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为孩子好”,父母就要把子女打造成“十项全能”,用奖牌、证书铺就成功之路。走在红地毯上的家长,多少都有点炫耀“你看我苦心打磨这十克拉钻戒”的虚荣。然而,栽培孩子的“铁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屈颖妍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定价:35.00元
  • ISBN:9787300152615
  • 2019-01-04 15:50:34 摘录
    更没有爸爸在收款机前拉紧缰绳,四个女人就像失控的癫马一般,每游完一个景点,总会在纪念品店里挨家挨户地逛,不买也要看!

    结果,第一天就在商店街惨遭滑铁卢,10000日元,转眼间花光,还有这么多天的行程,带来的钱能不能捱到回香港?我表示怀疑。

    “哇,不错嘛!”女儿的惊呼声此起彼伏,东瀛物事又实在美得让人不能自拔,小女儿成了第一个沉沦的“购物狂”,就连到便利店寄张明信片,也顺手买了本漫画书。

    总得想个法子。
    于是,决定采取配给制。九天的旅程尚余八天,我给三个女儿每人豪派10000日元(约900港元),各自用来购买纪念品、礼物、汽水、零食,当然也有“压袋”之用,万一走失了,应该够钱搭出租车回民宿。

    至于钱就从她们的存款账户中扣除,这样孩子们花起钱来才会心疼。剩下的存回银行,剩得多的有奖。

    女儿们第一次“腰缠万贯”,感觉十分奇妙,就像是忽然中了六合彩,既想低调又想张扬,一想到外出有钱可用了,实在难掩兴奋。

    “这个饮料不错,好像很好喝…”在超市里我拿着一瓶唧唧冻奶茶如是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1-04 15:46:17 摘录
    20年后的开窍
    重读一本书,总有新的感悟;重上一节课,会是怎样的豁然开朗?我试了一回
    读大学中文系的时候我修过一科“苏辛词”,上下学期的课程共四个学分,由苏东坡讲到辛弃疾,专研了这两大词人最伟大的作品,装进脑子里的是知识,不是感悟。

    逃课总是有的,即使上课也经常躲坐在角落里,有一段没一段地听,偶而神游,放下笔记念词背诗,甚至练字。当时选修“苏辛词”其中的个目的,竟是因为“苏辛词”是写书法的最佳游材。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考。”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台上说书、台下做梦,“苏辛词”的笔记旁不是词中哲理的微批,而是一行行用自动出墨的毛笔写下的篆隶行草。

    读了足足一年的“苏辛词”,我可没能力成为专家,只是拿了几个学分,从此各走各路,偶尔借用一下东坡的才情、稼轩的气节,仅此而已。

    如果脑筋开窍需要一段时间,我想,我用了20年。

    20多年后,机缘巧合地重听了老师的课,一样的东坡词,一样的解读,连续五小时的古今穿梭,我竞如梦初醒,如同在一个做了20年的梦中惊醒;顿悟,都在一词一句间。

    苏东坡天赋极高、用功极勤,但诗词写来仿佛不费吹灰之力,谈哲述理也是四两拨千斤,童叟都读得懂。小处看出
    情理,大处道尽人生,原来苏东坡一直在为我做示范。

    众里寻他,今天我要教孩子,又要写稿子,追寻的就是这种大智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1-04 15:38:26 摘录
    没手机会死
    都说香港人为 iPhone而疯,绝不为过。

    一大班亲友同桌吃饭,孩子们闲来无事,四处检视各人的手机新功能,最受欢迎的一定是当中的 iPhone

    女儿说。她的同学已经遗失了两部 Phone,我们却连“拥有”一部都没做到,实在太落后了。

    朋友说,本来不沉迷玩 Twitter(推特)、 Facebook(脸谐),自从换了部,走也玩坐也玩,眼累人更累,因为上班下班乘车时本来要用来小睡的时间,都奉献给了这小小的机器。

