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 这是一本风靡世界的哲学启蒙书。 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苏格拉底 …… [ 展开全部 ]
  • 作者:乔斯坦·贾德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定价:38.00元
  • ISBN:9787506394864
  • 2021-07-13 20:34:52 摘录
    伦理学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叫做“黄金律”,亦即互惠原则:你想别人怎样待你,你就要怎样待人。
    .
    .
    如今,我们已开始明白,这一互惠原则的运用,不仅仅可以跨越空间,也应该跨越时间。你希望下一代人怎样你,你就要怎样待他们,或许他们在你之前曾生活在这个星球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6-27 17:42:03 摘录
    我鼻头细胞里的一个氢原子以前可能属于某只大象的鼻子;我心脏肌肉里的一个碳原子从前可能在恐龙的尾巴上。
    也许是物理的浪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6-27 17:17:48 摘录
    这里坚决相信人的理智的态度被称为理性主义。所谓理性主义者就是百分之百相信人类的理智是世间所有知识源泉的人。
    论理性主义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6-27 15:55:17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15 21:28:01 摘录
    文艺复兴、科学发展对传统宗教的冲击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15 21:26:49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15 21:24:31 摘录
    “新科学方法的出现促成了技术革命,这是第一个阶段。而技术革命又为后来的每一项发明打下了基础。可以说人类这时已经开始脱离自然环境了,人类不再仅仅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英国哲学家培根表示: "知识即力量。,这句话强调了知识的实用价值,在当时也是一个很新的观念。人们开始认真干预大自然并加以控制。
    “但这并不一定是好的,不是吗?"
    “对。我曾经提到过,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正反两面的作用。文艺复兴时期展开的技术革命虽然带来了纺织机,但也造成了失业;虽然带来了新的药物,但也带来了新的疾病;虽然提高了农业效率,但也榨取了许多自然资源;虽然带来了洗衣机、电冰箱等实用的器具,但也导致了污染与工业废弃物处理的问题。今天我们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间题已经使得许多人认为,技术革命乃是人类尝试调整自然环境的一种危险做法,而且已经失败,有人指出,这场革命最终将会走向失控的局面。比较乐观的人士则认为我们目前仍处于科技的襁裸阶段,同时,尽管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不免会有阵痛,但人类终将逐渐学习到如何控制大自然,而不致对环境构成威胁。"
    “你觉得谁说的比较对?"
    “我觉得双方的说法或许都有点道理。在某些领域内我们必须停止干预自然,但在其他领域内我们则不妨更进一步。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我们绝不可能再走中世纪的老路。自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类就不再只是创造物的一部分,而开始干预自然,并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改造大自然。说真的, "人是多么了不起呀!'
    “人类已经登陆月球了。在中世纪,谁会相信人能跑到月亮上去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15 21:22:00 摘录
    在整个中世纪期间,人们过度迷信理性思考的重要性。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则认为研究大自然现象必须以观察,经验与实验为基础。我们称之为‘实证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15 21:18:40 摘录
    希腊与近代,相同与不同,人文主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15 21:16:28 摘录
    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新的社会阶级,产生新的文化需求和世界观、社会价值观等……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15 21:12:41 摘录
    文艺复兴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15 21:11:56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15 21:06:39 摘录
    “我们不能让自己被历史的浪潮冲走,总得有人收拾河岸边留下来的东西。”
    “这话很奇怪。”
    “是很奇怪,但却一点不假。孩子,我们并不只活在我们所属的时代里,我们身上也扛着历史。不要忘记你在这个房间内看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曾经是崭新的。那个十六世纪的木娃娃也许是为了某个五岁女孩的生日做的,而制造的人也许就是她年老的祖母…然后小女孩长成了青少年,然后成年了、结婚了,也许也生了一个女儿,后来她把木娃娃传给女儿,自己则渐渐老去,有一天就死了。虽然她活了很久,但总还是难免一死,从此一去不返。事实上她只是来到人间短暂一游罢了。但是她的娃娃——你看,现在却放在那个架子上。”
    “经过你这么一说,每一件事情都显得悲伤而严肃。”
    “生命本来就是悲伤而严肃的。我们来到这个美好的世界里,彼此相逢,彼此问候,并结伴同游一段短暂的时间。然后我们就失去了对方,并且莫名其妙就消失了,就像我们突然莫名其妙地来到世上一般。”
    不负当下,不念过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15 21:03:18 摘录
    中世纪事实上指的是介于两个时代之间的一个时期。这个名词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另外,这个时期又被称为“黑暗时代,因为它是古代与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笼罩欧洲的漫长的“一千年的夜晚。如今英文'medieval (中世纪)这个词仍被用来指那些过度权威、缺乏弹性的事物,具有贬义。不过,也有些人认为中世纪乃是各项体制萌芽成长的时期。例如,学校制度就是在中世纪建立的。历史上第一批修道院学校在中世纪初期成立,教会学校则在十二世纪成立。在公元一二00年左右,历史上最早的几所大学成立了。当时学校研习的科目也像今天一样分成几个不同的“学院.。”
    “千年真的是很漫长的一段时间。”
    “是的,不过基督教也需要这样的一段时间来招揽信徒。此外,许多民族也在这段时间内相继建国,拥有自己的城市、公民、民俗音乐与民俗故事。如果没有中世纪,哪来的这些民俗故事与民俗音乐呢?甚至,没有中世纪,欧洲又会变成什么模样呢?也许仍然会是罗马的一个省份吧!英国、法国或德国这些名词就是在中世纪出现的。在中世纪这个浩瀚汪洋的深处,有许多闪闪发亮的鱼儿游来游去,只是我们不见得都能看到。史特卢森就是中世纪的人,圣欧雷夫与查里曼大帝也是,更不用提罗密欧与朱丽叶、圣女贞德、艾文豪、穿花衣服的吹笛手以及那些强大的王侯与君主、侠义的骑士、美丽的少女、不知名的彩色玻璃工匠与灵巧的管风琴师傅了。再说,我还没提到那些修道士、十字军与女巫哩!"
    中世纪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15 20:59:44 摘录
    “事实上黑暗本身是不存在的。它只是缺少光线的照射罢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