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是“三联讲坛”文库的一种,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于2002年8月。书的前面,有出版社撰写的文库出版“缘起”,其中写道:对于孟子而言,“得
……
[ 展开全部 ]
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乐事之一;对于学子来说,游学于高等学府,亲炙名师教泽,亦是人生善缘。 惜乎时下言普及高等教育尚属奢望,大学一时还难望拆除围墙,向社会开放课堂。有鉴于此,我社精选一批有特色的选修课、专题课与有影响的演讲,据现场录音整理成书,辑为“三联讲坛”文库,尝试把那些精彩的课堂,转化为纸上的学苑风景,使无缘身临其境的普通读者,也能借助阅读,感知并进而关注当代校园知识、思想与学术的进展和前沿问题。 一学校有一学校之学风,一学者有一学者之个性。“三联讲坛”深望兼容不同风格之学人,并取人文社科诸专业领域,吸纳自成一家之言之成果,希望以此开放格局与多元取向,促进高校与社会的互动,致力于学术普及与文化积累。
[ 收起 ]
作者:洪子诚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38.00元
ISBN:9787301153703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thuScarlett
2019-08-18 00:16:33 摘录
…也可以叫“历史批评”的方法。所谓“历史批评”的方法,用特雷西的话说,就是“那些被作为事实陈述的事情是如何成为事实的”。也就是说,“那些过去似乎是如此自然的历史和社会风俗,现在却被理解为不是自然的表达而是史的表达”(《诠释学、宗教、希望》,第65页)。在我们过去的文学史中,那些我们经常使用、习焉不察的事实概念、评价,是如何形成的,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构造”出来的?——这是90年代我的主要思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huScarlett
2019-08-18 00:13:47 摘录
对于50—70年代的“非主流”文学,它们的偏离程度和性质,应该给予限定,而且要给予分析、说明。把当代文学中一些偏离“规范”的东西处理为完全对立的,这是种值得考虑的处理方法。我们在文学史上要做的,是要研究究竞偏离到什么程度,在什么点上偏离了当时的规范主题或规范叙述。比如说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在什么地方偏离了当时规范的叙述,它在哪些地方引起了谴责和批判?而不能笼统地放置在当时肯定的那些作品的对立面上。虽然作家因为这些作品受到很大的打击,在当时被说成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甚至反革命,但是现在我们的研究,正是要给予澄清。不能够采取这样一种简单的处理方式。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理解。
“另外,把是否‘偏离’规范,偏离的程度大小简单当作价值判断的尺度,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huScarlett
2019-08-17 23:56:59 摘录
罗贝尔·埃斯卡皮认为,“‘发表’是供众人支配的意思”。“为了使一部作品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现象,成为创造物,就必须使它同自己的创造者脱离,在众人中独自走自己的路。”(《文学社会学》,第36-37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该书还引述了让保罗·萨特在《文学是什么?》中的意见“为了使文学出现,必须具有一种具体的行为,它就叫做阅读…文学只能随着这种阅读的延续而延续。除去这一条,纸上就只留着黑色的污迹。”(第112页)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huScarlett
2019-08-17 23:53:09 摘录
我跟张老师讨论过《概观》的问题。我开玩笑说,我们这本书第一句话就有问题。“序言”一开头这么讲:……
这种叙述方法,是当代文学史通常都会使用的,讲法大同小异。但是,这种说法很含糊,抓不住。我当时跟张钟讨论,“历史的巨手”指的是什么?“篇章”是怎样揭开的?“社会主义文学”这个概念又是什么含义?我们当时编书的时候,没有讨论过这些问题,没有对这些概念的内涵作过界定。
“这种叙述方式,在“当代”的历史写作中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它在抹去一切裂痕的过程中来支撑这一叙述的确定的“真理”性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huScarlett
2019-08-17 21:58:05 摘录
王宏志和伊格尔顿其实都在说明,不必把政治拉进文学理论(或文学史),“政洽从一开始就在那里”。伊格尔顿说,这个标题“并非意味着:最后,一个政治的代替物’;却意味着;‘结论是,我们已经考察的文学理论具有政洽性。”(第213-214页)如果王宏志先生允许我们代他仿照这种语式说话,那就是,“(非)政治论述”“这个标题并非意味着:文学史,政治的代替物’;却意味着,我们已考察的文学史具有政洽性。’”当然,“政治”这个词,不应该做很狭窄的理解;“我们用政治一词所指的仅仅是我们组织自己的社会生活的方式,及其所包括的权力关系”。所谓“纯”文学理论,所谓纯粹以“文学性”、“艺术性”作为标准的文学史,如伊格尔顿说的,只是一种学术神话。确实是这样,文学理论,文学史,这些与人的意义、价值、语言、感情、经验有关的论述,必然和更深广的信念密切相连,这些信念涉及个体和社会的本质,个体和社会的关系,权力的问题等等。它们怎么能保持“纯粹性”呢?
