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透过好物,看见职人与生活家的美好交会 湘云纱 安郁茜×洪丽芬 天然染 沈方正×陈景林 布衣 青木由香×郑惠中 蔺草编 胡佑宗×台湾蔺草学会 棉麻编 陈季敏×龙
……
[ 展开全部 ]
惠媚 刺绣 绣hsiu×林玉泉 金工 陈俊良×慢镘 皮革 王庆富×谢政伦 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说:「只有实际在生活中使用的,才是美的器物。」本书以有趣的相对论概念切入,从「使用者」角色出发,带出「物」之美,再从物的鉴赏,带到「创作现场」,见证工艺职人的创造过程。报导者化身为工艺鉴赏之旅的带路人,以好物为媒,以故事为饵,引领大家穿梭各种美学现场,读者不但可从中见识到许多生活家精采的用物观点与美感品味;还可以一次领略多位台湾工艺创作职人的艺术信念与创作历程。是贴近生活、活泼又有趣的工艺鉴赏入门书。附录并提供职人名家所推荐之好物鉴赏采买信息
[ 收起 ]
作者:骆亭伶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定价:36.00元
ISBN:9787568021258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皎皎月明
2018-07-06 19:52:58 摘录
想到曾经有双手
这么用心地做出了自己所用的器物衣饰,
就会特别珍惜。”对安郁茜来说,这就是手作工艺所具有的最不可抗拒的爱引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序
倾听生活与工艺的美好交会
在全球化时代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工艺正逐渐朝着高度个性化、地域化与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如何
长期以来,台湾地区的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就希望能通过系列专书的出版,表达对台湾地区的工艺寻根热情的回应,
这次我们特别与远流出版公司合作,共同策划了《好物对对论:生活器物》与《好物对对论:手感衣饰》这组小书
6 好物对对论:手感衣饰
物的鉴赏,带到“创作现场”,见证工艺职人的创作过程。优秀的报道
者化身为工艺鉴赏之旅的带路人,以好物为媒,以故事为饵,引领大家
穿梭于各种美学现场,读者不但可从中见识到许多生活家精彩的用物观
念,也可培养自我的品位,还可以一次领略多位台湾地区工艺创作职人
的艺术信念与创作历程。可以说,这是一套贴近生活、活泼又有趣的工
艺鉴赏入门书。
打开《好物对对论:生活器物》,我们看到中国台湾地区器物研究
家廖宝秀在她斜对着台北故宫博物院至德园的茶室窗前,用陈念舟设计
的银壶泡茶待客。在扑鼻茶香中,啜着甘甜茶汤,一边细赏美器,一
边听她聊起历代银器的历史,谈及与陈念舟相识的过程和鉴赏作品的细
节,以及她独到的“器由心生”的美学见地……让人格外感受到文人相
交的美好投契。接着来到银壶创作家陈念舟与夫人舞蹈家林丽珍的永和
居所。空旷的木质地板一隅有着榻榻米茶席,创作家拿起桌几上的银壶
一一细述,从造型创意,材料严择,到工序如何的繁复,以及蕴含其中
的需反复斟酌的各项科学原理,都真正印证了廖宝秀所言:“美不只是欣
赏,还必须与生活实地扣合,只有使用方便,美感底蕴深厚,才能令人
反复摩挲品赏玩味。”翻开《好物对对论:手感衣饰》,建筑设计者安郁
茜生动地描述了洪丽芬的香云纱作品在工艺与时尚舞台的独特与卓越,
又从各种细节一一解说分析,甚至身体力行,亲自示范演绎香云纱服装
的日常穿搭。工艺精神能够如此贴身感受,让人一读难忘。接着来到洪
丽芬工作室,在充满创新与实验精神的工作场所里,名扬国际的服装大
师分享她如何在香云纱这块传统布料上提炼出新的工艺做法,加以创新
运用在丝、棉、蕾丝等不同的材质上,再将东方的开阔线条融合西方的
塑形裁剪,终于创作出融合东西方特色的新风格,成就Sophie HONG 品
牌的历程。她步步足迹娓娓道来,让人宛如亲历。
7
序 倾听生活与工艺的美好交会
这两册书共涵盖十五种工艺领域,三十位名家达人的专访,除了生活家与工艺家的对对论,还有设计师与工艺师的
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许耿修"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序
倾听生活与工艺的美好交会
在全球化时代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工艺正逐渐朝着高度个性化、地域化与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如何
长期以来,台湾地区的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就希望能通过系列专书的出版,表达对台湾地区的工艺寻根热情的回应,
这次我们特别与远流出版公司合作,共同策划了《好物对对论:生活器物》与《好物对对论:手感衣饰》这组小书
6 好物对对论:手感衣饰
