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新产品上线,为什么仅仅500次转发能带来300个内测用户? 为什么每一次内容推送,都带来App的一次卸载高峰? 同类活动那么多,怎样做才能超越竞品,占据头条? 为什么有的
……
[ 展开全部 ]
文案像“小广告”,有的文案像贴心老友? 创业公司与大平台的玩法有何不同? …… 如何从“了解运营”到“精通运营”,可能是运营人*的困惑。《超级运营术》正是对这个问题的全面解答。韩叙总结10年运营经验,提出一套完整的运营方法论,并运用大量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书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运营思维,也有拿来即用的运营执行细节;既有基本运营概念梳理,也有同一领域的案例对比;既有团队组建方案,也有个体成长计划。 这本书将帮助你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运营人!
[ 收起 ]
作者:韩叙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定价:
ISBN:9787508670461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孟巖
2017-09-21 07:43:11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孟巖
2017-09-21 07:36:10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孟巖
2017-09-21 07:21:56 摘录
产品和运营亦敌亦友
互联网企业团队的核心角色是PM、运营人员和RD、设计师。这四者的关系分两种:
需求发起方和实现方的关系。比如PM向RD和设计师提需求,运营人员向PM提需求。在这里,PM和运营人员就是需求发起方,RD和设计师是需求实现方。
相互依赖与配合的关系。比如PM和运营人员想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必须与对方持续、紧密的配合,缺一不可。
但是在PM和运营人员协同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复杂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运营人员可能会认为PM不重视运营,自己却要为PM背负责任
为什么PM做功能时从来不和运营人员讨论,功能上线后用户骂声一片,出面安抚和解释的却是我们?
如果功能上线后效果不错,PM在撰写效果评估时往往会忽略运营人员的功劳,但事实上,难道不是运营人员策划了引导用户的运营活动吗?
为什么运营需求总是优先级最低?而PM认为,运营人员总是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运营人员什么时候才能不盯着KPI做活动?数据虽然提升了,但没人关心用户留存。有奖送礼等活动把产品搞得乌烟瘴气,氛围不对
为什么运营人员不能具备一些基本的产品思维?别再提那些不着边际的需求了,那和用户直接反馈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还要花时间解释需求为什么无法实现
我们需要的是引爆点,常见的小活动没有意义。运营人员应该多请一些名人大咖来活跃气氛和推广。
这些描述虽然有些极端,但很有代表性,相信很多公司的PM和运营人员都有过类似感受。因此,让这两个角色配合默契、有序运转、形成合力,并不容易。下面就说说产品和运营之间亦敌亦友的关系。
现实中的写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孟巖
2017-09-11 12:52:48 摘录
社区运营的坑:
1、为了提升用户黏性而做社区
2、急功近利地追求增速
3、改变用户认知
4、用户分享
5、用户需求不存在
6、社区产品很难商业变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孟巖
2017-09-11 07:41:26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孟巖
2017-09-04 12:57:20 摘录自137页
活动策划十步法:
1、确定活动的目的
2、确定活动目标和时间
3、策划活动形式
4、跟进设计、开发和上线
5、推广资源就绪
6、做好风险控制和备选方案
7、上线前活动预热
8、上线后时刻关注活动进展
9、公布活动结果
10、活动总结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孟巖
2017-08-31 08:31:27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孟巖
2017-08-25 08:14:32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孟巖
2017-08-25 07:34:27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孟巖
2017-08-23 12:54:58 摘录
用户运营金字塔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孟巖
2017-08-23 12:49:02 摘录
用户运营的4大价值:
