸。仔细观察智者所做出的各种选择,就能很轻易地看出他们与遁世者及单利者之间的区别。这区别总结起来也很简单,只有“利众”二字。
智者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所有取舍必然以众生利益为优先考虑对象,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这种纯粹的利众之心,源于一种大慈大悲,佛教称之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智者们慈悲的对象涵括了整个宇宙。他们不但怜悯陷于命运疾苦中的众生,更怜悯陷于诱惑却不觉其苦的众生。
可见,真正的智者、圣贤,是一些战胜了欲望的人。经曰,所谓圣贤,指菩萨、缘觉、声闻。其中,菩萨不仅自己觉悟,也希望能帮助别人觉悟;缘觉指的
是依十二因缘而修并证悟的人;声闻则是依四圣谛而修并证悟的人。他们是出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不被欲望与概念所困,脱离生死轮回,息灭一切烦恼的智者,是俱足无量功德智慧,人能恭敬供养的圣者。这
些圣贤的心,由凡转圣,超凡人圣,我们就称之为“圣性”。诸佛之心,则称为“法身”。
觉悟非由事,借事而修心。解脱也由心,心迷难解脱。也就是说,觉悟是心的觉醒,所有解脱法门都是为了促成心的觉醒,一切经历是否能够带来觉悟也视乎你的心。
所以说,觉悟是一种心的状态,与外在的一切都没有必然的关联。
心一旦真正觉醒,你的世界便没有了厄运,也没有了折磨人的东西,只有检验你的心是否足够清明的试纸,只有你借以调整心态的道具。如果是真正的眀白,它就能直接影响你看待和处理事物的方式及心态;如果你只是在道理上明白,就还是免不了在遇到好事时得意忘形,遇到困难和灾祸又变得颓废堕落与放纵。
所以说,没有心的真正觉醒,解脱便只是一句空话,明白这个道理之后,选择适当的法门并且勤勉修习,直到有一天心解脉开,你就会发现,生活和生命都远比你想象的更加简单,解脱也并不是一件只能发生在死后的事情。
总之,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修炼的根本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的心。
真正的佛教信仰者自然不会违背或怀疑上述的事实,但他们并不是自虐狂,不会在世俗的束缚之外再去追求另外一种裹脚布,他们需要的是智慧,是心灵的明白。无论打坐,还是持咒,修行人修炼的对象都无非是自己的心,而非仅仅是形式上的修行。
当智慧没有开启的时候,我们以历代贤圣的言行为标准,约束自己欲望化的行为,借助最初的这种约束来一天天远离和净化欲望对心灵的污染,一天天加强我们对心灵的控制力,直到我们的智慧开启,真心展露出它最纯净的光芒,照亮我们的整个内心世界,也让我们看清世界的真相,明了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而变化才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强迫自己去想方设法地拥有一些我们无法拥有的东西。
心一旦真正觉醒,你的世界便没有了厄运,也没有了折磨人的东西,只有检验你的心是否足够清明的试纸,只有你借以调整心态的道具。经过世界这个大道场的试练,你自然会知道自已的明白是真正的明白,还是一种仅仅停留在道理上的明白:如果是真正的明白,它就能直接影响你看待和处理事物的方式及心态;如果你只是在道理上明白,就还是免不了在遇到好事时得意忘形,遇到困难和灾祸又变得颓废堕落与放纵。所以说,没有心的真正觉醒,解脱便只是句空话,明白这个道理之后,选择适当的法门并且勤勉修习,直到有一天心解脉开,你就会发现,生活和生命都远比你想象的更加简单,解脱也并不是一件只能发生在死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