物的鉴赏,带到“创作现场”,见证工艺职人的创作过程。优秀的报道
者化身为工艺鉴赏之旅的带路人,以好物为媒,以故事为饵,引领大家
穿梭于各种美学现场,读者不但可从中见识到许多生活家精彩的用物观
念,也可培养自我的品位,还可以一次领略多位台湾地区工艺创作职人
的艺术信念与创作历程。可以说,这是一套贴近生活、活泼又有趣的工
艺鉴赏入门书。
打开《好物对对论:生活器物》,我们看到中国台湾地区器物研究
家廖宝秀在她斜对着台北故宫博物院至德园的茶室窗前,用陈念舟设计
的银壶泡茶待客。在扑鼻茶香中,啜着甘甜茶汤,一边细赏美器,一
边听她聊起历代银器的历史,谈及与陈念舟相识的过程和鉴赏作品的细
节,以及她独到的“器由心生”的美学见地……让人格外感受到文人相
交的美好投契。接着来到银壶创作家陈念舟与夫人舞蹈家林丽珍的永和
居所。空旷的木质地板一隅有着榻榻米茶席,创作家拿起桌几上的银壶
一一细述,从造型创意,材料严择,到工序如何的繁复,以及蕴含其中
的需反复斟酌的各项科学原理,都真正印证了廖宝秀所言:“美不只是欣
赏,还必须与生活实地扣合,只有使用方便,美感底蕴深厚,才能令人
反复摩挲品赏玩味。”翻开《好物对对论:手感衣饰》,建筑设计者安郁
茜生动地描述了洪丽芬的香云纱作品在工艺与时尚舞台的独特与卓越,
又从各种细节一一解说分析,甚至身体力行,亲自示范演绎香云纱服装
的日常穿搭。工艺精神能够如此贴身感受,让人一读难忘。接着来到洪
丽芬工作室,在充满创新与实验精神的工作场所里,名扬国际的服装大
师分享她如何在香云纱这块传统布料上提炼出新的工艺做法,加以创新
运用在丝、棉、蕾丝等不同的材质上,再将东方的开阔线条融合西方的
塑形裁剪,终于创作出融合东西方特色的新风格,成就Sophie HONG 品
牌的历程。她步步足迹娓娓道来,让人宛如亲历。
7
序 倾听生活与工艺的美好交会
这两册书共涵盖十五种工艺领域,三十位名家达人的专访,除了生活家与工艺家的对对论,还有设计师与工艺师的
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许耿修"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序
倾听生活与工艺的美好交会
在全球化时代和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工艺正逐渐朝着高度个性化、地域化与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如何
长期以来,台湾地区的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就希望能通过系列专书的出版,表达对台湾地区的工艺寻根热情的回应,
这次我们特别与远流出版公司合作,共同策划了《好物对对论:生活器物》与《好物对对论:手感衣饰》这组小书
6 好物对对论:手感衣饰
物的鉴赏,带到“创作现场”,见证工艺职人的创作过程。优秀的报道
者化身为工艺鉴赏之旅的带路人,以好物为媒,以故事为饵,引领大家
穿梭于各种美学现场,读者不但可从中见识到许多生活家精彩的用物观
念,也可培养自我的品位,还可以一次领略多位台湾地区工艺创作职人
的艺术信念与创作历程。可以说,这是一套贴近生活、活泼又有趣的工
艺鉴赏入门书。
打开《好物对对论:生活器物》,我们看到中国台湾地区器物研究
家廖宝秀在她斜对着台北故宫博物院至德园的茶室窗前,用陈念舟设计
的银壶泡茶待客。在扑鼻茶香中,啜着甘甜茶汤,一边细赏美器,一
边听她聊起历代银器的历史,谈及与陈念舟相识的过程和鉴赏作品的细
节,以及她独到的“器由心生”的美学见地……让人格外感受到文人相
交的美好投契。接着来到银壶创作家陈念舟与夫人舞蹈家林丽珍的永和
居所。空旷的木质地板一隅有着榻榻米茶席,创作家拿起桌几上的银壶
一一细述,从造型创意,材料严择,到工序如何的繁复,以及蕴含其中
的需反复斟酌的各项科学原理,都真正印证了廖宝秀所言:“美不只是欣
赏,还必须与生活实地扣合,只有使用方便,美感底蕴深厚,才能令人
反复摩挲品赏玩味。”翻开《好物对对论:手感衣饰》,建筑设计者安郁
茜生动地描述了洪丽芬的香云纱作品在工艺与时尚舞台的独特与卓越,
又从各种细节一一解说分析,甚至身体力行,亲自示范演绎香云纱服装
的日常穿搭。工艺精神能够如此贴身感受,让人一读难忘。接着来到洪
丽芬工作室,在充满创新与实验精神的工作场所里,名扬国际的服装大
师分享她如何在香云纱这块传统布料上提炼出新的工艺做法,加以创新
运用在丝、棉、蕾丝等不同的材质上,再将东方的开阔线条融合西方的
塑形裁剪,终于创作出融合东西方特色的新风格,成就Sophie HONG 品
牌的历程。她步步足迹娓娓道来,让人宛如亲历。
7
序 倾听生活与工艺的美好交会
这两册书共涵盖十五种工艺领域,三十位名家达人的专访,除了生活家与工艺家的对对论,还有设计师与工艺师的
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许耿修"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这么用心地做出了自己所用的器物衣饰,
就会特别珍惜。”对安郁茜来说,这就是手作工艺所具有的最不可抗拒的爱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