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了柴春芽、陈徒手、关军等十四位非虚构作家的写作经验分享。他们以自己的思考与写作实践开拓了非虚构写作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的无限可能,从不同方面丰富地勾勒出了非虚构写作的冰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刘蒙之 张焕敏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定价:79
  • ISBN:9787520314985
  • 2021-05-06 12:30:05 摘录
    关军曾说:“我对非虚构写作的概括很简单:不仅非虚构,而且写作。两个元素都非常重要。

    非虚构其实是记录生活生态、历史进程的方式,可以很宏大,也可以非常个人化,无论如何,写作者要追求对社会、人生的深入体察和优雅描述,为历史留存有价值的细节。

    或许,对非虚构写作的定义会有个体差异,在我这个传媒人看来,大部分的社会纪实、回忆录、人物传记当然可以列入,而新闻特稿也属于非虚构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从事非虚构写作的人,应该相信一点——真实的故事比想象的故事更有天然的质感。如果你不信这个,很难保证不在某些时候发挥了想象力,或者想当然地写一些细节。

    还有一点,一个非虚构故事总有其内在的逻辑,要承载作者的判断,所以,素材的真实并不等于作品本身的真实,一个作者需要有足够的智识,才能抵达内在的真实性。


    关军:可能是因为受父亲的影响,以及鲁迅先生的影响,我从小就有点忧国忧民,不过随着年岁增长,我日益不喜欢铁肩道义这样的表述。您引用的话应该是几年前说的,

    现在,我更愿意把非虚构写作当作个人志趣,它当然会有现实关切,但是已经谈不上深沉的感情。一个写作者,应该警惕一切神圣化的倾向。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非虚构写作的兴起,恰恰是在传统媒体式微的时期。

    因此,中国的非虚构写作带有明显的个人写作(而非职务写作)的特征,很多平台都是挖掘民间讲述的UGC模式,即使“正午故事”这种职务写作,也乐于强调作者自己的个性特征。

    不过民间写作的热闹总会给我一些遗憾,就是我们国家的非虚构写作是瘸腿的,基于大量采访、素材搜集的深度作品太少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5-06 12:27:22 摘录
    支持您做这个事情的动力是什么?


    答:我觉得是这样的,一个是做这种事情是一种对自己的教育,你要去琢磨透一个事情,你就要亲自去研究,而且这个事情又值得琢磨。

    后来评估了一下会不会有别人做一个差不多的东西,如果知道有别人在做就没必要做了,因为这样就没有意义了。我感觉到,在这个方面如果我不写这个东西,那就没有人做,那么做这件事情还是有价值的,那就做吧,然后就开始着手做这个事情、这个过程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访谈的过程,学习的过程,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还认识了很多这方面的人,翻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和文献,这个对自己也是一种教育,能让自己更加了解这个相关的事情,给自己一种知识鼓励,启发非常大。

    这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另外一个就是想从新闻写作、非虚构作品的写作来着手,怎样来写一个真实的东西,怎样去叙述一个东西,描写一个人,让这种写作既有主题的重大性,另外又能以比较好的故事展现出来,让它更好读,提高作品的可读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5-06 02:02:54 摘录
    档案馆保存的公文档案从源头上来说,绝对可信,不会造假。但文件中所说的各种问题、各种语气,带有当年的时代特征,有虚饰有夸大有遮掩,这就需要我们去辨识、去考证。这也是我们抄档案的缘由和意义所在,枯燥之中也蕴藏着破解的快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5-06 01:59:31 摘录
    《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中国文坛纪学》收录了陈徒手多年访谈而得的13篇文章,及11篇“题记”,所写都是现当代文坛大家:俞平伯、汪曾祺、浩然、严文井、沈从文、赵树理、郭小川、老舍、丁玲等。该书根据历史事件中当事人的口述以及大量档案、会议记录和口述史料,真实地再现了1949年后中国文坛的是是非非,以及这些大家名家在大环境发生转变时隐秘的心路历程。

