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曾国藩家书》与曾国藩所建立的曾氏家风文化的通俗读物。 本书从家书出发,探明曾国藩家族的内部关系,尤其是他对兄弟与儿子的教诲。曾国藩对家族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对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张宏杰
  • 出版社:岳麓书社·读行者品牌
  • 定价:45
  • ISBN:9787553806686
  • 2020-08-31 09:06:10 摘录
    立身当强,待人当弱。做事当进,享受当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19-09-15 15:44:09 摘录
    曾国藩的第一个“现代观念”,是不主张孩子“苦学”,而要求他们“快乐学习”。
    曾国藩认为,读书本来是人生的至乐之一,但是前提是不把读书当成敲门砖。所以他要求两个儿子读书,一定要体会书中的意思,“得些滋味”,从读书
    中悟到古人的气势、识度、情趣,进入“怡悦之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9-13 20:06:48 摘录
    三要勤俭,“享福太早,将来恐难到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9-09 22:32:30 摘录
    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9-09 07:33:09 摘录
    曾国藩自己曾在家书中说过:“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他希望兄弟之间能“亿万年无纤芥之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10-21 10:50:57 摘录

    贾平凹

    散文精选
    贾平凹的独行世界
    写给每个孤独的行路人岳江情媒Q长江文艺出版社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18-09-11 17:10:45 摘录
    才华出众是上天赋予的,见识深刻则是可以通过磨炼获得的。其实天下人的聪明才智相差并不太远。决定天下大局走向的因素过于复杂,往往不是凭人类智慧能够预知的,只有那些饱经事变之人,才能够坚守心中正道,坦然应对不可测的未来。
    即使对有大智慧之人,未来亦是不可测的,唯有坚守心中正道,以不变应万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18-09-11 15:21:26 摘录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最后被历史记住的人,不一定是那些功劳最大的人。而那些最终得了福报的人,也不见得是最有名的人。
    功成不必在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10 15:59:03 摘录
    “能明而断省之英断,不明而断谓之武断。”因此“强”由“明”出:
    强字原是美德…第强字须从明字做出,然后始终不可屈挠。若全不明白,一味横蛮,特他人折之以至理,证之以后效,又复俯首输服,则前强而后,京师所谓闹者也。余亦并非不要强之人,特以耳目大短,见事不能明透,故不肯轻于一发耳。又吾辈方鼎盛之时,委员在外,气焰熏灼,言语放肆,往令人难近。吾辈着专尚强劲,不少敛抑,则委员仆从等不闹大祸不止。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7
  • 2018-09-10 15:52:19 摘录
    曾国荃在军中和许多人都发生过矛盾,每遇冲突,曾国藩就会提醒他多省己过,少责他人。他和严树森彼此不和,写信给曾国潜告状。曾国藩回信说,自古以来,共事之人,都难免相互倾轧争斗。在处理同事关系上,只能严于己而宽于人:
    严公(严树森)长短,余所深知。媚嫉倾轧,从古以来共事者,皆所不免,吾辈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耳。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1
  • 2018-09-07 10:51:58 摘录
    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须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

    就是说,你在外边,干万不要走入机巧这一路,要是习惯了用机巧,那就会一天比一天堕落。纵使别人都对你使心眼,你也要坚持假装不知道,一直以笨批、真诚来回应他,时间长了,他也不好意思和你耍心眼了。如果你也和他钩心斗角,进入恶性循环,那事情只能会越来越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6 16:44:41 摘录
    暗用机计,使自己得好名声,而使其兄弟得坏名声,必其后日之嫌隙由此而生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9-06 15:53:42 摘录
    所以曾国藩家书,你们读过,我以前还真没读过。你要我说曾氏家族的家风对我的影响,我还真说不上来。
    初读想,曾氏后人都未曾读过,现在人们还把曾国藩家书宣扬的如此轰轰烈烈膜拜学习,可笑不? 再一想,这个大族的家风可能已经溶于潜移默化之中,不必靠家书形式传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