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如何面对世界,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 一天一段灵性文字,带你走进来自西藏的活智慧 放下我执,活出每一天的自在与喜悦 · 发人深省的文字和故事,是宁静和快乐的源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索甲仁波切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定价:39.80元
  • ISBN:9787308155717
  • 2018-11-07 19:15:18 摘录
    今晚夜色真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5 12:50:53 摘录
    慈悲远比怜悯来得伟大和崇高。怜悯的根源是恐
    惧、傲慢和自大,有时候甚至是沾沾自喜:“我很高兴那不是我。”诚如斯蒂芬·莱文所说:“当你的恐惧碰到他人的痛苦时,它就变成怜悯;当你的爱心碰到他人的痛苦时,它就变成慈悲。”因此,慈悲的训练就是去了解一切众生都是相同的,都在以同样的方式受苦,去尊崇一切受苦的众生,去了解你既离不开任何众生,也不
    高于任何众生。
    当你的恐惧碰到他人的痛苦时,它就变成怜悯;当你的爱心碰到他人的痛苦时,它就变成慈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5 12:49:34 摘录
    禅坐时,不要再“观”呼吸,让自己逐渐与呼吸结合为一,就好像你正在变成呼吸一般。慢慢地,呼吸本身、呼吸者和呼吸的动作合而为一,二元对立和隔离
    都消失了。
    你将发现,这个非常简单的专注过程会过滤你的思想和情绪。然后,你就好像蜕皮一般,因某种东西被
    剥落而自由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5 12:48:41 摘录
    初学者的心,是开放的心,是空的心,是准备接受的心,真正以初学者的心来听,我们确实可以听到。因为如果我们以宁静的心来听,尽可能不受预存观念的影响和束缚,教法的真理就可能贯穿我们,生死的意义也可能变得越来越清晰。我的上师顶果钦哲仁波切说:“你听得越多,你听到的就会越多;你听到的越多,你
    了解得就会越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5 12:46:50 摘录
    每一个精神传统都强调人身是殊胜的,具有我们不曾想过的潜力。如果错过这一生可以转化自己的机会,很可能要经过非常长的时间才能重获人身。想象有一只盲龟漫游在像宇宙这么大的海洋深水里,海面上还有一个木环在浪间漂浮。这只龟每一百年才会浮上水面
    次。佛教徒说,生为人身,比那只盲龟浮上水面,又刚好把头穿过木环还要困难。又说,即使出生为人,那些有很大福气接触佛法的人更是稀有难得;而真正把佛法牢记心中,表现在行动上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事实上,“寥若晨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5 12:44:32 摘录
    西藏有一句很有启示性的话:“禅定什么都不是只是熟习而已。”换句话说,禅定不过是熟习禅定的修行。有句话说得好:“禅定不是苦求,而是自然融人。当你持续练习某一种方法之后,禅定就慢慢生起。禅定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当我们练习到完美无缺时自
    产生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5 12:42:57 摘录
    有时,我们需要清醒一下,真诚地问自己:“如果
    我今晚就去世,该怎么办?”我们不知道明天是否还会醒过来,或者会到哪丿L去。如果你呼出一口气,却再也不能吸气,你就死了,就这么简单。就像西藏谚语所说:
    “明天或来世何者先到,我们不会知道。”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5 12:41:34 摘录
    佛陀是一个人,与你我无异。他从来不说他是神,
    他只知道他有佛性
    证悟的种子,而且任何人也都有佛性。佛性是每一个生命体与生俱来的权利。我常常
    说:“我们的佛性,就像任何一位佛的佛性那么好。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5 12:41:19 摘录
    有一点很重要,你必须牢牢记住:无我的原则并不是说原先有一个自我,然后佛教再来扫除它。相反,它的意思是一开始就没有自我。体悟到这一点,才能称为
    “无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5 12:39:43 摘录
    为什么我们这么害怕死亡,竟连正眼也不敢看它呢?在意识深处,我们知道,凡人终将一死。我们知道,诚如密勒日巴尊者所说:“这个我们如此害怕的所谓‘尸
    体’,此时此地就跟我们住在一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5 12:37:02 摘录
    如果你发现位居于闹市的家中不易禅修,你要有创意,走进大自然。大自然永远是灵感的泉源。为了让你的心静下来,你可以在破晓时分到公园散步或观赏园中玫瑰花上的露珠。你可以躺在地上,仰望天空,让你
    的心扩展到浩瀚的虚空,让外界的天空在你心里唤醒另
    片天空。你可以站在溪边,让你的心与溪水的奔流融
    合在一起,与潺潺水声合而为一。你可以站在瀑布边,
    让它具有疗效的笑声净化你的心灵。你可以在沙滩上散
    步,让海风甜蜜地吹拂你的脸。你可以赞叹,并利用月
    光之美安静你的心。你可以坐在湖边或花园中,静静地
    呼吸,当月亮在无云的夜空庄严而缓缓升起时,让你的
    心静谧下来。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5 12:34:54 摘录
    我们的存在就像秋天的云那么短暂,看着众生的生死就像看着舞的律动,
    生命时光就像空中闪电,
    就像急流冲下山脊,匆匆消逝。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5 12:32:57 摘录
    濒死经验最重要的启示是:它如何改变了曾有濒死
    经验者的生命。有一个人说
    过去我是一具行尸走肉,除了贪求物质享受,生命毫无目标。现在我完全改变了,有深刻的动机、生命的目标和明确的方向,坚信不枉此生。我对于财富的兴趣和享用的贪欲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了解精神层
    面的渴望,以及希望看到这个世界有所改善的热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5 12:30:13 摘录
    负面的经验往往最容易误导人,因为我们总是把它们当作坏的象征。事实上,在我们修行中的负面经验,却是伪装的福报。试着不要去厌恶,而要反过来了解它们的真实面目,它们只是经验而已,如梦幻泡影。体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3-05 12:28:52 摘录
    睁开眼晴的理由有好几个。首先,不易昏沉;其次禅坐不是逃避世间的方法,也不是要脱离世间遁入一种恍惚的意识状态,相反,禅坐直接帮助我们真正了解自
    己,并与生命和外在世界产生关联。
    因此,禅坐时,你要把眼睛睁开,不要闭上。你
    不是要把生命排拒在外,而是对一切事物维持开放、祥
    和的心态。你让一切感官(听、看、感觉)自然开放,
    不作掩饰,不追逐它们的知觉。
    不管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要去理会,不
    要去执着。让听留在听中,让看留在看中,而不要让你
    的执着进入知觉之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