    第二部著作《故国人民有所思:1949年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侧影》写了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大学名教授的生存处境与人生际遇。马寅初、汤用彤、俞平伯、王瑶、傅鹰、周培源、贺麟、冯友兰、冯定诸先生都是北京大学的学术权威与名片,蔡旭、陈垣两先生分别任职于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这些知识分子在历史的漩涡中的际遇经历让陈徒手巨细靡遗地如实呈现。

    他所有的书写严苛地建立在大量原始、罕有的档案的基础上,绝无仅有的一手资料与细密的研读体察、体悟与体认让他的作家、学者研究自成一派,并且一骑绝尘。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5-06 01:57:10 摘录
    非虚构写作是一种要尽可能还原事是且不掺加个人情感来叙述事件本身的写作形式。
    关于“非虚构写作”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和认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5-06 01:44:55 摘录
    民族和宗教是您作品中的两大主题,这两大主题的哪些方面吸引着你?

    被政治遮蔽之处,恰是思考的焦点和人性的深渊,恰是伟大主题的矿脉。
    布罗茨基说过,只有伟大的主题,才会产生伟大的作品。民族的冲突与交融,携带着文化的嫁接与拓延。宗教间的竞争和借鉴,以及各个宗教——尤其是佛教和伊斯兰教这两种普世宗教——内部的支流演变,牵扯人类宏大而本质的变迁。这些都是世界性、永恒性的主题,必然吸引每一个有志于写出伟大作品的作家涉身而入。

    文字和图片都是记录的工具。对您而言,文字记录和图片记录的区别在于什么?


    答:后来我也导演故事电影,拍摄纪录片,有时还为服装品牌拍摄时尚照片。这些统称为影像记录。影像记录是一种世界性语言,辅以英文字幕,可以在说各种语言的族群中间交流。但是,影像记录的信息容纳空间比较狭窄。一部一万字的短篇小说,刚好可以匹配一部90分钟的电影。所有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都是一场艺术和商业的灾难。影像记录受到物理时空的限制。影像记录是非抽象或欠抽象的。只有文字记录(以文章或书籍的形式)才具有大信息量抽象思考的能力。但是,影像又具有直觉宇宙图景的功能。我们这些被文字规训的人,已经不能像儿童或大师级的画家或不识字的萨满巫师以及森林原始人那样,用影像认知和表达世界了。我们用文字认知和表达的世界,或许是一种合乎理性的扭曲。


    在国内,创意写作是一个新兴的课程,有些人甚至怀疑这一学科存在的必要性,认为作家是不能靠专业训练培养出来的,您怎么看?


    答:一个作家的养成,依赖天赋、机遇、毅力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与对世界的深刻观察。它不像军人或运动员的训练那般简单。但是,我们这个社会也需要大量靠写作为生的职业人士,如新闻记者或电影编剧。他们不太需要创意性,但他们必须具备专业技能。在这个意义上,创意写作课的设置,当然有意义。通过创意写作课的教育,很多人获得了文学审美的能力。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5-05 19:24:53 摘录
    您觉得非虚构文学跟传统的报告文学,以及文学流派中的现实主义文学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
    答:报告文学有两个问题:
    第一是报告,就是这种东西是用来给官方形成一个报告。所以报告文学作家,基本都是体制内的人,他们写的东西就是下情上达。
    第二个就是它们有一种对文学性的崇拜,所以叫报告文学,文学性的崇拜就会导致他们在现实素材上嫁接文学性,你搞不清楚它们是新闻还是文学了,是真还是假。

    而非虚构就摆脱了这样一种报告和模仿文学的意识,非虚构是一种更独立的思想意迟非虚构的“非”不是“不”或者说“否”,非就是“不同”,就是不同于虚构。
    非虚构就是说凡是虚构以外的东西我都可以采用,这样一来它的范围就比报告文学大得多了。
    非虚构的概念,它比报告文学大。它意味着我们不再在传统意义上提出文学性了,这样也就解放了文学。非虚构文学实际上对文学本身有一种释放的作用。但在不模仿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它跟文学没有关系,恰恰它可以让文学发展到一个更广的范围,这是非虚构和报告文学的一个非常大的不同。

