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为"扩大鲁迅精神的影响,以唤醒国魂,争取光明"编印了鲁迅逝后第一版《鲁迅全集》。 《全集》由蔡元培任主席的鲁迅先生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鲁迅
  •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 定价:388.00元
  • ISBN:9787547711101
  • 2022-01-05 12:36:30 摘录
    孩子总是好的,他们全是天真……我以为中国的可以希望,全在这一点。
    鲁迅书里总能有对孩子,青年的期望。青年,孩子,是中国的希望,未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2-01-05 12:32:27 摘录
    但是世事升沉无定,失意的人不会长是失意的人。
    不在沉沦中沦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29 11:52:12 摘录
    愤恨只是恨恨而死的根苗,古人有过许多,我们不要蹈他们的覆辙。
    我们更不要借了“天下无公理,无人道”这些话,遮盖自暴自弃的行为,自称“恨人”,一副恨恨而死的脸孔,其实并不恨恨而死。
    热风集——六十二 恨恨而死 生活中总免不了各种抱怨,别人看不到自己的长处,组织永远用不到自己,多的是恨恨。其实少一点恨恨之心,少一幅恨恨而死的脸孔,多一分向上之心,多一点随遇而安的自觉,人生才会有大的转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29 10:19:19 摘录
    所以我时常害怕,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热风集——随感录四十一 有时候安逸现状,躺平的确舒适,做个畏首畏尾的“数麻石片”党。可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社会的栋梁,需要发一份光,发一份热,有精神,有毅力而不必过于老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29 10:01:01 摘录
    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大凡聚众滋事时,多具这种心理
    热风集——随感录三十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29 09:54:50 摘录
    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这便是文化竞争失败之后,不能再见振拔改进的原因。
    热风集——随感录三十八 自大或许和自卑是一体两面,国人或自以为可拳打美利坚,脚踢小日本,或觉着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其实本源都是相同的,即不自信。唯有国人人人自信,才是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29 09:12:49 摘录
    中国娶妻早是福气,儿子多也是福气。所有小孩,只是他父母福气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的萌芽,所以随便辗转,没人管他,因为无论如何,数目和材料的资格,总还存在。即使偶尔送进学堂,然而社会和家庭的习惯,尊长和伴侣的脾气,却多与教育反背,仍然使他与新时代不合。大了以后,幸而生存,也不过“仍旧贯如之何”,照例是制造孩子的家伙,不是“人”的父亲,他生了孩子,便仍然不是“人”的萌芽。
    热风集——随感录二十五 如今看来事情倒是有了大的转折,为了孩子家长们操碎了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29 08:59:47 摘录
    然而,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对于周围的感受和反应,又大概是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我却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我的话,所以反而称之曰《热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29 08:51:44 摘录
    我以为凡对于时弊的攻击,文字须与时弊同时灭亡,因为这正如白血轮之酿成疮疖一般,倘非自身也被排除,则当它的生命的存留中,也即证明着病菌尚在。
    热风集题记 希望针砭的文字随着时间消失,可鲁迅许多文字读来,仍然还能感觉到讽刺,或许是另一种讽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2-29 08:44:02 摘录
    而且有许多还就是在先讥笑,嘲骂《新青年》的人们,但他们却是另起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名目:新文化运动。这也就是后来又将这名目反套在《新青年》身上,而又加以嘲骂讥笑的,正如笑骂白话文的人,往往自称最得风气之先,早经主张过白话文一样。
    新文化运动的始于新青年,起初却也不特为人注意,反倒有许多阻挡者,后来竟成了推助者算是攫取果实的一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1-13 15:42:11 摘录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1-13 14:30:58 摘录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4-14 20:58:46 摘录
    ……譬如好花从泥土里出来,看的人固然欣然的赏鉴,泥土也可以欣然的赏鉴,正不必花卉自身,这才心旷神怡的——假如当作泥土也有灵魂
    的说。
    胸懷寬廣如泥土的批評家們,才有“心曠神怡”的鑒賞樂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4-14 20:50:45 摘录
    做土要扩大了精神,就是收纳新潮,脱离旧套,能够容纳,了解那将来产生的天才;又要不怕做小事业,就是能创作的自然是创作,否则翻译,介绍,欣赏,读,看,消闲都可以。
    聯繫前文魯迅的號召及本段,觀之,即便天才如魯迅,在當時的社會情境下,也是不能自信滿滿地做創作家。仍然覺得必須謙卑,必須學習西方,因而他有許多譯作與評注,然而他的譯作與評注都不及他自己原創的作品,他的雜文及小說。由此,當時知識份子的自卑和振興中華的急迫感可見一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4-14 20:43:05 摘录
    还有一样是恶意的批评。大家的要求批评家
    的出现,也由来已久了,到目下就出了许多批评家。可惜他们之中很有不少是不平家,不像批评家,作品才到面前,便恨恨地磨墨,立刻写出很高明的结论道,“唉,幼稚得很。中国要天才!”……
    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
    “批評家之中很有不少是不平家。”,“惡意的批評家,在嫩苗的地上馳馬,那當然是十分快意的事……”這兩句可謂“金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