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坚定地鄙薄《庄子》的人如何zui终投向了《庄子》,一个真诚相信《庄子》的人又真的可以在现实世界里驾驭虚舟、逍遥往来吗?《逍遥游》从历史人物与《庄子》的爱恨纠葛入手,除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熊逸
  •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定价:58
  • ISBN:9787559614322
  • 2020-02-05 23:06:08 摘录
    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哲学的解决方案,你处理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事实上,庄子的学说经常被人们用来解决认知失谐的问题。

    认知失谐———费斯廷格,人们为了避免和减弱“认知失谐”总会给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找到一个“合理化”的解释。
    “认知失谐”在我还不知道这个概念之前,我就已经深深的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人不可能愧疚的活一辈子,甚至连一天都不可能,人都会想方设法地来说服自己的合理化,因为他们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化解”逻辑。 所以,懂得真正反思自己的人少的很,大部分底层人民都属于外控倾向,更加相信“命”带来的一切,更加沉迷和相信一些神秘的东西。 自省、让自己走的更远,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能让你安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2-05 22:40:59 摘录
    孔子的意见很像我们俗话所谓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这句俗话的原始出处是五代年间的一首诗,作者就是在正统儒家观念中以“依阿诡随”著名的反派人物冯道。

    冯道历仕四朝十一帝,从不知忠君死节为何物,是古代政坛上一株最具传奇色彩的常青树,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合乎庄子的“不得已”核心思想。 如何才能达到逍遥,如何才能物我两忘,如何才能“至人无己”,其核心均在“不得已”三个字里面。 后世的评判尽管留给后世之人,“不得已”的处事原则则更加的理性,更加科学而已。 刨除掉感性的因素,我想很多事情确实可以更有效率一些。 中小企业的生存也应当如此,不主观也就是更科学。 不得已———记下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2-05 22:20:20 摘录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无奈的是,这种认知习惯是人类心理上根深蒂固的模式,心理学称之为“虚假一致”(falseconsensus),我们总是把自己的反应当作典型反应,认为别人在此情此境之下也会做出和我们一样的反应。
    “虚假一致”大众认知里面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全世界的人都跟你一样,会遵循着你的思维来想事情。 其实、更深的来讲,这就是一种认知模式的比拼,高级的认知模式肯定会完胜低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2-05 16:30:55 摘录
    罗伯特·默顿(1949)则研究了社会组织对个体人格的影响以及彼此的依赖关系。

    认为越是完善的阶层组织越是会迫使个人成为有组织的、谨慎的、训练有素的个人。

    这种社会压力常常会导致个人对规则的盲从,反而忽视了规则创立的目的和意义。
    社会组织对个人的人格影响是极其大的,这一点在我身上体现得比较完整。 因为相信自己的无知,转而希望学习到知识,忽略掉自我的个人想法,去遵从社会的规则,这个过程中,团体的崇拜感,越来越强,自我信任感越来越弱,今儿开始对社会组织所列的规则形成盲从。 这是一个拙劣的学习者,看到的就是“物”,将所有物价后的知识,规则,科学成果一股脑的装进脑子里,而从不去做一个甄选,潜意识就觉得学的多,自然就会条理清晰,高屋建瓴。 时间是有限的,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规则学习之后,总会感觉学海无涯,知识遥远,而活在当下却成为了一件遥远的事情。 我们抱着一种怀疑论的心态去学习,而并非是全盘的接受或者否决。 活在当下,不仅指时间上,更指的是历史的创造上。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2-05 16:19:08 摘录
    庄子》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无足对知和说:“人们段没有不追名逐利的,如果一个人富有,别人就会归向他,归向他就会以谦下的态度对他,他自然就被尊崇起来。”
    礼是本能驱使,是一个客观实际。 他是有其底层逻辑的;我们想问题,做事情,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试着将逻辑链拉长一些来考虑这件事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2-05 16:16:21 摘录
    那么“礼”当然也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即《管子·枢言》所谓的“法出于礼,礼出于俗”,礼源于自然形成的社会风俗习惯,只是被条文化了而已。

    也许对条文的不合时宜的固守确实称得上是一种人为,但礼本身不是人为,而是天然,至少天然要占绝大的份额
    礼的内核是社会风俗习惯,它本身并不是人为,人为的东西只是它被条文化了而已。 我们往往去判断一些东西的时候,会容易被我们短暂的逻辑链条所欺骗而作出错误的选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2-05 16:00:06 摘录
    由此便进入庄子的政治观了。

