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集。一九七八年五六月间,博尔赫斯在阿根廷贝尔格拉诺大学讲授了五堂课,分别以书籍、不朽、伊曼纽尔•斯威登堡、侦探小说以及时间为题。主题看似宏大抽象,作者另辟蹊径,带给读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阿根廷] 博尔赫斯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定价:23.00
  • ISBN:9787532767618
  • 2021-10-07 16:15:30 摘录
    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哲学系当过二十年英国文学教授。我常跟我的学生说要少钻图书馆,不要去读评论文章,要直接阅读原著;也许读原著一时理解不了,但总能从中得到享受,总能听到某个人的声音。我要说,作者最重要之处是他的语调,一本书的最重要之处是作者的声音,这个
    声音能打动我们。

    我把一生的部分时间花费在阅读上。我认为读书是一种幸福,另一种稍少一点的幸福是写诗,或者叫做创作,创作就是把我们读过东西的遗忘和回忆融为一体。

    爱默生和蒙田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我们只应该阅读我们爱读的东西,读书应该是一种幸福。我们要在书本上多下功夫。我总是设法阅读一遍之后再读第二遍。我认为重读比初读还重要,当然为了重读必须初读。我就是这样崇拜书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0-07 16:14:45 摘录
    书不应该读起来费劲,快乐的事不应该做起来费劲。我认为蒙田说得很对。他随即列举了几位他喜爱的作家。他引证了维吉尔,说他喜欢《农事诗》更甚于《埃涅阿斯纪》,我则更喜欢《埃涅阿斯纪》,但这无关紧要。蒙田是怀着激情谈论书籍的,他说,虽然读书是一种快乐,然而读书是一种略
    带忧郁的享受。
    爱默生说得正相反这是又一篇有关书籍的宏论。爱默生在那次讲座中说,图书馆是一座奇妙的珍藏室。在这座珍藏室里,人类最好的精灵都像着了魔似的在昏睡,但都期待着我们用语言来打破其沉睡。我们必须把书打开,这样,精灵们就会觉醒。他说,这样,我们就能同人类产生的最优秀的分子结为伙伴,但我们不去寻找他们,却宁愿去阅读各种评论、批评而不去听他们自己说些什么。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0-07 16:09:00 摘录
    仿佛每个国家都得有一个不同的人来做代表,这个人可能成为医治这个国家的毛病的某种特效药、抗毒素、解毒剂。我们自己本来可以选择萨缅托的《法昆多》作为代表,这是我们国家的书;可是没有。我们有我们的战争史,刀光剑影的历史,我们却选择了一部逃兵的记事录,我们选择了《马丁·菲耶罗》。尽管此书值得选为代表作,可是,怎么能设想我们的历史由一个征服旷野的逃兵来代表呢?然而,事情就是这样,好像每个国家都有这种需要似的。
    笑死了,你阿在文学方面果然别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0-07 16:06:55 摘录
    比如说,有人认为每个国家都有一部书作为它的代表。我们记得,伊斯兰教徒称以色列人为“圣书之民”;我们记得海涅说过以色列民族的祖国就是一部书:《圣经》,犹太人的书。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新的观念,那就是每个国家都必须有部代表性的书,必须有一位代表性的作家,这位作家可能写过许多部书。
    奇怪的是——我不认为这点迄今已被人们觉察到有些国家选出的人物并不与之十分相像。比如,我认为,英国应该推选塞缪尔·约翰逊博士为其代表;但是没有,英国选择了莎士比亚——而莎士比亚——我们可以这么说比任何其他英国作家都缺少英国味。最典型的英国味是 understatement,即所谓尽在不言之中。而莎士比亚不惜大肆夸张地运用比喻,如果说莎士比亚是意大利人或犹太人,我们一点不会感到惊讶。
    另一个例子是德国,这是一个值得赞许而又容易狂热的国家,这个国家偏偏选择了一个宽宏大度而不好偏激的人做代表,此人不太在意祖国的观念,德国选择的是歌德。歌德成了德国的代表。
    啊哈好像是这么回事。可能只是选出来想成为的作家,而且人们往往想成为自己成不了的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10-07 16:01:10 摘录
    在整个东方,至今还存在这样的观念:书本不应披露事物;书本只应帮助我们去发现事物。尽管我对希伯来语一无所知,我还是对神秘哲学喀巴拉作了些研究,我读过《光辉之书》、《创造之书》的英文本和德文本。
    我知道,这些书写出来不是为了让人理解,而是为了让人去诠释,是为了激励读者去继续思考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06 17:25:04 摘录
    >>我想说我们无法回避时间。我们的意识在不停地从一种状况转向另一状况,这就是时间,时间是延续不断的。

    >>我认为,幸亏世界上没有一种危险能得到化解,意思是说,我们将永远焦虑不安。我始终可以像圣奥古斯丁那样说:“时间是什么?你们不问我,我是知道的;如果你们问我,我就不知道了。”

    >>“光阴就在某些东西已离我远去的时刻消逝。”

    >>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记忆构成的,这个记忆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忘构成的。

    >>什么是永恒?永恒不是我们所有昨天的总和,永恒是我们所有的昨天,是一切有理智的人的所有的昨天;永恒是所有的过去,这过去不知从何时开始;永恒是所有的现在,这现在包括了所有的城市,所有的世界和行星间的空间;永恒是未来,尚未创造出来但也存在的未来。