    最近朋友从 Youtube(视频网站)转发了一个泰国广告,题为《放下手机,重拾感动),因为字幕是泰文,看不懂它卖的是什么广告,但转发给朋友们,大家都像被当头棒喝一般猛然抬头,为其中的画面而感动。

    广告开始时是有很多人在手机上不停地按来按去,有伴着孩子的亲、用中走路的少女,沙滩上谈恋爱的男女因为他们只是一直低头视着手机画面,身旁的人就渐新变得面目模糊起来,最终消失了然后,一幅已经完成了的儿童画,勾起了亲的注意,他拍起头,原来旁边有个灿烂的笑脸在等着他,几平快被他遗忘了
    今天走在街上,看到太多低头按键的画面一香港人没了手机会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1-04 15:35:42 摘录
    不上学的理由

    我想,每个孩子都有过不想上学的念头,只是我家孩子这种想法的出现率非常频密。

    大女儿每逢星期目早上起床都会有点抑郁:“唉,明天又要

    ”小女儿小菲比较及时行乐,牙都未刷就在床上玩起“过家家”
    来,狂玩一整天,晚上临睡前才会抑郁。
    她的抑郁症没姐姐的悲观,睡在床上,脑袋仍拼命堆砌出千百个不学的理由,并一一钻研其可行性。

    “把家里的闹钟弄坏,一觉醒来就是大白天了
    “假装不记得锁阳台的门,让贼进屋偷东西,没有理由还要上学…

    小菲几个星期目的晚上都是这样积极地抑郁着,每想到一个点子,就爬起来找我“卖乖”。不行?上床以后继续想,想着想着,就在满脑子的幻想中睡着了。

    那天晚上,小非又有了新点子:“妈妈,我今晚不盖被子,你也
    不用替我盖…”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19-01-04 15:29:25 摘录
    扬手,卖掉孩子的耐性
    妈妈带儿子上街买菜,水果摊老板见孩子乖巧可人,便拿出一个橙子送给他,妈妈转头问小孩:“该对叔叔说什么呀?”孩子拿着橙子,想了想,说:“叔叔,你应该剥完皮再给我呀!”

    这是听来的一个“港孩”的故事,这故事比起不知道苹果有皮、鱼有刺等更令人叹息。

    有个小读者从内地来信,说自己是个独生子,生活无忧,故渐渐出现了所谓的“港孩”行径,怕自己越陷越深,特来信问道:如何避免成为“港孩”?

    我说,小读者能时刻警醒兼反省自己,已非“港孩”本质。我对孩子的教养问题一直步步为营,但现代人富足无忧的生活,同样容易让孩子堕进“港孩”的圈套。

    每次外出,我家孩子站在路边的第一句总是:“搭出租车吗?”仿佛这世上除了私家车,就只有出租车这种交通工具了。

    “等小巴。”我说。
    “啊?”

    “再闹就搭公交车!

    坐惯了私家车的人,最大的罪过是等不得,习惯了快去快回,一旦外出搭乘公交车,没等几分钟,便按捺不住地一扬手,一屁股钻进出租车里,花点钱,省了很多时间,我们经常如此自我开脱。

    没想到,原来“爽呀爽呀”的花费背后,也卖掉了孩子的耐性。

    我家女儿最怕等,等一阵子车、排一会儿队,就又喊腿麻又怨头痛。

    习惯了一家人坐私家车出动,于是孩子一坐地铁就忐忑,邻座都是陌生人,一条扶手钢柱随时就会有几只手上下左右地挤在一起,高峰时间还要夹在一大堆男人女人的腋下股间,那种滋味非常难受。

    “那你们将来上学、上班怎么办?”我问。
    “开车啦!”
    “你们知道养一辆车要多少钱?”
    “那搭出租车吧”
    都说孩子是来跟父母讨债的,单是想到天天上下学靠出租车来回接送这一条,我便觉得这三个“港孩”不单是讨债的,简直是来寻仇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