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本卷为刘再复散文诗精编合集。散文诗是刘再复文学写作中的重要一脉, 是其三个写作目标 文学研究、散文创作、中国传统文化批评 中散文创作的重要部分。上世纪八十年代,作者在从事
……
[ 展开全部 ]
文学理论研究和传统文化批评的同时,就经常写作、发表散文诗;九十年代去国之后,他不仅坚持散文诗写作,而且其学术型文章也更多地弥漫着一种散文诗的气息。这些情性与情义杂糅、诗性与人性互见的散文诗作,也是一部打开了的心史系列,读来令人怦然心动,掩卷让人意绪难平,更具机杼自出的魅力。
[ 收起 ]
作者:刘再复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定价:38.00元
ISBN:9787108045430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群魔魔
2018-12-18 11:48:31 摘录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对《浮士德》作了这样的阐释:歌德的诗篇,描写人在学问与人生中受了挫折,感到厌恶,于是彷徨摸索,终究无可奈何地投入实际行动;但在许多痛苦的经历和永远不能满足的探求中,仍旧在传说的帏幕之下,不断地窥见那个意境高远的天地,只有理想的形式与无形的力量的天地,人的思想只能到它大门为止,只有靠心领神会才能进去。(《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版,第三六三页)这段话曾感动过我,使我没有停留在理念中。理念只能把我带到高远天地的门口唯有生命体验后的大彻大悟,才使我接近世界的心脏,并在那里拥抱着人间的大欢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群魔魔
2018-12-18 11:47:59 摘录
看不见的世界比看得见的世界更为重要。精神世界、情感世界、蕴藏于人性深处的爱的世界,那是真正广阔无边、奇丽无比的世界。眼睛的成长,就是愈来愈看清这个世界并被这个世界所激
动。看到苍穹闪烁的星辰,我高兴;看到屹立大地的人格,我高兴;看到孩子们的心魂如同原野中绿盈盈的劲草,我更是激动不已。英国生物学家霍尔丹( Tom Burdon Sanderson Haldane)说过:“一个从未接触过‘视所不见的世界’的人,不会有太大的出息这些人充其量只是‘善良的动物’而已。”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群魔魔
2018-12-18 11:47:32 摘录
自由是什么?无数思想家与哲学家皱着眉头抛出一个又一个的定义。而对于我,自由是一种独语,一种觉悟,一种解脱,一种体验,一种拒绝,一种排斥,一种不顺从驾驭与支配的反叛,一种不理会权力控制与市场法则的尊严,一种不在乎升沉荣枯的孤绝,而且还是一种能够管好自己、可对自己发出责任命令的力量。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群魔魔
2018-12-18 11:46:18 摘录
乔治·桑塔耶那曾说:智慧来自幻灭。我在经历了一次幻灭之后,相信了这句话。幻灭之后,我才学会怀疑。幻灭之后,我才不再困死于理所当然的模式。自杀是消极的否定,幻灭则是积极的否定。智慧是对僵化、平庸、鄙俗、愚蠢、蒙昧和偶像的否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群魔魔
2018-12-18 11:45:56 摘录
自由固然与身外世界有关,但更要紧的还是身内的觉悟。一个没有力量战胜外部诱惑的人,一个没有力量拒绝各种目光的人,一个没有力量反抗各种神圣名义压迫的人,依然没有自由。总是竖起耳朵听着外部世界风吹草动的小鹿与兔子,虽然身在大旷野,但没有自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群魔魔
2018-12-18 11:45:27 摘录
美国的通讯卫星之父约翰·皮尔斯说:“知识使人明目,技术使人高效,而意识到无知才使我们充满活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群魔魔
2018-12-18 11:44:14 摘录
可以修正自己,但不能背叛自己。柏拉图曾用他的哲学脑袋向世界发出这样的宣言:我宁愿和整个世界不和,也要和自我保持一致。他说:“我宁愿我的琴是不协调的……或是整个世界都与我不和,都反对我,也不愿我是一个与自我不和、反对自我的人。”柏拉图忠诚于自己,因此他也忠诚于社会。整个西方数千年的文化,几乎成为柏拉图哲学的伸延与叩问。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群魔魔
2018-12-18 11:43:45 摘录
卓越的存在主义作家加缪,接受过马克思主义并加入过法国共产党,但他始终与毫无希望的教条保持距离。当他即将入党的时候,曾对朋友说:“在我将要经历的生活中,我将始终拒绝在生活和人之中放一册《资本论》。”在这位真正的作家心目中,一切神圣的经典,都不能阻止和妨碍他成为人和过人的生活,更不能阻碍他的天才原创力冲决教条的罗网而外化为精彩的精神大建筑。经典让人丰富,不是让人贫乏。经典可以是太阳,也可以是墓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群魔魔