    >>永恒允许我们连续不断地得到这些经验。我们有白天和黑夜,我们有钟点,我们有分秒,我们有记忆,我们有当前的感觉,我们还有未来,这一未来我们虽还不知其形态,但我们能预感到或拥有它。

    >>什么是现在时刻?现在时刻是由部分的过去和部分的未来组成的。现在本身就像是几何学的一个有限点,现在本身并不存在。现在不是我们意识的一个直接数据。我们有了现在,又看到现在正在逐步成为过去,成为未来。关于时间有两种理论,其中之一,我想,我们几乎人人都持此理论,把时间看成一条河流,一条河流从开头、从难以捉摸的开头流动,一直流动到我们身上。还有另一种理论,英国形而上学家詹姆斯·布拉得雷的理论,布拉得雷说事情正好相反:时间是从未来流向现在的,并说未来成为过去的那一时刻就是我们所谓的现在时刻。
    博尔赫斯有一种令我敬佩的品质——真诚地热爱书籍并且一以贯之地为此付出努力,最终达到自我圆满。现代人最缺乏的品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奋斗。我们人云亦云太久了。所以看见他并不像看见天才一样羞愧,而是产生一种平和的心绪,慢慢来,读你所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06 17:20:08 摘录
    >>最后,我要说,我相信不朽:不是个人的不朽,而是宇宙的不朽。我们将永垂不朽。我们的肉体死亡之后留下我们的记忆,我们的记忆之外留下我们的行为,留下我们的事迹,留下我们的态度,留下世界史中这一切最美好的部分;虽然我们对此已无法知道,也最好不去知道。

    >>他说灵魂不喜欢坐在镀金椅子上,只喜欢我行我素,永无休止。

    >>一个人为了得到拯救,也应成为艺术家。这就是说要有三重意义的拯救:我们要通过善行,通过正义,通过抽象的智慧以及艺术的应用得到自我拯救。

    >>“确定一本书是小说、寓言还是美学专著,这与告诉你这本书是黄色封面以及我们可在左边第三个书架找到它差不多是同一个意思。”

    >>思考就是概括,我们正需要这些有用的柏拉图式的原型来确定某些东西。所以,为什么不能说存在各种文学体裁呢?我要补充一点个人看法:也许,文学体裁与其说取决于作品本身,还不如说取决于阅读这些作品的人的看法。审美需要读者与作品两者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文学体裁。那种认为一本书仅仅就是一本书的看法是荒谬的。书之存在是在读者开卷之时。此时才产生审美现象,有的人可能以为一本书问世之时似乎就产生审美现象了。

    >>我们的文学在趋向混乱,在趋向写自由体的散文。因为散文比起格律严谨的韵文来容易写;但事实是散文非常难写。我们的文学在趋向取消人物,取消情节,一切都变得含糊不清。在我们这个混乱不堪的年代里,还有某些东西仍然默默地保持着传统美德,那就是侦探小说;因为找不到一篇侦探小说是没头没脑,缺乏主要内容,没有结尾的。这些侦探小说有的是二三流作家写的,有的则是出类拔萃的作家写的,如狄更斯、斯蒂文森,尤其是柯林斯。我要说,应当捍卫本不需要捍卫的侦探小说(它已受到了某种冷落),因为这一文学体裁正在一个杂乱无章的时代里拯救秩序。这是一场考验,我们应该感激侦探小说,这一文学体裁是大可赞许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06 17:18:45 摘录
    >>在人类使用的各种工具中,最令人惊叹的无疑是书籍。其他工具都是人体的延伸。显微镜、望远镜是眼睛的延伸;电话是嗓音的延伸;我们又有犁和剑,它们是手臂的延伸。但书籍是另一回事: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

    >>我可以说文学也是一种给人愉快的方式。如果我们读到一些晦涩难懂的东西,那是作者的失败。因此,我认为,像乔伊斯那样的作家基本上是失败的,因为他的作品读起来太吃力。

    >>虽然读书是一种快乐,然而读书是一种略带忧郁的享受。

    >>我们只应该阅读我们爱读的东西,读书应该是一种幸福。我们要在书本上多下功夫。我总是设法阅读一遍之后再读第二遍。我认为重读比初读还重要,当然为了重读必须初读。我就是这样崇拜书的。我可以把这一点说得动情一点,但我并不愿意太动情,我愿把此当做秘密透露给诸位中的每一个人,而不是透露给大家,是透露给每一个人,因为大家这概念是抽象的,而每一个人则是真实的。

    >>“在这里,在死亡之后,我们因失去双手而仍将触摸,因双目失明而仍将观看。”

    >>费希纳想到了胚胎,也就是未出娘胎的躯体。在躯体上长着毫无用处的腿、胳臂、手,这些都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到了生命出世之后才会有意义。我们应该想到我们的情况也是如此,我们满脑子的希望、担心、猜测;而这些我们在终有一死的生活中是根本不需要的。我们可以列出动物所具有的东西,动物对这一切都无所需求,可能在转世为人后才需要。这是赞成不朽说的一个论证。

    >>我们怀有许多渴望,其中之一是对生命的渴望,对永生的渴望,但也有对休止的渴望,还有对忧虑及其对立面——希望——的渴望。没有个人不朽,这些渴望也都可以存在,所以,我们无需个人不朽。我本人不想不朽,我害怕不朽;对我来说,知道我还要活下去是可怕的,想到我还将当博尔赫斯是可怕的。我腻烦我自己,腻烦我的名字,腻烦我的名声,我想摆脱所有这一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4-23 22:58:03 摘录
    博尔赫斯时常有金句:书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