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内容简介】 什么是真正的社群?哪些是有效社群?社群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社群思维可以为创业者解决哪些创业难题?给企业家怎样的启发?给投资人哪些投资方法论?给普通人的人生怎样
……
[ 展开全部 ]
的反思?本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当今时代,人类已经置身于一个技术化生存的世界之中,在一个技术已经“无所不能”的时代中,人类对其产生了巨大的依赖,但技术化已经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技术对人的控制和支配越来越明显,人的真性情正在逐渐被技术所吞噬。人类在科学技术面前越来越缺乏理性,而当人类面对如此的困境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付岩认为,社群思维是人性化生存法则,是一种关乎生存、关于价值观的思维方式,它强调社群对于个人和企业的重要性。本书开创性地提出塑造魅力人格体是人生的根本任务,对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创业者尤其如此。在功能商业时代缓缓落幕,精神商业时代大幕开启的大背景下,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乃至普通人,如何运用有效社群这一概念,在创新创业及至日常生活中塑造完美的魅力人格体,是本书所要解决的难题。 【编辑推荐】 ◎当你还在因为互联网公司对你生意的冲击而焦头烂额时,当你还在因为互联网思维不足而无法迅速转身成为互联网企业而稍感自卑时,其实你的另外一个精神商业战场的大机会已经近在咫尺。 ◎开启精神商业之路,就必须突破功能商业的束缚,否则再“互联网+”或者“+互联网”都是无济于事的;开始精神商业之路,就是运用社群思维来将自身打造成一家社群企业,社群企业可以使中国传统企业一步就越过互联网企业,插上快速腾飞的翅膀。 ◎塑造魅力人格体、开启精神商业时代,为创业者、投资人、企业家及普通人,提供一种生存与成功的全新思维方式! ◎社群思维助力企业打造有效社群,以满足用户的三种刚性精神需求——存在感、创造力、幸福感为前提,以满足用户的六种细分精神需求——安全感、重要感、新鲜感、成长感、连接感、贡献感为手段。 ◎以全新的思维方式解读社群思维这一概念,在精神商业时代来临之时,指导人们用社群创造奇迹。
[ 收起 ]
作者:付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价:
ISBN:9787508669274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莱兹姗姗
2017-05-17 23:17:48 摘录
满足社群成员的归属感,社群打造者应掌握以下两项原则:
一是传递温暖,汇聚力量。社群打造者需要不断创造社群成员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的机会,建立起情感层面的紧密关系,使更多成员有机会去进行深层次的人格连接,推动一种正能量的价值观得以传递,从而汇聚形成一种温暖而有力量的社群氛围。
二是无私帮助,热情关怀。社群打造者需要真正以一个社群领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塑造自己的魅力人格,努力做到对每位社群成员都能给予无私的帮助和热情关怀,并通过示范作用来不断倡导大家相互帮助和关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莱兹姗姗
2017-05-17 23:14:51 摘录
安全感有两个表现,一是信任感,二是归属感。满足社群成员的信任感,社群打造者应掌握一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象合适,身份真实。不能盲目地、随意地引入社群成员,而应该根据社群的目标来选择合适的对象加入,并事先与其
进行一定的交流和说明,使成员能够了解这一社群可能给自己带来的价值;同时,需要创造条件去获取每一个新进入成员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职业、特长、兴趣等,并确保该成员所被露信息的真实性。
二是制定规范,控制规模。需要制定出相对完善的社群规范以确保社群成员之间的言语和行为保持在道德和法律的限定范围内,杜绝与社群目标不一致的成员对社群造成的危害;同时,需要合理控制社群的人数规模,使社群成员不会感受到过大的信息压迫感和社交压迫感。根据我的实践体会,控制在100人以内有利于成员之间的信任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莱兹姗姗
2017-05-17 23:07:01 摘录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塑造品牌变得越来越难,我认为主要是有三个原因:一是海量信息的困扰阻隔,使用户对于信息的敏感度变得非常低,在信息碎片化、无处不在的时代,原来的集中式信息轰炸方式已经无法再让用户精准有效地接收;二是功能商业的用户无感,在用户普遍无信任、无好感的情况下,用户对于广告类信息会产生抗体甚至排斥心理,很多企业花了重金、投放了大量的看似精准的广告却依然收效甚微,甚至入不敷出;三是功能商业的品牌无格,集中表现在绝大部分企业都不具备品牌人格化表达的能力,不能让用户感知到品牌的温度,无法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和价值观连接,品牌与用户之间停留在初级连接,即商品货币关系,这种关系非常脆弱,这种情况下企业想让用户对品牌形成认知是非常难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自 序
我为什么对社群追根问底?/ VII
前 言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与一位长者的心灵对话/ XI
第一章 社群思维横空出世/ 1
社群已经快被大家玩残废/ 3
互称“西海家人”的西海社群/ 7
社群的精确定义/ 14
社群思维让我们充满能量/ 20