    确实在文学的内部,因为文学的本质就是一种真实,所以它一再地会出现一种有点接近于我们现在的非虚构文学的探索,这样一种文学样式,就是由于以往没有独立的概念,被大家忽略了,实际上它直存在。

    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经常是从新闻报道上获取一些题材,如《群魔》,就是报纸新闻报道,如《罪与罚》,也来自新闻报道,他根据这个综合素材,根据当时的社会思想状况去处理当时的社会问题。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典型的非虚构作家。但是他能达到一种高度,所以没法用批判现实主义规范他。我们可以说托尔斯泰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但是很难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5-05 19:17:36 摘录
    您怎么看待虚构和非虚构之间的界限?
    答:目前对它的探讨很多,但很难去把它说清楚。
    虚构和非虚构我觉得是一个伪问题,这个问题没有必要去提出来。
    因为文学的本性并不是虚构,虚构和非虚构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文学是虚构的。
    因为这个概念是从外国来的,但是我觉得我们的文学本来就不是强调虚构,而是强调一种心灵的东西,同时又跟真实有关系,它有一种对人性深层的强烈关切而已,并不是说它是虚构的。

    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是非虚构和传统文学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文学由于强调它的虚构,强调小说,强调编一个好故事,它已经走到了死胡同里,已经走得很远了。基本上陷入一个圈子里,一个死胡同里。这个跟当下的现实是很难发生联系的,就算它反映现实,也一定是反映古老的现实。

    小说里反映的经验一定是上一辈的经验,比如饥饿的记忆,战争的记忆,你让它反映当下是非常困难的,基本上已经失去了这种能力了。这个时候并不是说它虚构,它的虚构是被动的,已经失去了真实的一部分。

    非虚构在此刻出来,实际上是回归了文学的本性,文学的本性并不是小说性,文学的本性是用文字去传达真实,当然,你不可能完全地复制真实,但你要去无限地接近它。

    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是非虚构和文学的关系,而是它怎么样在追求当下真实的同时,满足文学永恒性的期待。我觉得这个东西眼下才刚刚展开。很多人都觉得目前非虚构的文学性还不够虚构那么好,但我觉得世界上没有真正的虚构,所有的文学都不是虚构的,就算是《三体》那样的小说,外太空的想象其实也是生活经验的折射,如果没有刘慈欣在工厂的经历和环境,还有那一代人的“文化大革命”记忆,他是写不出来这样的科幻小说的。所以我不相信有虚构的东西,没有,根本没有任何虚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5-05 19:13:01 摘录
    写作风格上,王天挺虽然年轻却擅走偏锋,在写作手法上旁逸斜出同时又保证文本的细腻优美。他比较喜欢西化的写法,因为能够带来语言和视角上的陌生感。
    他说:“当你习惯于用新闻的方式写的时候,内容显得很平庸。当你换一种西化的语言表述时,对同一事实的描述会感觉特别新鲜有趣。”
    在大多数时候,王天挺笔下是冷峻而抽离的。
    他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用第三人称的视角,冷静地刻画着他眼中的事件,口吻平淡,冷静克制。
    冷幽默是必不可少的,但这背后,蕴藏了更多的无奈与犀利。
    但有的时候,从他笔下也会流露出浓浓的人情味。
    感伤与希望共存,在平静的叙事中传达出对事件的无力感与其中暗藏的希望,在细枝末节处体现出人文关怀。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5-05 19:07:29 摘录
    他们当中有无数来此寻梦者,但很少有人能清醒地意识到,眼前这片被辉煌灯火照亮的夜幕,既收获着生命,也迎接着死亡;它有着与生俱来的混乱,也有着与之抗衡的秩序;它成批量地生产繁华与梦想,也制造同等规模的欲望与颓丧;它冷眼旁观失败者的挣扎,也不吝于分享实现梦想者的喜悦。
    当太阳升起,地铁开动,人们出门上班,深夜的一切仿佛从来不曾出现过。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
  • 2021-05-05 16:59:44 摘录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在我国从概念介绍到写作实践,再到写作运动快速发展,蔚为风潮。
    从刊发媒体来说,《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南方人物周刊》《智族》《时尚先生》与《中国企业家》等大批新闻媒体热捧非虚构写作。
    《读库》《单读》《正午故事》等图书系列以刊载、散布非虚构作品为己任。新媒体平台腾讯“谷雨纪实”、网易“人间”、界面“正午故事”、中国三明治以及凤凰网“有故事的人”等以推动非虚构写作为初心。

