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
他们不是在进行艺术创造,而是希望用这种虔诚与坚忍来表达信仰,以换得自己、自己的家庭以及周边的平安和幸福。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作为一门宗教,如果信仰的起点和终点是一样的,就等于瓦解了自己,宗教就没有存在的依据了。所以早期的佛教一定要强调人性跟佛性是不一样的,人对于佛教的信仰就在于提升人性而趋近或达到佛性,遵守种种戒律,进行种种修炼,都是为了使人性向佛性趋近。但是,从中国的南北朝以来,有个思想一直非常强烈地在瓦解这个观念,这就是“人人都有佛性”的思想。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所以过去哲学史书里用“规律”来解释“道”,也许可以,但太简单,而且“规律”这个词太多现代西方哲学意味。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其实不见得有效,比如吃猪脑,是不是也会变得像猪一样聪明或者愚蠢呀?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名”是“字”,古人确实觉得,文字和文字所代表的事物有必然联系,一旦事物有了表达它的文字,它就被文字所固定,所以在古代要“敬惜字纸”。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古人相信,妖魔邪怪能变化各种形状,但是不能照镜子,镜子里一照就现出原形,所以魏晋时人上山,要背一面镜子在背后,如果有妖邪鬼魅跟在后面,一看见镜子里自己还是原形,就以为没有变好,于是就不再跟了,这样,人就能避免伤害,所以后来就有“照妖镜”一说。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显然,这些都是针对具体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来的,没有这些具体的困难,民众一般不会主动花钱去请佛道举行仪式,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尤其是民间的宗教信仰是很实际的,他们不去分别佛教还是道教,也不需要坚持什么无功利的纯粹信仰,只是强调道德无亏、心里虔诚。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千万不要看不起这样的传播。每一种异文化传入,都要经过本土人的解释、想像的演绎。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
-
现在我们越来越觉得,我们可能低估了古人,古代有很多“奇迹”,为什么叫做“奇迹”?就是我们现代人按照现代的技术水平,倒推过去,以为过去不会有这么高的技术和知识,所以把它叫做“奇迹”,其实,这是按照进化论来看问题的,也许古人并不像我们想像得那么无能。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