互联网思维必然走下神坛/ 24
第二章 拥抱精神商业时代/ 29
功能商业时代的“三无”困境/ 30
社群思维将唤醒精神商业/ 35
精神刚需让精神商业绽放/ 40
社群是精神商业的孵化器/ 46
跨界颠覆是精神商业常态/ 51
第三章 人格化商业的魅力/ 55
人格化是精神商业的本质/ 56
品牌人格化的新商业理论/ 60
“魅力人格体”的准确定义/ 65
品牌人格化的三种“核武器”/ 71
社群思维助推魅力人格体/ 78
第四章 社群经济闪耀登场/ 83
正本清源地解读社群经济/ 84
社群经济散发着六种魅力/ 89
社群企业将绽放社群经济/ 94
中国社群经济的重要使命/ 99
社群经济的创新创业攻略/ 104
第五章 创业者的社群思维/ 109
创业的“四难”呼唤社群思维/ 110
用社群思维创造有效社群/ 117
有效社群是点燃用户之道/ 124
有效社群是引爆传播之道/ 131
打造有效社群的“六脉神剑”/ 144
第六章 投资人的社群思维/ 155
“五三二”的社群创投方法论/ 156
“四三二一”的投资识人法则/ 162
投资什么样的项目更靠谱/ 167
投资并相信新三板的未来/ 173
投资人社群思维的“三部曲”/ 179
结 语
社群思维是人性化生存法则/ 185
附 录
付岩拙诗五首 / 195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自 序
我为什么对社群追根问底?/ VII
前 言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与一位长者的心灵对话/ XI
第一章 社群思维横空出世/ 1
社群已经快被大家玩残废/ 3
互称“西海家人”的西海社群/ 7
社群的精确定义/ 14
社群思维让我们充满能量/ 20
互联网思维必然走下神坛/ 24
第二章 拥抱精神商业时代/ 29
功能商业时代的“三无”困境/ 30
社群思维将唤醒精神商业/ 35
精神刚需让精神商业绽放/ 40
社群是精神商业的孵化器/ 46
跨界颠覆是精神商业常态/ 51
第三章 人格化商业的魅力/ 55
人格化是精神商业的本质/ 56
品牌人格化的新商业理论/ 60
“魅力人格体”的准确定义/ 65
品牌人格化的三种“核武器”/ 71
社群思维助推魅力人格体/ 78
第四章 社群经济闪耀登场/ 83
正本清源地解读社群经济/ 84
社群经济散发着六种魅力/ 89
社群企业将绽放社群经济/ 94
中国社群经济的重要使命/ 99
社群经济的创新创业攻略/ 104
第五章 创业者的社群思维/ 109
创业的“四难”呼唤社群思维/ 110
用社群思维创造有效社群/ 117
有效社群是点燃用户之道/ 124
有效社群是引爆传播之道/ 131
打造有效社群的“六脉神剑”/ 144
第六章 投资人的社群思维/ 155
“五三二”的社群创投方法论/ 156
“四三二一”的投资识人法则/ 162
投资什么样的项目更靠谱/ 167
投资并相信新三板的未来/ 173
投资人社群思维的“三部曲”/ 179
结 语
社群思维是人性化生存法则/ 185
附 录
付岩拙诗五首 / 195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自 序
我为什么对社群追根问底?/ VII
前 言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与一位长者的心灵对话/ XI
第一章 社群思维横空出世/ 1
社群已经快被大家玩残废/ 3
互称“西海家人”的西海社群/ 7
社群的精确定义/ 14
社群思维让我们充满能量/ 20
互联网思维必然走下神坛/ 24
第二章 拥抱精神商业时代/ 29
功能商业时代的“三无”困境/ 30
社群思维将唤醒精神商业/ 35
精神刚需让精神商业绽放/ 40
社群是精神商业的孵化器/ 46
跨界颠覆是精神商业常态/ 51
第三章 人格化商业的魅力/ 55
人格化是精神商业的本质/ 56
品牌人格化的新商业理论/ 60
“魅力人格体”的准确定义/ 65
品牌人格化的三种“核武器”/ 71
社群思维助推魅力人格体/ 78
第四章 社群经济闪耀登场/ 83
正本清源地解读社群经济/ 84
社群经济散发着六种魅力/ 89
社群企业将绽放社群经济/ 94
中国社群经济的重要使命/ 99
社群经济的创新创业攻略/ 104
第五章 创业者的社群思维/ 109
创业的“四难”呼唤社群思维/ 110
用社群思维创造有效社群/ 117
有效社群是点燃用户之道/ 124
有效社群是引爆传播之道/ 131
打造有效社群的“六脉神剑”/ 144
第六章 投资人的社群思维/ 155
“五三二”的社群创投方法论/ 156
“四三二一”的投资识人法则/ 162
投资什么样的项目更靠谱/ 167
投资并相信新三板的未来/ 173
投资人社群思维的“三部曲”/ 179
结 语
社群思维是人性化生存法则/ 185
附 录
付岩拙诗五首 / 195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一是传递温暖,汇聚力量。社群打造者需要不断创造社群成员线上线下互动交流的机会,建立起情感层面的紧密关系,使更多成员有机会去进行深层次的人格连接,推动一种正能量的价值观得以传递,从而汇聚形成一种温暖而有力量的社群氛围。
二是无私帮助,热情关怀。社群打造者需要真正以一个社群领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塑造自己的魅力人格,努力做到对每位社群成员都能给予无私的帮助和热情关怀,并通过示范作用来不断倡导大家相互帮助和关爱。
一是对象合适,身份真实。不能盲目地、随意地引入社群成员,而应该根据社群的目标来选择合适的对象加入,并事先与其
进行一定的交流和说明,使成员能够了解这一社群可能给自己带来的价值;同时,需要创造条件去获取每一个新进入成员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职业、特长、兴趣等,并确保该成员所被露信息的真实性。
二是制定规范,控制规模。需要制定出相对完善的社群规范以确保社群成员之间的言语和行为保持在道德和法律的限定范围内,杜绝与社群目标不一致的成员对社群造成的危害;同时,需要合理控制社群的人数规模,使社群成员不会感受到过大的信息压迫感和社交压迫感。根据我的实践体会,控制在100人以内有利于成员之间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