1、保证基本的活跃度和贡献
2、直接获取用户反馈
3、协助运营工作
4、对外传输品牌价值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孟巖
2017-08-23 12:40:17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孟巖
2017-08-23 12:34:27 摘录
运营维艰的4大现实困境:
1、老板不懂运营
2、盲目的KPI导向
3、产品差或定位错误
4、运营产出不易界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孟巖
2017-08-22 08:38:10 摘录
按产品分类
用户产品运营:用户产品以用户增长为目标,是相对于商业产品而言的。运营的核心集中在用户身上,关注的指标是DAU(日活跃用户数量)、UV(网站独立访客)/PV(页面浏览量)、UGC(用户原创内容)数量、互动量等数据。
商业产品运营:商业产品以商业变现或服务客户为目标,运营关注的指标是现金收益或资源置换。这一类运营常见于拥有海量用户的产品,或B端( business,商家)产品。
通常,以上两类分工会出现在同一个团队中。目前,越来越多的产品既关注用户活跃度,又需要变现盈利。比如微博、知乎、百度贴吧,它们都分别设置类似的分工,有人负责赚钱,有人负责扩大用户规模。
电商产品运营:用户产品关注活跃度,商业产品关注变现能力,电商产品的核心则是卖东西。具体怎么卖,要看所在产品的模式,比如淘宝是商户运营,京东是平台运营,下文会具体介绍这两种运营类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于十八
2017-07-01 21:05:48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序言 我们都是运营人 V
第一章运营概述
一句话重新定义运营 003
错综复杂的运营分类 004
运营的三个核心价值 007
8个真实案例讲述运营生存现状 022
即将迎来运营驱动的时代 032
第二章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的概念和价值 039
一个广泛适用的用户运营模式 042
一个金字塔 044
两种玩法 052
一名优秀的用户运营应该具备的素养 074
第三章内容运营
内容运营的概念和价值 083
用身边小事讲述内容运营的作用 084
内容运营的两个模式 089
内容运营的实操方法 094
关于push的三点看法 101
不能量化的收益也有价值 103
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119
第四章活动运营
活动策划的10个步骤 125
9个活动策划案例分析 140
第五章社区运营
互联网社区就像一座城市 153
决定社区成败的三个要素 155
社区运营三步走 161
社区运营的6个陷阱 165
5步做好冷启动 170
种子用户的玩法 177
第六章用产品思维做运营
用户需求不是调研出来的 197
用户需求调研应该怎么做 201
不能忽视用户预期的作用 206
合理利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211
用产品思维做运营 219
不再盲目依赖产品,学会运营先行 225
产品和运营亦敌亦友 235
建立用户和产品的情感关联 240
生活中的用户体验 250
第七章运营进阶的建议
运营的四个发展阶段 261
为什么方法论无法应用在实践中 269
如何找到理想的运营工作 273
对入职新人的6个建议 282
第八章团队组建和管理
从零组建运营团队 289
管理和激励团队的几点经验 297
后记 305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序言 我们都是运营人 V
第一章运营概述
一句话重新定义运营 003
错综复杂的运营分类 004
运营的三个核心价值 007
8个真实案例讲述运营生存现状 022
即将迎来运营驱动的时代 032
第二章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的概念和价值 039
一个广泛适用的用户运营模式 042
一个金字塔 044
两种玩法 052
一名优秀的用户运营应该具备的素养 074
第三章内容运营
内容运营的概念和价值 083
用身边小事讲述内容运营的作用 084
内容运营的两个模式 089
内容运营的实操方法 094
关于push的三点看法 101
不能量化的收益也有价值 103
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119
第四章活动运营
活动策划的10个步骤 125
9个活动策划案例分析 140
第五章社区运营
互联网社区就像一座城市 153
决定社区成败的三个要素 155
社区运营三步走 161
社区运营的6个陷阱 165
5步做好冷启动 170
种子用户的玩法 177
第六章用产品思维做运营
用户需求不是调研出来的 197
用户需求调研应该怎么做 201
不能忽视用户预期的作用 206
合理利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211
用产品思维做运营 219
不再盲目依赖产品,学会运营先行 225
产品和运营亦敌亦友 235
建立用户和产品的情感关联 240
生活中的用户体验 250
第七章运营进阶的建议
运营的四个发展阶段 261
为什么方法论无法应用在实践中 269
如何找到理想的运营工作 273
对入职新人的6个建议 282
第八章团队组建和管理