2018-12-18 11:43:23 摘录
宗白华先生把自己的美学论集命名为《美学散步》。我喜爱这名称。思索与写作如同散步时才有冷静与从容,才能扬弃浮躁气与火药味。散步时是轻松的,但每一步都踏着开满鲜花的土地。散步时无所企求也没有终极目的,唯有在无所奢望时心灵才能自由地漫游。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群魔魔
2018-12-18 11:42:23 摘录
“要爱挫折—爱自己的挫折”,存在主义巨匠萨特这样说。存在是丰富的,因为它包括挫折。挫折使人从昏迷变为清醒,从骄奢变为踏实。挫折刺痛神经,激活身内那些已经沉睡和即将沉睡的切,重新嬴得躯体与灵魂的活泼。挫折的时刻,我的整个思想才贴近大地、贴近真实、贴近人间,不再滑动于浮华的表层。一想起挫折,我就有无数的话要说,挫折比成功带给我更多结实的语言与哲学。我要感谢挫折,感谢它在我的生命流程中投下精彩的大波澜。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群魔魔
2018-12-18 11:41:41 摘录
常对着大自然赞叹。对着晴空、丽日、圆月、星光、碧波、白浪,我赞叹:太美,太精彩了。而对着雨天、落日、缺月、暗夜、狂涛、怒浪,我也赞叹:太美,太精彩了。大自然本就是不割的大制。壮丽的造化本就是崇深的戏剧与矛盾的歌舞场。唯其矛盾,才是滚动着宇宙活气的伟大奇观。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群魔魔
2018-12-18 11:41:08 摘录
生命之旅有欢乐,有忧伤,有前行,有曲折,有成功,有失败;有骆驼似的跋涉,有狮子般的呼啸,有小鹿般的凄惶逋逃,起起落落,浮浮沉沉。而我,爱其过程中的每一步。每一步都在丰富我,造就我,每一步都让我远离那颗固执而充满妄念的头脑。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群魔魔
2018-12-18 11:40:43 摘录
体验过爱,知道爱并非爱其爱本身,并非仅仅爱其可爱处。爱是爱其整个,爱是爱其全部。正如爱大江大海,既爱它的浑浊,也爱它的清澄,既爱它的低吟,也爱它的长啸,既爱它的昂扬,也爱它的徘徊。总之,江海的全流程和全景观,我都倾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群魔魔
2018-12-18 11:39:34 摘录
俄国的天才导演塔可夫斯基是另一位卓越的耕耘者。他的每部创作都是电影经典。他在自传《雕刻时光》中这样说明他对艺术的理解:“艺术的目的便是为了给人的死亡做准备,耕犁他的性灵,使其有能力去恶向善。”耕犁性灵!这是伟大的启示录,诗的真理原来成功不是注定的,必须耕犁,必须“耕犁性灵”。谁能想到这一点呢?人的性灵也是一片果园,一片垄亩,一片需要拓荒、需要耕锄的大地。这里会荒凉,这里也需要摆脱贫瘠、干旱与枯焦。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群魔魔
2018-12-18 11:38:12 摘录
耕耘自己的果园吧!”法兰西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如是说。
生命萌动、发展、成熟,无穷故事,无尽之美,全在耕耘中。我耕耘,所以我在;我耕耘,所以我与田野、乡野、大旷野如此密切。大地之子本应耕耘自己的果园,本应把握住自己的春夏秋冬,本应珍惜如灯火一闪、花叶一季、红楼一梦的人生。荒废,荒废,荒废的时间太久了,剥夺,剥夺,被剥夺的时间太多了。荒废的时间没有尸骨,死了的岁月看不见。快从荒废中苏醒,快从时间的残骸中张开眼睛。我对自己如是说。
伏尔泰小说《康第德,或乐观主义》的结束语正是耕耘的呼唤,他告诉人们,辛勤的耕耘可以使人类免除三大灾难:寂寞、恶习与贫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抱歉,没有读取到这本书的章节信息
手动填写章节信息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抱歉,没有读取到这本书的章节信息,请手动输入
填写章节信息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动。看到苍穹闪烁的星辰,我高兴;看到屹立大地的人格,我高兴;看到孩子们的心魂如同原野中绿盈盈的劲草,我更是激动不已。英国生物学家霍尔丹( Tom Burdon Sanderson Haldane)说过:“一个从未接触过‘视所不见的世界’的人,不会有太大的出息这些人充其量只是‘善良的动物’而已。”
生命萌动、发展、成熟,无穷故事,无尽之美,全在耕耘中。我耕耘,所以我在;我耕耘,所以我与田野、乡野、大旷野如此密切。大地之子本应耕耘自己的果园,本应把握住自己的春夏秋冬,本应珍惜如灯火一闪、花叶一季、红楼一梦的人生。荒废,荒废,荒废的时间太久了,剥夺,剥夺,被剥夺的时间太多了。荒废的时间没有尸骨,死了的岁月看不见。快从荒废中苏醒,快从时间的残骸中张开眼睛。我对自己如是说。
伏尔泰小说《康第德,或乐观主义》的结束语正是耕耘的呼唤,他告诉人们,辛勤的耕耘可以使人类免除三大灾难:寂寞、恶习与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