阐释不了那些深广信念的“学术神话”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huScarlett
2019-08-17 21:49:05 摘录
…作者也特别注意现代文学史与香港这个地域的特殊关系。他提出的问题是:曹聚仁、李辉英这些作家的文学史是在香港编写、出版的,那么,他们跟香港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第二个问题,他们能不能称为香港的文学史家?第三,他们为什么选择在50—70年代的香港来撰写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四,这些作者在大陆成长,成名,他们的过去经历,也就是所谓“大陆经验”,在他们的文学史写作中,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些经验怎样制约了他们的文学史写作?还有一个问题是,他们的文学史跟同一时期中国大陆编写的文学史有什么异同?这种异同跟他们生活的香港这样一个地点有什么关系?
王宏志《历史的偶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huScarlett
2019-08-17 20:49:06 摘录
…正如王德威所说,怀特的研究带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它让我们了解到历史写作实际及认知上的力量,可能不是出于过去实事存在,而是出于其叙述的形式所引发的‘功能’;第二,历史写作不单是一种将经验组织成形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赋予形式’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必定具有达成意识形态、甚至原型政治的功用。”(《想象中国的方法》,第299页)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历史”并不能自动存在,自动呈现,它的存在,必须赋予形式,必须引入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在怀特这样的学者看来,历史和小说之间的界限已经相当的模糊,它们都是“写作”的成果。就像罗兰·巴特所说,“历史陈述就其本质而言,可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甚或毋宁说是想象力的产物”。这些论述,至少提醒我们注意历史的“写作”的层面,即具有“文本性质”的叙述活动。这种活动,都会受到某种“隐蔽目的”的引导、制约,研究者的历史观,他对事情的观点、趣味,必定要投射到他对“过去”所作的叙述中。从这个意思上说,“历史”必定要被不断改写、“重写”的。
历史与非虚构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huScarlett
2019-08-17 20:41:38 摘录
文学史研究中,我们首先遇到的是对“历史”的理解这一问题。这当然不限于“当代文学史”,也不限于文学史。关于“历史”这个概念的使用,在一般情况下,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如80年代翻译出版的美国学者菲利普·巴格比的《文化:历史的投影》中所说的,一是发生过的涉及影响众人的事件,二是对于这些事件的讲述(口头的,或文字的),三是讲述者对于历史事件持有的观点,他在处理这些事件时的观点、态度、方法。后者也可以称为“历史观”。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说“历史”这个词的时候,指的是前二者。德国的文学史家瑙曼在他的一篇文章《作品与文学史》中也指出,“文学史”一词在德语里至少有两种意义。他认为我们在研究文学史的时候,首先要区分这两种不同含义。一指文学具有一种在历时性的范围内展开的内在联系。当然对这个观点是有争论的。作家与作家之间、文学作品与作品之间,究竟是否存在一种历时性的关联?这在文学研究界有不同看法。有的理论家、特别是作家,会更倾向于对作品和作家的独特性的理解。瑙曼当然认为是存在这种联系的。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种“内在的联系”,我们研究、写作文学史才成为可能。如果否定这种内在联系,文学史的研究就失去了“动力”,或者说“基础”。不过,三四十年代英美的“新批评”,相信他们会比较不重视、或怀疑这种历时的联系。他们的理论和方法,都更强调文本的独立性和自足性。我做文学史研究的时间长了,也会产生一种厌烦、有时甚至沮丧的情绪,会想,文学史有那么重要吗?其实,有了好的文学文本就足够了!但是,为了不致丢掉现在的饭碗我们千万不要这样想下去,千万不要轻易怀疑这种“内在联系”(笑)。瑙曼指出“文学史”的另一种含义,是指对这种“内在联系”的认识,以及对它的论述,也就是写出来的文学史,成为著作的东西。
