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由费孝通所著,《乡土中国》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 [ 展开全部 ]
  • 作者:费孝通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定价:21
  • ISBN:9787010147147
  • 2020-10-18 15:48:02 摘录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
    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
    密感觉。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这个“陶炼”真的用得好绝!!!!“小摩擦”或许是俩人生活路线的无意间的交汇,或许是俩人生活中的小碰撞。摩擦让我们慢慢互知对方的棱角,或许变得更锋利,或许因此变得平和。从各式各样的摩擦中陶炼出对于双方都最舒服的那部分,于是成为了熟悉。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我从心亦顺从了社会,“社会与个人在这里通了家”,岂不妙哉!这不就是与生活共起舞吗。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13 17:19:09 摘录
    神对每个个人是公道的,是一视同仁的,是爱的;如果代理者违反了这些“不证自明的真理”,代理者就失去了代理的资格。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中于是发生了权利的观念。人对人得互相尊重权利,团体对个人也必须保障这些个人的权利,防止团体代理人滥用权力,于是发生了宪法。宪法观念是和西洋公务观念相配合的。国家可以要求人民的服务,但是国家也得保证不侵害人民的权利,在公道和爱护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13 17:18:09 摘录
    宗教的虔诚和信赖不但是他们道德观念的来源,而且是支持行为规范的力量,是团体的象征。在象征着团体的神的观念下,有着两个重要的派生观念:一是每个个人在神前的平等;一是神对每个个人的公道。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13 17:17:34 摘录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从社会观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
    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我们不能具体地拿出一个有形体的东西来说这是团体。它是一束人和人的关系,是一个控制各个人行为的力量,是一种组成分子生活所倚赖的对象,是先于任何个人而又不能脱离个人的共同意志。团体对个人的关系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的关系中,是个有赏罚的裁判者,是个公正的维持者,是个全能的保护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13 17:15:53 摘录

    在西洋社会里,国家这个团体是一个明显的也是唯一特出的群己界限。在国家里做人民的无所逃于这团体之外,像一根柴捆在一束里,他们不能不把国家弄成个为每个分子谋利益的机构,于是他们有革命、有宪法、有法律、有国会等等。在我们传统里群的极限是模糊不清的“天下”,国是皇帝之家,界限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所以可以着手的,具体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他们不会去克群,使群不致侵略个人的权利。在这种差序格局中,不发生这问题的。
    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13 17:14:50 摘录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全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所愿意交出的一份权利上控制个人。这些观念必须先假定了团体的存在。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13 17:14:00 摘录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20-07-13 17:12:54 摘录
    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13 17:10:53 摘录
    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每个网络的中心都不相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13 17:10:17 摘录
    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13 17:09:33 摘录
    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13 17:07:49 摘录
    在一个每代的生活等于开映同一影片的社会中,历史也是多余的,有的只是“传奇”。都市社会里有新闻;在乡土社会,“新闻”是稀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意思。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这种社会用不上常态曲线,而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
    在这种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哪里用得着文字?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13 17:06:40 摘录
    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
    历世不移的结果,人不但在熟人中长大,而且在熟悉的地方上生长大,熟悉的地方可以包括极长时间的人和土的混合,祖先们在这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子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的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须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13 17:02:52 摘录
    “记”带有在当前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取的意思,“忆”是为了当前有关而回想到过去经验。事实上,在当前很难预测将来之用,大多是出于当前的需要而追忆过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7-13 17:01:52 摘录
    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