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中国古代山水画二十讲》作者选择了山水画各个发展时期(启于隋,终于清)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为主体,以现存山水画名作(包括摹本)的欣赏为主线,以点带面地展现了古代山水画波澜壮阔
……
[ 展开全部 ]
的变迁历程和独特价值。
[ 收起 ]
作者:潘杨华
出版社:山东齐鲁书社
定价:68.00
ISBN:9787533327491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有根天线
2018-12-19 20:39:48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有根天线
2018-12-19 20:33:48 摘录
首先,荆浩指出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有根天线
2018-12-19 19:38:09 摘录
《唐朝名画录》中国画品评著作。晚唐朱景玄著。一卷。收录唐画家吴道子等125人,分为“神、妙、能、逸”四品,除了逸品外,每
品又各分为上、中、下三个等格。先在目录中注明每家所擅长的画科,次立小传,略叙事迹,再评论画艺。开后世如《江村消夏记》等著录先范,为唐代画家保留了不少珍贵史料。
记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自序
引言
一 古今山水第一图 —— 隋 · 展子虔
二 江帆楼阁崛起初 —— 唐 · 李思训
三 北派画风看匡庐 —— 五代 · 荆 浩
四 平淡江南观待渡 —— 五代 · 董 源
五 世间已无李营丘 —— 五代 · 李 成
六 壮美何曾范山头 —— 北宋 · 范 宽
七 林泉高致郭淳夫 —— 北宋 · 郭 熙
八 千里江山为谁哭 —— 北宋 · 王希孟
九 松风万壑李晞古 —— 宋 · 李 唐
十 溪山清远半边逐 —— 南宋 · 马 夏
十一 何处人间有悔尤 —— 元 · 赵孟頫
十二 富春山居是大痴 —— 元 · 黄公望
十三 山樵技法最纯熟 —— 元 · 王 蒙
十四 云林高逸出尘俗 —— 元 · 倪 瓒
十五 落花诗意常知足 —— 明 · 沈 周
十六 粗文细文归一途 —— 明 · 文徵明
十七 烟花队里醉六如 —— 明 · 唐 寅
十八 画坛异才仇实父 —— 明 · 仇 英
十九 一代正宗才力薄 —— 清 · 四 王
二十 江山代有才人出 —— 清 · 四 僧
余论
附录一 古代山水画传承示意图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自序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自序
引言
一 古今山水第一图 —— 隋 · 展子虔
二 江帆楼阁崛起初 —— 唐 · 李思训
三 北派画风看匡庐 —— 五代 · 荆 浩
四 平淡江南观待渡 —— 五代 · 董 源
五 世间已无李营丘 —— 五代 · 李 成
六 壮美何曾范山头 —— 北宋 · 范 宽
七 林泉高致郭淳夫 —— 北宋 · 郭 熙
八 千里江山为谁哭 —— 北宋 · 王希孟
九 松风万壑李晞古 —— 宋 · 李 唐
十 溪山清远半边逐 —— 南宋 · 马 夏
十一 何处人间有悔尤 —— 元 · 赵孟頫
十二 富春山居是大痴 —— 元 · 黄公望
十三 山樵技法最纯熟 —— 元 · 王 蒙
十四 云林高逸出尘俗 —— 元 · 倪 瓒
十五 落花诗意常知足 —— 明 · 沈 周
十六 粗文细文归一途 —— 明 · 文徵明
十七 烟花队里醉六如 —— 明 · 唐 寅
十八 画坛异才仇实父 —— 明 · 仇 英
十九 一代正宗才力薄 —— 清 · 四 王
二十 江山代有才人出 —— 清 · 四 僧
余论
附录一 古代山水画传承示意图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自序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自序
引言
一 古今山水第一图 —— 隋 · 展子虔
二 江帆楼阁崛起初 —— 唐 · 李思训
三 北派画风看匡庐 —— 五代 · 荆 浩
四 平淡江南观待渡 —— 五代 · 董 源
五 世间已无李营丘 —— 五代 · 李 成
六 壮美何曾范山头 —— 北宋 · 范 宽
七 林泉高致郭淳夫 —— 北宋 · 郭 熙
八 千里江山为谁哭 —— 北宋 · 王希孟
九 松风万壑李晞古 —— 宋 · 李 唐
十 溪山清远半边逐 —— 南宋 · 马 夏
十一 何处人间有悔尤 —— 元 · 赵孟頫
十二 富春山居是大痴 —— 元 · 黄公望
十三 山樵技法最纯熟 —— 元 · 王 蒙
十四 云林高逸出尘俗 —— 元 · 倪 瓒
十五 落花诗意常知足 —— 明 · 沈 周
十六 粗文细文归一途 —— 明 · 文徵明
十七 烟花队里醉六如 —— 明 · 唐 寅
十八 画坛异才仇实父 —— 明 · 仇 英
十九 一代正宗才力薄 —— 清 · 四 王
二十 江山代有才人出 —— 清 · 四 僧
余论
附录一 古代山水画传承示意图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自序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首先,荆浩指出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
品又各分为上、中、下三个等格。先在目录中注明每家所擅长的画科,次立小传,略叙事迹,再评论画艺。开后世如《江村消夏记》等著录先范,为唐代画家保留了不少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