“发生的事情”和“我们对这种联系的认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自序
初版自序
前言 课程介绍
第一讲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研究“滞后”的原因
寻找新的“学科话语”
第二讲 立场和方法
文学史的“写作”
阐释对象和阐释主体
“历史的偶然”
“叙事形式”和“真实性”
“时间”与当代文学史
当代文学史的关注点
历史“碎片”的整理
“对抗性”的线索
概念和叙述的“清理”
“内部研究”
第三讲 断裂与承续
“断裂”:作为一种现象
当代文学面临的压力
为问题寻找“参照”
“进化”的文学观
对“转折”的研究
第四讲 “当代文学”的生成
40年代文学的“可能性”
“文学共生”的想象
“独立的”文学传统
缠绕不清的问题
“一体化”和“价值多元”
文坛派别的类型划分
类型分析的目标
第五讲 文学体制与文学生产
当代文学的“一体化”
文学体制和文学生产
当代的文学机构
出版业和文学报刊
“自由表达”的可能
作家的身份和“存在方式”
“身份”的几个问题
第六讲 当代的文学“经典”
可供观察的方面(一)
有关的题外话
可供观察的方面(二)
当代“经典”的若干问题
对西方经典的“自主姿态”
对于“现代派”的策略
第七讲 当代文学的“资源”
“左翼文学”等概念
《夜读偶记》和卢卡契
激烈拒绝的态度
“异化”问题
革命文学的“宿命”
革命文学的“驯化”
批判性失去之后
参考书目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自序
初版自序
前言 课程介绍
第一讲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研究“滞后”的原因
寻找新的“学科话语”
第二讲 立场和方法
文学史的“写作”
阐释对象和阐释主体
“历史的偶然”
“叙事形式”和“真实性”
“时间”与当代文学史
当代文学史的关注点
历史“碎片”的整理
“对抗性”的线索
概念和叙述的“清理”
“内部研究”
第三讲 断裂与承续
“断裂”:作为一种现象
当代文学面临的压力
为问题寻找“参照”
“进化”的文学观
对“转折”的研究
第四讲 “当代文学”的生成
40年代文学的“可能性”
“文学共生”的想象
“独立的”文学传统
缠绕不清的问题
“一体化”和“价值多元”
文坛派别的类型划分
类型分析的目标
第五讲 文学体制与文学生产
当代文学的“一体化”
文学体制和文学生产
当代的文学机构
出版业和文学报刊
“自由表达”的可能
作家的身份和“存在方式”
“身份”的几个问题
第六讲 当代的文学“经典”
可供观察的方面(一)
有关的题外话
可供观察的方面(二)
当代“经典”的若干问题
对西方经典的“自主姿态”
对于“现代派”的策略
第七讲 当代文学的“资源”
“左翼文学”等概念
《夜读偶记》和卢卡契
激烈拒绝的态度
“异化”问题
革命文学的“宿命”
革命文学的“驯化”
批判性失去之后
参考书目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自序
初版自序
前言 课程介绍
第一讲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当代文学史研究现状
研究“滞后”的原因
寻找新的“学科话语”
第二讲 立场和方法
文学史的“写作”
阐释对象和阐释主体
“历史的偶然”
“叙事形式”和“真实性”
“时间”与当代文学史
当代文学史的关注点
历史“碎片”的整理
“对抗性”的线索
概念和叙述的“清理”
“内部研究”
第三讲 断裂与承续
“断裂”:作为一种现象
当代文学面临的压力
为问题寻找“参照”
“进化”的文学观
对“转折”的研究
第四讲 “当代文学”的生成
40年代文学的“可能性”
“文学共生”的想象
“独立的”文学传统
缠绕不清的问题
“一体化”和“价值多元”
文坛派别的类型划分
类型分析的目标
第五讲 文学体制与文学生产
当代文学的“一体化”
文学体制和文学生产
当代的文学机构
出版业和文学报刊
“自由表达”的可能
作家的身份和“存在方式”
“身份”的几个问题
第六讲 当代的文学“经典”
可供观察的方面(一)
有关的题外话
可供观察的方面(二)
当代“经典”的若干问题
对西方经典的“自主姿态”
对于“现代派”的策略
第七讲 当代文学的“资源”
“左翼文学”等概念
《夜读偶记》和卢卡契
激烈拒绝的态度
“异化”问题
革命文学的“宿命”
革命文学的“驯化”
批判性失去之后
参考书目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这种叙述方法,是当代文学史通常都会使用的,讲法大同小异。但是,这种说法很含糊,抓不住。我当时跟张钟讨论,“历史的巨手”指的是什么?“篇章”是怎样揭开的?“社会主义文学”这个概念又是什么含义?我们当时编书的时候,没有讨论过这些问题,没有对这些概念的内涵作过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