    上古那个无所分别的时代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上如标枝,民如野鹿”,不标榜贤人,也不重视能人,君主就像树枝一样仅仅悬处高位而已,民众就像野鹿一样率性而生,行为端正却不知道什么是义,互相关爱却不知道什么是仁,真心实意却不知道什么是忠,举止得当却不知道信,所以行为不着痕迹,事迹不得以流传。
    这让我想起来了桃花源记,陶渊明所描述的一幅世外桃源的情景,实在是美轮美奂。 在某些层面,我似乎可以理解“文明让人类倒退”这个观点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2-05 15:56:42 摘录
    我们以礼为例。礼的核心意义就是等级秩序,分尊卑、别贵贱,这是典型的“分别”。
    鲁国杈贵季氏僭用了八佾之舞,孔子便感叹“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礼的核心是等级秩序。 这是我曾经忽略的东西,常常将礼和道德捆绑在一起,认为礼就是道德,道德就是礼。 被道德捆绑,实在是举步维艰,处处难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2-04 17:23:54 摘录
    又该如何解释“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谚语呢?
    这句话的原创应该是赫拉克利特的“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著作残篇》,第123页),就算这话没错,那么,假如遇到同样个难题,性格外向的你会选择这么做,性格内向的我会选择那么做,结果迥然不同。但是,性格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答案非常反讽: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命运决定的。
    性格决定命运,可是性格却是由命运决定的,这就要深入到遗传学去探讨。 不过不用探讨的那么深?现行世界记得这个规则即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2-04 17:11:13 摘录
    庄子对于昼夜交替的问题就采取了存疑的态度,进而推论有一种我们无力窥探的力量在运转着这个世界,我们想了解而了解不得,想抗拒而抗拒不了,那么最合理的办法当然就是顺应。

    并且,如果认识到这种力量不是我们可操控的话,那么对于由这种力量所造成的种种或好或坏的后果当然也就不必萦怀。

    这种力量,庄子一般称之为“命”。
    庄子的这个态度说明他确实非常的理智,理智高于一切。 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存疑,存疑时最合理的办法是顺应。 这一点却是难能可贵,我们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工作中一定要遵循这一点,换做一句常说的话便是“趋利避害”顺应时势的发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2-04 16:53:21 摘录
    因为科学都是基于“假设”的——譬如欧式几何的公理,我们只能“假设”它们是不证自明的。

    科学一旦脱离假设,就变身成为信仰了。

    基于假设的答案当然不可能是确定的答案,所以科学比信仰更难被人接受。
    科学比信仰更难以让人接受,而科学一旦脱离假设、就变身为了信仰。 真的是让人乍舌,所以,哪里存在一个更古不变的道理呢,科学的前提都是一些不证自明的东西,倘若非要推出一个为什么,那又会变回到神秘之处。 所以,现行世界中,不必遵循着这样活或者那样的大道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的是一个超级正确的解决现实问题的原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2-04 16:29:18 摘录
    《反异端》里讨论过和庄子一样的问题,认为我们必须承认理性的局限,诸如海潮为什么涨落、河水为什么泛滥之类的问题我们只要提出来就好,答案都只有上帝知道

    第二种办法就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次序来搭建因果关系,或者设计出一些让自己能够接受的“完整的理论”,虽然我们今天喜欢称之为迷信或武断,但这都是科学探索的前身。
    要么承认自己无知,要么以有涯度无涯,势必会走向迷信之段、因为所有人都预设了一个前提,那就好我们科学大厦的基础———因果律。 所以,佛教才可以在贫民老百姓哪里很吃香,在高端知识分子那里很吃香,因为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很无知,只不过此无知非彼无知而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2-04 16:23:34 摘录
    必然性和偶然性也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但这其实也和随机性的问题一样,所谓偶然性也仅仅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之所以我们会觉得一件事情的岀现是偶然的,仅仅是因为我们缺乏有效的观察手段罢了。
    必然性和偶然性,量子物理相关问题的偶然性,是否是因为观察手段的局限而被限制呢。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2-04 16:16:37 摘录
    也是轴心时代的名人,他所悟出的道理,亦即是佛教区别于当时印度各大教派的核心理论,就是这个缘起法。

    通俗并简化地讲,即发现了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律就是因果律,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万事万物都陷在这个因果的链条里挣脱不出来。

    所谓陷在因果律里,也就意味着人生是不由自主的。不由自主而想自主,陷在因果律里而想跳出因果律,这才有了真如实相、寂静涅槃等理论。
    佛教的底层逻辑————因果律,都逃不出这个基本规律,那么缘起,涅槃,一切的理论就都出来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2-04 16:13:00 摘录
    庄子太理性,太冷静,罕用心理学所谓的自我强化( self-enhance-ment)来麻痹并激励自所以他总在怀疑,总在发问,总是不给出确切的结论,他小心翼翼地怀疑各种具体的知识,进而怀疑我们借以获取知识的媒介,甚至怀疑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本身。

    也就是说,他的关注点已经不再局限于具体的知识内容了,而是扩展到了认知论的层面,坦然地承认无知,然后发现了无知比知更大的价值。
    庄子的关注点已经超越了知识本身,而是到达了认识层面。在这个层面,当然要承认自己的无知。 这也是学哲学学半道人最大的问题所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