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中世纪的图书馆员和抄写员,则直截了当地对不愿还书的读者进行威胁,比如在阿尔施泰因的圣玛丽和圣尼古拉斯修道院( Abbey of Saint Mary and Nicholasof Arnstein):
有胆敢拿走此书者,其必身首异处;其必受油锅煎炸之苦;癫痫及热病必殃其身;其必受车裂及绞刑。阿门。
当巴黎的西蒙·福斯特雷( Simon vostre)在1502年编辑完成《祈祷书》(B00 k of Hours)后,在卷首写了一段提示,提醒读者把书据为己有的可怕后果:
任何偷走这本《祈祷书》之人
愿其葬身猪猡之口,
我发誓,他的心脏将被撕成碎片,
身体在莱茵河中被拖来拖去。
其他中世纪的图书馆员和抄写员,则直截了当地对不愿还书的读者进行威胁,比如在阿尔施泰因的圣玛丽和圣尼古拉斯修道院( Abbey of Saint Mary and Nicholasof Arnstein):
有胆敢拿走此书者,其必身首异处;其必受油锅煎炸之苦;癫痫及热病必殃其身;其必受车裂及绞刑。阿门。
当巴黎的西蒙·福斯特雷( Simon vostre)在1502年编辑完成《祈祷书》(B00 k of Hours)后,在卷首写了一段提示,提醒读者把书据为己有的可怕后果:
任何偷走这本《祈祷书》之人
愿其葬身猪猡之口,
我发誓,他的心脏将被撕成碎片,
身体在莱茵河中被拖来拖去。
到1320年,锁链图书馆在英格兰成为了一种例行制度—对于那些尤为珍贵的书籍,加上锁链已是众望所归。锁链书架的正式化过程经历了数个发展阶段:起初,一张书桌(或读经台)上系着一本书,然后是一座阅览席(有两排架子)上放有若干本书,最后则出现了多层架子,书架因此变得更高更宽,形式也愈发多样。在读经台阶段,配有座位供人使用,只有少部分经过挑选的书才会被拴在读经台上。读经台的边缘安装了一把锁和一个搭扣(一片类似铰链的长铁块),有时长达五英寸(约十三厘米),这种用来拴牢书本的装置也可以从读经台上移走。大约在1480年,阅览席系统将读经台和圣器壁龛(或是嵌入墙内的壁橱)结合起来这样就有了两个拴书的架子。到1590年,三个架子在阅览席系统中已经十分常见,这被称为墙壁系(wallsystem)。这些发展阶段展现了锁住书籍的不同方法,同时也反映了中世纪读者不同的阅读方式。
书目编号,引导读者找到书架上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