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 莉迪亚·派恩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定价:18
  • ISBN:9787513325981
  • 2019-06-16 12:48:50 摘录
    从前当作蔬莱的芸薹(油莱)已经代替芝麻上升为主要的油料作物。蔗糖代替了过去饴(麦芽糖)的地位。主要种植于亚热带低丘浅山的茶更是普遍,成为“国饮”。唐以前主要分布于北方的丝织业,安史之乱以后在南方尤其是浙江广为发展,超过了北方。原产于印度中亚的棉花,唐以前,西南已有乔木型的海岛棉,新疆一带则有一年生的草棉。南宋棉花在华南沿海、长江流域北上进入黄河中下游,一年生的海岛棉代替了乔木型的木棉。到了元代,一年生的陆地草棉已经进入陕西。棉花加工工具也从南宋的踏车推弓进到元代的赶弹卷纺的工具技术,从此棉花以空前的速度在南北两方推广扩展开来。(邓广铭《辽宋夏金史讲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02 17:09:36 摘录
    这些区别凸显了书与书架关系中颇为复杂的一面。一个使用固定位置分类系统的档案馆,往往会使用移动书架。而使用非固定分类系统的地方,书架却可能是固定不动的。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中的移动书架,在每个架子的末端都会仔细地贴上“FLM”标签,表示上面摆放的是“固定位置材料”( Fixed Location Material)。相比固定书架,可移动书架可以让特定区域中放下更多的材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02 16:30:03 摘录
    看上去,书架就好像是一种荣格人格测试,或是罗夏墨迹测验,一个人在其书架上摆放的书与“非书”,成了他个人身份的一道宣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6-01 00:31:50 摘录
    书架究竟是被它的设计构造,还是它的用途定义的?这是书架向我们提出的问题。私底下,我们可以把书架看作一个线性平面,它将不同门类的知识归置到一起。而在实际层面什么地方摆什么书、摆在哪个架子上,反映的是一种特 定的世界观。每个书架都反映了这种世界观和秩序。 …… 书架是什么?取决于与其互动的人的作用与选择。这些决 定围绕着书架,塑造了它的外观和功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7-22 16:48:00 摘录

    其他中世纪的图书馆员和抄写员,则直截了当地对不愿还书的读者进行威胁,比如在阿尔施泰因的圣玛丽和圣尼古拉斯修道院( Abbey of Saint Mary and Nicholasof Arnstein):
    有胆敢拿走此书者,其必身首异处;其必受油锅煎炸之苦;癫痫及热病必殃其身;其必受车裂及绞刑。阿门。
    当巴黎的西蒙·福斯特雷( Simon vostre)在1502年编辑完成《祈祷书》(B00 k of Hours)后,在卷首写了一段提示,提醒读者把书据为己有的可怕后果:
    任何偷走这本《祈祷书》之人
    愿其葬身猪猡之口,
    我发誓,他的心脏将被撕成碎片,
    身体在莱茵河中被拖来拖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7-22 16:31:55 摘录

    到1320年,锁链图书馆在英格兰成为了一种例行制度—对于那些尤为珍贵的书籍,加上锁链已是众望所归。锁链书架的正式化过程经历了数个发展阶段:起初,一张书桌(或读经台)上系着一本书,然后是一座阅览席(有两排架子)上放有若干本书,最后则出现了多层架子,书架因此变得更高更宽,形式也愈发多样。在读经台阶段,配有座位供人使用,只有少部分经过挑选的书才会被拴在读经台上。读经台的边缘安装了一把锁和一个搭扣(一片类似铰链的长铁块),有时长达五英寸(约十三厘米),这种用来拴牢书本的装置也可以从读经台上移走。大约在1480年,阅览席系统将读经台和圣器壁龛(或是嵌入墙内的壁橱)结合起来这样就有了两个拴书的架子。到1590年,三个架子在阅览席系统中已经十分常见,这被称为墙壁系(wallsystem)。这些发展阶段展现了锁住书籍的不同方法,同时也反映了中世纪读者不同的阅读方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8-05-20 22:20:34 摘录
    最早的书架可以追溯到埃勃拉(Eba)的古代图书馆,它位于如今的叙利亚西北部,离阿勒颇城不远。在那里进行的考古挖掘,为还原古代楔形文字书架的本来面貌—就像尼尼微的图书馆里的那些—一提供了最佳证据。埃勃拉图书馆里的藏书室都很小,仅长五点五米宽四米,里面摆满了木质书架。书架上的泥板并不是书脊向外摆放的,因为泥板没有“书”脊。书架上写有文字的“封面”冲着读者排成一列,书架间的距离疏松,读者可以走到它的后面去—充裕的空间方便搬运和存放小型泥板,避免打碎。另有一些小泥板用来给书架上的泥板分类,它们用绳挂在书架的两头—类似如今的
    书目编号,引导读者找到书架上的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9-02 20:26:42 摘录
    如果一名读者想“拯救”一本书,让它在书架上待的时间更长,最好的办法是借走它。罗斯不无讽刺而又颇为犀利地指出,努力让书籍留在图书馆书架上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去阅读它们,只需要将其从图书馆中借走即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7-08-10 15:24:41 摘录
    书架并非天生就是书架。每一座书架都有其独无二的历史,每一座书架都反映了其所处的文化语境。书架是动态的、不断更迭的物品,暗含着我们赋予书籍的社会价值,以及我们眼中正确的读书方式。是人们对书架结构、式样和功能做出的多重决定,让书架。——莉迪亚.派恩《书架》
    p3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