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6种不同的人种,但今天为什么只剩下智人;从原始洞穴走出到登上月球,从学会使用语言和文字到用互联网把整个世界联结起来,人类是如何一步步登上生物链的顶 …… [ 展开全部 ]
  • 作者:[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 定价:98元
  • ISBN:9787508691312
  • 2022-02-07 19:17:11 摘录
    从整个历史来看,过去多种人种共存其实是常态,现在地球上只有“一种人”,这才是异常。
    物种多样性 以及人类的自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8-01 16:29:36 摘录
    但他们从来没有发现,苦真正的来源不在于感受本身,而是对感受的不断追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8-01 15:12:24 摘录
    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发表许多著作和文章,解释为何现在会有这个令人愉悦的发展,其中大致提出几项重要因素。首先,战争的成本大幅上升。如果说有个最高诺贝尔和平奖,应该把奖颁给罗伯特·奥本海默以及和他一起研发出原子弹的同事。有了核武器之后,超级大国之间如果再开战,无异等于集体自杀。因此,想要武力征服全球也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核武器的威力不是毁灭,而是威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7-11 15:20:16 摘录
    战争可不是什么单纯的酒吧打架,需要非常复杂的组织、合作和安抚手段。真正胜利的关键,常常是能够同时安内攘外并看穿他人思维(尤其是敌国的维)。如果挑个只有蛮力、只想猛攻的人来打仗,常常就是一败涂地。更好的选择,是个能够合作、能够安抚、能够有不同观点的人。真正能建立起帝国的人,做的也就是这种事情。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7-06 11:18:49 摘录
    可惜事与愿违。在传统信件的年代,我们通常只有最重要、不得不联络的事才会写信。写起信来也不是想起什么就写什么,而是字斟句酌、考虑再三。而且,通常对方的回信也会同样慎重。对大多数人来说,每个月来来去去的信顶多就是几封,也不会有人急于立刻回复。但在今天,我每天都会收到几十封电子邮件而且所有人都希望你立刻响应。我们以为自己省下了时间;然而,我们其实是把生活的步调加速成过去的十倍快,于是我们整天忙忙碌碌、焦躁不安。
    慢下来才不用随时回应外界 时间才真正属于自己 投入于自己的时间越多 内心就越丰盈、强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7-06 11:05:48 摘录
    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末日方舟法则:成为人类的食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09 17:25:48 摘录
    一直以来,人类社会和家庭的维系靠的是“无价之宝”,如荣誉忠诚、道德和爱。但这些都不会被放上市场,也不应用金钱衡量。就算市场开出天价,有些事情就是不该做。比如父母绝不该贩子为奴,虔诚的基督徒绝不该犯下那些滔天大罪,忠诚的骑士绝不该背叛主人,而部落先祖留下的土地也绝不该落入外国人手中。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09 17:24:42 摘录
    人们之所以愿意如此,正是因为他们接受了这个集体的想象。“信任”正是所有金钱形式最基本的原料。如果有个富裕的农民卖掉房舍田产换来一袋贝壳,还带着这袋贝壳前往远地的省份,那是因为他相信抵达之后,其他人会愿意用稻米、房屋和田地和他交换这些贝壳。所以可以说金钱就是一种相互信任的系统,而且还不是随随便便的某种系
    统:金钱正是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09 17:23:41 摘录
    随着时间过去,种族主义还蔓延到越来越多的文化领域。例如美国的审美观就是以白人的美丽作为标准,白人的特质就是美丽的标准,浅色的皮肤、金黄的直发、小而翘的鼻子等等。至于典型的黑人特质,例如黝黑的皮肤、蓬松的黑发、扁平的鼻子,则被视为丑陋。这些成见使得原本就由想象建构出来的阶级意识更是进到意识深层,挥之不去这样的恶性循环可能持续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让原本只是历史偶发事件形成的阶级制度变得根深蒂固。 随着时间流逝,不公不义的歧视常常只是加剧而不是改善。富者越富,而贫者越贫。教育带来进一步的教育,而无知只会造成进一步的无知。历史上过去的受害者,很可能会再次受害。而历史上过去的特权公子他们的特权也很可能依然存在。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09 17:22:14 摘录
    身为人类,我们不可能脱离想象所建构出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自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前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稍加以扩大而已。
    即使读完这本书已经小半年了,还是对这个观点印象很深刻。作者认为社会、法律、宗教统统都是建立在一种人类的共同想象之上的。为了进行论证,书里反复用到了壁虎牌汽车(?)的例子,书讲的很通俗对此不加赘述。成天挂在嘴上的“社会”居然可能是个人的一种想象,想想就很疯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09 17:17:18 摘录
    浪漫主义告诉我们,为了要尽量发挥潜力,就必须尽量累积不同的经验。必须体会不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关系,品尝不同的美食,还必须学会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而其中最好的一种办法,就是摆脱日常生活及工作,远离熟悉的环境,前往遥远的国度,好亲身“体验”不同的文化、气味、美食和规范。我们总会不断听到浪漫主义的神话,告诉我们“那次的经验让我眼界大开,从此整个生活都不一样了。消费主义告诉我们,想要快乐,就该去买更多的产品、更多的服务。
    如果觉得少了什么,或者有什么不够舒服的地方,那很可能是该买些什么商品(新车、新衣服、有机食品),或买点什么服务(清洁工、心理咨询、瑜伽课)。就连每一则电视广告,也都是个小小的虚构故事告诉你买了什么产品或服务可以让日子更好。
    这里作者对消费主义的抨击其实很有意思。我们早处于一个处处都是消费陷阱的时代,到底是应该敲响警钟(并不代表有所意义)还是应该沉醉于中?想到之前读一本杂文集里的一句话“处在一个疯狂的时代,确认为自己和疯狂无缘,这无疑是最疯狂的”,用在这里正合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09 17:12:59 摘录
    每当人类整体的能力大幅增加,看来似乎大获成功的时候,个人的苦痛也总是随之增长。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09 17:10:48 摘录
    其实不是我们驯化了小麦,而是小麦驯化了我们。“驯化”( domesticate)一词来自拉丁文“ domus”,意思就是“房子”。但现在关在房子里的可不是小麦,而是智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10-09 17:09:24 摘录
    然而,因为工业污染和滥用海洋资源,许多海洋生物都已经濒临绝种。事情再这样发展下去,很
    快鲸鱼、鲨鱼、鲔鱼和海豚也会走上和双门齿兽
    地懒、长毛象一样灭绝的道路。对全世界上所有的大型动物来说,这场人类洪水的唯一幸存者可能只剩下人类自己,还有其他登上诺亚方舟但只作为人类盘中佳肴的家禽家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0-03-22 10:53:45 摘录
    事实就是,不管是只讲到英国的压迫和剥削,还是只讲到“白人的承担”,都不是完全的事实。毕竟,欧洲各帝国以这么大的规模做了这么多的事,不管是想站在哪一边,都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的事件加以佐证。你觉得这些帝国就是邪恶的怪物,在全球各地四处散播死亡、压迫和歧视吗?随便把他们的罪行列出来,就足以编成一部百科全书了。你觉得这些帝国其实为属民提供了新的医药、更佳的经济环境、更多的安全吗?随便把他们的成就列出来,也足以编成另一部百科全书。正因为帝国与科学密切合作,就让它们有了如此强大的力量,能让整个世界大为改观;也是因为如此,我们很难简单断言它们究竞是善是恶。正是帝国创造了我们所认识的世界,而且,其中还包含我们用以判断世界的意识形态。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