从零组建运营团队 289
管理和激励团队的几点经验 297
后记 305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序言 我们都是运营人 V
第一章运营概述
一句话重新定义运营 003
错综复杂的运营分类 004
运营的三个核心价值 007
8个真实案例讲述运营生存现状 022
即将迎来运营驱动的时代 032
第二章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的概念和价值 039
一个广泛适用的用户运营模式 042
一个金字塔 044
两种玩法 052
一名优秀的用户运营应该具备的素养 074
第三章内容运营
内容运营的概念和价值 083
用身边小事讲述内容运营的作用 084
内容运营的两个模式 089
内容运营的实操方法 094
关于push的三点看法 101
不能量化的收益也有价值 103
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119
第四章活动运营
活动策划的10个步骤 125
9个活动策划案例分析 140
第五章社区运营
互联网社区就像一座城市 153
决定社区成败的三个要素 155
社区运营三步走 161
社区运营的6个陷阱 165
5步做好冷启动 170
种子用户的玩法 177
第六章用产品思维做运营
用户需求不是调研出来的 197
用户需求调研应该怎么做 201
不能忽视用户预期的作用 206
合理利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211
用产品思维做运营 219
不再盲目依赖产品,学会运营先行 225
产品和运营亦敌亦友 235
建立用户和产品的情感关联 240
生活中的用户体验 250
第七章运营进阶的建议
运营的四个发展阶段 261
为什么方法论无法应用在实践中 269
如何找到理想的运营工作 273
对入职新人的6个建议 282
第八章团队组建和管理
从零组建运营团队 289
管理和激励团队的几点经验 297
后记 305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互联网企业团队的核心角色是PM、运营人员和RD、设计师。这四者的关系分两种:
需求发起方和实现方的关系。比如PM向RD和设计师提需求,运营人员向PM提需求。在这里,PM和运营人员就是需求发起方,RD和设计师是需求实现方。
相互依赖与配合的关系。比如PM和运营人员想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必须与对方持续、紧密的配合,缺一不可。
但是在PM和运营人员协同工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复杂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运营人员可能会认为PM不重视运营,自己却要为PM背负责任
为什么PM做功能时从来不和运营人员讨论,功能上线后用户骂声一片,出面安抚和解释的却是我们?
如果功能上线后效果不错,PM在撰写效果评估时往往会忽略运营人员的功劳,但事实上,难道不是运营人员策划了引导用户的运营活动吗?
为什么运营需求总是优先级最低?而PM认为,运营人员总是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运营人员什么时候才能不盯着KPI做活动?数据虽然提升了,但没人关心用户留存。有奖送礼等活动把产品搞得乌烟瘴气,氛围不对
为什么运营人员不能具备一些基本的产品思维?别再提那些不着边际的需求了,那和用户直接反馈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还要花时间解释需求为什么无法实现
我们需要的是引爆点,常见的小活动没有意义。运营人员应该多请一些名人大咖来活跃气氛和推广。
这些描述虽然有些极端,但很有代表性,相信很多公司的PM和运营人员都有过类似感受。因此,让这两个角色配合默契、有序运转、形成合力,并不容易。下面就说说产品和运营之间亦敌亦友的关系。
1、为了提升用户黏性而做社区
2、急功近利地追求增速
3、改变用户认知
4、用户分享
5、用户需求不存在
6、社区产品很难商业变现
1、确定活动的目的
2、确定活动目标和时间
3、策划活动形式
4、跟进设计、开发和上线
5、推广资源就绪
6、做好风险控制和备选方案
7、上线前活动预热
8、上线后时刻关注活动进展
9、公布活动结果
10、活动总结
1、保证基本的活跃度和贡献
2、直接获取用户反馈
3、协助运营工作
4、对外传输品牌价值
1、老板不懂运营
2、盲目的KPI导向
3、产品差或定位错误
4、运营产出不易界定
按产品分类
用户产品运营:用户产品以用户增长为目标,是相对于商业产品而言的。运营的核心集中在用户身上,关注的指标是DAU(日活跃用户数量)、UV(网站独立访客)/PV(页面浏览量)、UGC(用户原创内容)数量、互动量等数据。
商业产品运营:商业产品以商业变现或服务客户为目标,运营关注的指标是现金收益或资源置换。这一类运营常见于拥有海量用户的产品,或B端( business,商家)产品。
通常,以上两类分工会出现在同一个团队中。目前,越来越多的产品既关注用户活跃度,又需要变现盈利。比如微博、知乎、百度贴吧,它们都分别设置类似的分工,有人负责赚钱,有人负责扩大用户规模。
电商产品运营:用户产品关注活跃度,商业产品关注变现能力,电商产品的核心则是卖东西。具体怎么卖,要看所在产品的模式,比如淘宝是商户运营,京东是平台运营,下文会具体介绍这两种运营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