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上线,为什么仅仅500次转发能带来300个内测用户? 为什么每一次内容推送,都带来App的一次卸载高峰? 同类活动那么多,怎样做才能超越竞品,占据头条? 为什么有的 …… [ 展开全部 ]
  • 作者:韩叙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定价:
  • ISBN:9787508670461
  • 2017-09-21 07:43:11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21 07:36:10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21 07:21:56 摘录
    产品和运营亦敌亦友
    互联网企业团队的核心角色是PM、运营人员和RD、设计师。这四者的关系分两种:
    需求发起方和实现方的关系。比如PM向RD和设计师提需求,运营人员向PM提需求。在这里,PM和运营人员就是需求发起方,RD和设计师是需求实现方。
    相互依赖与配合的关系。比如PM和运营人员想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必须与对方持续、紧密的配合,缺一不可。
    但是在PM和运营人员协同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复杂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运营人员可能会认为PM不重视运营,自己却要为PM背负责任
    为什么PM做功能时从来不和运营人员讨论,功能上线后用户骂声一片,出面安抚和解释的却是我们?
    如果功能上线后效果不错,PM在撰写效果评估时往往会忽略运营人员的功劳,但事实上,难道不是运营人员策划了引导用户的运营活动吗?
    为什么运营需求总是优先级最低?而PM认为,运营人员总是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运营人员什么时候才能不盯着KPI做活动?数据虽然提升了,但没人关心用户留存。有奖送礼等活动把产品搞得乌烟瘴气,氛围不对
    为什么运营人员不能具备一些基本的产品思维?别再提那些不着边际的需求了,那和用户直接反馈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还要花时间解释需求为什么无法实现
    我们需要的是引爆点,常见的小活动没有意义。运营人员应该多请一些名人大咖来活跃气氛和推广。

    这些描述虽然有些极端,但很有代表性,相信很多公司的PM和运营人员都有过类似感受。因此,让这两个角色配合默契、有序运转、形成合力,并不容易。下面就说说产品和运营之间亦敌亦友的关系。
    现实中的写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11 12:52:48 摘录
    社区运营的坑:
    1、为了提升用户黏性而做社区
    2、急功近利地追求增速
    3、改变用户认知
    4、用户分享
    5、用户需求不存在
    6、社区产品很难商业变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11 07:41:26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04 12:57:20 摘录自137页
    活动策划十步法:
    1、确定活动的目的
    2、确定活动目标和时间
    3、策划活动形式
    4、跟进设计、开发和上线
    5、推广资源就绪
    6、做好风险控制和备选方案
    7、上线前活动预热
    8、上线后时刻关注活动进展
    9、公布活动结果
    10、活动总结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8-31 08:31:27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8-25 08:14:32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8-25 07:34:27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8-23 12:54:58 摘录
    用户运营金字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8-23 12:49:02 摘录
    用户运营的4大价值:
    1、保证基本的活跃度和贡献
    2、直接获取用户反馈
    3、协助运营工作
    4、对外传输品牌价值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8-23 12:40:17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8-23 12:34:27 摘录
    运营维艰的4大现实困境:
    1、老板不懂运营
    2、盲目的KPI导向
    3、产品差或定位错误
    4、运营产出不易界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8-22 08:38:10 摘录

    按产品分类
    用户产品运营:用户产品以用户增长为目标,是相对于商业产品而言的。运营的核心集中在用户身上,关注的指标是DAU(日活跃用户数量)、UV(网站独立访客)/PV(页面浏览量)、UGC(用户原创内容)数量、互动量等数据。

    商业产品运营:商业产品以商业变现或服务客户为目标,运营关注的指标是现金收益或资源置换。这一类运营常见于拥有海量用户的产品,或B端( business,商家)产品。

    通常,以上两类分工会出现在同一个团队中。目前,越来越多的产品既关注用户活跃度,又需要变现盈利。比如微博、知乎、百度贴吧,它们都分别设置类似的分工,有人负责赚钱,有人负责扩大用户规模。

    电商产品运营:用户产品关注活跃度,商业产品关注变现能力,电商产品的核心则是卖东西。具体怎么卖,要看所在产品的模式,比如淘宝是商户运营,京东是平台运营,下文会具体介绍这两种运营类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7-01 21:05:48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