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结构研究》是一部全面研究《孙子兵法》结构问题的专著。《孙子兵法结构研究》对《孙子兵法》的结构特点和每一篇的结构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据此对《孙子兵法》的思想内容、 …… [ 展开全部 ]
  • 作者:付朝
  •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 定价:45.00元
  • ISBN:9787506559973
  • 2018-10-11 16:53:36 摘录
    【原文】1.1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可胜。故日胜可知,而不可为。1.2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
    胜也
    1.3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日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萌自,闻雷霆不为聪耳。1.4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2.1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正。2.2法
    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2.3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2.4称胜者之战民
    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
    写的真好,这正是我一直思考而寻找的方法。究竟该如何竞争?如何胜过对手?所以说善战者要先保证自己不可以被别人战胜,是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等待时机,自己能否战胜敌人的机会在于会否出错,一旦时机成熟,那么就可以顺势战胜敌人。这需要等待、创造机会。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司马懿从始至终一直都做到了使自己不可以被别人战胜,自己没有出错,没有没有胜利的把握,所以没有出兵,而是在等待时机。即使诸葛亮羞辱他,也能坚守出兵的选择。最后成功的退了蜀兵。 能做到“能为不可胜者”已然是善战者,而无法做到“使敌可胜”这部分不是己方能把握左右的。知可为知不可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