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98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写于195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对于二战前后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人的处境做了精彩的描述与反省。米沃什的许多真知灼见放到现今的语境下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定价:56
  • ISBN:9787549570058
  • 2018-01-07 00:10:28 摘录
    这些路人完全没有意识到,没有一样东西是他们自己的:诸如他们的工作性质和服装、动作、千姿百态的笑容、信仰以及观念等,没有一样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一切都属于产生他们的历史体系。他们是历史流传下来的惯性力量的化身,他们有种错觉,认为自己还是自己,其实根本不是。或许,把他们说成是教会所说的幽灵,或者莱布尼茨的单子式的游魂会更贴切些!但是就连那种信仰也早已被一笔勾销,荡然无存。最后,留存下来的都是那些令人讨厌的生活细节和理念,从而使每一种现象都能独立存在:像吃、喝、赚钱、做爱、生孩子。下一步该做什么呢?这一切都要继续下去吗?为何要继续下去?这种疑问与对资产阶级的仇恨心理几乎是同义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7-20 09:45:10 摘录
    在现实中,重复他人的逻辑和错误,并不意味着找到自己新的起点,而恰恰会掩埋自己原来的立场,歪曲自己的感情。让人性停留在恶作剧的水平,并没有增添任何新的东西进来,富有意义的东西仍然被排除在外。长此以往,策略也会长成人的面具,戴在脸上拿不下来。以一种空洞去对付另一种空洞,一种虚无去对付另一种虚无,一种同样是掩饰来对付原来的掩饰,这当然不需要花什么力气,只要顺势就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7-19 22:56:31 摘录
    在这种情况下,美学凯特曼就具备了一切扩张的机会。它表现为对陌生奇妙事物的下意识渴望(这种渴望被引向剧院、电影和民间演出这些受到控制的娱乐),而文学、艺术工作者则以种种不同形式逃避现实。作家从古代文本中挖掘新的内容,同时只对古代作家的作品进行评注,并重新编辑出版。他们乐于为儿童写书,因为在这过程中幻想的自由略多一些。他们当中有许多人选择去大学教书,因为对文学史的研究,能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安全借口,使他们可以深入过往,安心与具有巨大美学价值的作品对话。翻译往昔的散文和诗歌的人数与日俱增。画家们甘愿为童书画插图,以便为兴趣找到表现的机会,因为他们可以借口激励孩子们“天真”的想象力,选择一些华丽的色彩。戏剧导演通过向观众呈现糟糕的当代作品来补偿他们所谓的过失,同时竭力在剧目中塞进戏剧泰斗维加和莎士比亚的作品。而某些造型艺术的代表却表现得十分大胆,他们在宣扬日常生活美学需要的同时,几乎暴露出自己的凯特曼,于是他们建立了一此专门机构,以便设计布料、家具、玻璃器皿和工业陶瓷的样品。他们甚至能获得党的上层中最聪明的辩证学家的支持,还能得到一些资金从事类似的各项活动。我们应该十分尊重这些人的努力(让我们想想看,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在“二战”前,是除瑞典和芬兰之外在室内装饰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然而,几乎无法解释,为什么在绘画和建筑艺术方面被视为形式主义的东西,居然能长时间在实用艺术领域被人们所接纳。
    人们总是说「怎么会到今天这地步」、「真是出乎意料」,惊讶的样子真是情有可原:谁让你们不读书,尤其是,不读历史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