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世纪百大心理学家传世之作 热播美剧Lie to Me 理论原型 诚实之所以具有普世价值,就在于谎言是普世现象,从政坛精英到市井小民,从商界巨贾到谍海特工,谎言成为生活的潜
……
[ 展开全部 ]
在主线。你想知道人们如何说谎,为何说谎,说谎时有何表现吗?你想知道如何识破谎言,识破的可能性与利弊如何,如何创造和增进识破的机会吗?那么请从人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开始,请从保罗·埃克曼这本一版再版、被欧美诸多执法机构奉为刑侦学教材的研究之作开始。 对于必须娴熟人际互动并了解嫌疑人性格特质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与警察而言,这是一本强化职能的教材;对于需要洞悉人心并长于沟通的心理医师、社会工作者与咨询专家而言,这是一本很好的人际互动宝典;对于极欲防止被骗的市井百姓而言,这更是一本可以使我们减少上当机会、防范诈术的实用指南。 2009年起,美国FOX电视台开始在黄金时间热播美剧《别对我说谎》(Lie to Me, 又译《千谎百计》),共播出3季48集,播出后大受追捧。该剧聘请本书作者保罗·埃克曼教授担任顾问,并以其说谎理论为指导思想,剧情大多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主角的身份和经历也与埃克曼教授本人颇为相似。编剧塞缪尔·比姆(Samuel Beam)说:“我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与埃克曼博士待在一起,他的研究成果在本剧中都有所体现。”
[ 收起 ]
作者:[美]保罗·埃克曼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定价:36.00
ISBN:9787108053800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朝闻道
2018-04-09 15:49:14 摘录
费曼注意到,类似的状况也出现在伊朗一康塔拉案中,那些中层官员拿不准向里根总统汇报所作所为的尺寸。具有最后决定权的人营造了一种氛围,让部属以为,会让长官下不了台的事,长官宁愿不想知道。如此一来,总统虽然可以推得一干二净,却也毁了体制和伦理。美国前总统杜鲁门( Harry Truman)说得好:“到我这里说了才算。”总统或企业的CED必须监督、评估、决策,并为最后的决策负责。舍此不为,短期或许有利,但却伤害了组织,鼓励越权者的大胆
妄为,并制造特许说谎的环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朝闻道
2018-04-09 14:57:38 摘录
对于自己被迫执行的任务,诺思如果认为不合理,并违反道德,他大可以辞职,公开站出来反对博兰修正案,但绝不应该在国会说谎。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朝闻道
2018-04-06 20:55:25 摘录
发生误真为谎的错误,并不一定需要情绪野火、善妒的性格或者个煽风点火的伊阿古。当现实世界困惑得令人摸不着头绪时,就可能怀疑有人说了谎,因为这样才可以解释得头头是道。
一位在中央情报局服务了二十八年的探员这样写道:把一件事情的原因归结为有人说谎往往可以解释得很完美,既有条理又顺理成章。当一时之间找不到其他更具说版力的理由时(也许因为我们要解释的现象是由于出错、违规或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归结为说谎真是既方便又容易。之所以方便,在于情报人员通常对于说谎的可能性特别敏感,而这种觉察通常被他们认为代表着自己分析问题老练……之所以容易,在于几乎任何证据都可以被朝着符合说谎这个假设的方向来解释。事实上,人们指出旦某些话受到严重质疑,被认为是谎言,那么它就百口莫辩,很难逃脱被认定的命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朝闻道
2018-04-03 08:20:10 摘录
在许多骗局当中,对于说谎者的破绽,受害者总是故意不去面对,一厢情愿地往好的方面设想,害怕谎言一旦拆穿,可怕的后果将难以收拾,于是成了骗局得以持续下去的帮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三版序
致谢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谎言、破绽与说谎线索
第三章 谎言何以穿帮
第四章 言辞、声音、身体行为与谎言
第五章 说谎的表情线索
第六章 陷阱与预防措施
第七章 测谎仪
第八章 估谎
第九章 20世纪90年代的抓谎
第十章 公共领域的谎言
第十一章 新进展与新想法
结语
附录
校者跋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三版序
致谢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谎言、破绽与说谎线索
第三章 谎言何以穿帮
第四章 言辞、声音、身体行为与谎言
第五章 说谎的表情线索
第六章 陷阱与预防措施
第七章 测谎仪
第八章 估谎
第九章 20世纪90年代的抓谎
第十章 公共领域的谎言
第十一章 新进展与新想法
结语
附录
校者跋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第三版序
致谢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谎言、破绽与说谎线索
第三章 谎言何以穿帮
第四章 言辞、声音、身体行为与谎言
第五章 说谎的表情线索
第六章 陷阱与预防措施
第七章 测谎仪
第八章 估谎
第九章 20世纪90年代的抓谎
第十章 公共领域的谎言
第十一章 新进展与新想法
结语
附录
校者跋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妄为,并制造特许说谎的环境。
一位在中央情报局服务了二十八年的探员这样写道:把一件事情的原因归结为有人说谎往往可以解释得很完美,既有条理又顺理成章。当一时之间找不到其他更具说版力的理由时(也许因为我们要解释的现象是由于出错、违规或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归结为说谎真是既方便又容易。之所以方便,在于情报人员通常对于说谎的可能性特别敏感,而这种觉察通常被他们认为代表着自己分析问题老练……之所以容易,在于几乎任何证据都可以被朝着符合说谎这个假设的方向来解释。事实上,人们指出旦某些话受到严重质疑,被认为是谎言,那么它就百口莫辩,很难逃脱被认定的命运。
在许多骗局当中,对于说谎者的破绽,受害者总是故意不去面对,一厢情愿地往好的方面设想,害怕谎言一旦拆穿,可怕的后果将难以收拾,于是成了骗局得以持续下去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