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大师的吃货哲学 ◆最完整收录汪曾祺先生谈吃的散文集,首次录入汪曾祺的画作、书法作品。 ◆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唯一一位衔接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散文大师。字里行间充满了“生
……
[ 展开全部 ]
之喜悦”。 ◆汪是一文狐,修炼老成精。——贾平凹 ◆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内容简介—— 汪曾祺是一位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化之间的距离拉得最近的人,他自称喜欢逛菜市场:“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本书是最全的一本汪曾祺谈吃的美文集,收入的汪曾祺书画和汪曾祺细腻冲淡的美文相得益彰,借汪曾祺美文以成美书,以飨读者。
[ 收起 ]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定价:35元
ISBN:9787539963761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山下
2018-05-24 18:50:14 摘录
我们在小说里在表现的文化,首先是现在的,活着的;其次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尝得出,想得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山下
2018-05-24 18:38:49 摘录
应该承认苦瓜也是一道菜。谁也不能把苦从五味里开除出去。我希望评论家、作家—特别是老作家,口味要杂一点,不要偏食,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不要像我的那位同乡一样,问道:“这个东西能吃?为什么要吃这种东西?”提出“这样的作品能写?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作品?”我希望他们能习惯类似苦瓜一样的作品,能吃出一点味道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山下
2018-05-24 18:33:55 摘录
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山下
2018-05-24 18:23:18 摘录
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山下
2018-05-24 18:20:39 摘录
“主点”的是老舍先生,亲笔写菜单的是王亚平同志。有一次,菜点齐了,老舍先生又斟酌了一次,认为有一个菜不好,不要,亚平同志掏出笔来在这道菜四边画了一个方框,又加了一个螺旋形的小尾巴服务员接过菜单,端详了一会,问:“这是什么意思?”亚平真是个老
编辑,他把校对符号用到菜单上来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山下
2018-05-24 18:12:24 摘录
西边那一家有一位常客,是吴雨僧(宓)先生,他几乎每天都来。老板和他很熟,也对他很尊敬。那时物价以惊人的速度飞涨,牛肉面也随时要涨价。每涨一次价,老板都得征求吴先生的同意。吴先生听了老板的陈述,认为有理,就用一张红纸,毛笔正楷,写一张新订的价目表,贴在墙上。穷虽穷,不废风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山下
2018-05-21 21:47:21 摘录
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
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遥远
2017-04-07 17:56:20 摘录
这老头,一本正经的说着柴米油盐,让人忍俊不禁,又颇多回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一辑】
口味
切脍
河豚
豆汁儿
贴秋膘
手把羊肉
鳜鱼
【第二辑】
五味
食豆饮水斋闲笔
菌小谱
葵?薤
【第三辑】
昆明的吃食
昆明的果品
昆明菜
故乡的食物
故乡的野菜
【第四辑】
寻常茶话
家常酒菜
马铃薯
萝卜
豆腐
野菜
干丝
韭菜花
栗子
第五辑
肉食者不鄙
鱼我所欲也
食道旧寻“学人谈吃”序
宋朝人的吃喝
吃食与文学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一辑】
口味
切脍
河豚
豆汁儿
贴秋膘
手把羊肉
鳜鱼
【第二辑】
五味
食豆饮水斋闲笔
菌小谱
葵?薤
【第三辑】
昆明的吃食
昆明的果品
昆明菜
故乡的食物
故乡的野菜
【第四辑】
寻常茶话
家常酒菜
马铃薯
萝卜
豆腐
野菜
干丝
韭菜花
栗子
第五辑
肉食者不鄙
鱼我所欲也
食道旧寻“学人谈吃”序
宋朝人的吃喝
吃食与文学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第一辑】
口味
切脍
河豚
豆汁儿
贴秋膘
手把羊肉
鳜鱼
【第二辑】
五味
食豆饮水斋闲笔
菌小谱
葵?薤
【第三辑】
昆明的吃食
昆明的果品
昆明菜
故乡的食物
故乡的野菜
【第四辑】
寻常茶话
家常酒菜
马铃薯
萝卜
豆腐
野菜
干丝
韭菜花
栗子
第五辑
肉食者不鄙
鱼我所欲也
食道旧寻“学人谈吃”序
宋朝人的吃喝
吃食与文学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编辑,他把校对符号用到菜单上来了!
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