    从写作群体来看,除了专业的新闻记者、独立作家从事非虚构写作之外,一大批业余作者加入非虚构写作的行列,壮大了非虚构写作群体的力量,让非虚构写作脱离了专业记者或作家的局限,成为一种专业写作者与业余写作者皆可参与的写作运动。那么,非虚构写作到底是什么,它与传统的虚构写作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在当下中国成为写作宠儿。

    非虚构写作( nonfiction writing)顾名思义,就是基于“事实”前提展开的写作活动。非虚构写作有许多别名,如新新闻主义、叙事新闻、文学新闻、长新闻、非虚构创意写作、特稿写作等。非虚构写作目前还不是一个严谨、科学、边界清晰的概念。
    《韦氏大词典》的第2版中对非虚构写作定义是:一种内容基于现实和事实的文学分支,以叙事散文的方式处理或提供观念,包括传记与历史文章,与虚构文学相对,与诗歌和喜剧相异。
    美国非虚构作家何伟( (Peter Hessler)认为“非虚构即是真实,不可编造”。
    中国李海鹏认为“非虚构写作”必须符合“真实”和“文学”两条标准,即出现在文章中的所有内容都必须是真实的,包括“真实的事件”“真实的人”与“真实的现象”等。此外,与传统新闻写作对“事实”的程式化、枯燥化表述相比较,非虚构写作鼓励写作者的自由创造,重视读者的阅读体验。
    英国文学评论家芭芭拉·劳恩斯伯里( Barbara Lounsberry)在《事实的艺术》中阐明了非虚构写作的四个特征:
    第一,记录性。她认为非虚构作品来自真实世界的“事实”记录。
    第二,详尽的研究。非虚构写作要通过观察、调查、采访和文献的验证来建立叙事的可信性。
    第三,场景。芭芭拉·劳恩斯伯里强调重建场景的重要性。
    第四,细致的写作。优美的语言是非虚构写作的文学特征。
    虽然表述不一,但是大多数写作者对非虚构写作是有共识的,即非虚构写作要基于“真实的事件”。非虚构创作手段不是在密闭空间苦思冥想完成,是要进行深入的采访与繁复的资料研读。非虚构文章里的故事必须是真实的,包含的事实是被证实过的。非虚构写作者可以选择和组织事
    实来实现写作主题,但无论怎么呈现,作者都应该基于“事实”写作。在严格遵守“事实”的原则下,非虚构写作还要借鉴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比如情景设置、语态、细节与角色发展等。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非虚构写作概念指的是一种基于“事实”的文学创作活动,它借用虚拟对话的形式,采用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反映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正如袁凌所说,非虚构写作是兼具“文学意义”和“事实意义”的写作。


    在写作内容上,非虚构写作包括了传记写作、商业写作、新闻写作、科学写作、环境写作、生活方式写作、烹饪写作、健康写作、宠物写作、工艺品写作、家庭装饰写作、旅游写作、宗教写作、艺术写作、历史写作等相互交又有所区别的社会生活领,一些社会学学术著作因为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如《林村的故事》《金翼》《银翅》《小镇喧嚣》等也可以被归入非虚构作品。与虚构性写作基于“想象”的特点不同,非虚构写作是围绕“采访”建构“真实性”。
    真实事件、真实经历、真实体验是非虚构写作的基本要求。从近年来国内外非虚构写作的实践来看,与虚构文学写作相比较,非虚构写作具有内容真实性、表达文学性、形式叙事性、浸入式与主题边缘性5个特点。这些特点把非虚构写作与虚构性文本区别开来,也是非虚构写作独特阅读体验与审美特质的成因。真实是非虚构写作的首要特点和基本标准。
    美国非虚构作家何伟说“非虚构写作让人着迷的地方,正是因为它不能编故事。看起来这比虚构写作缺少更多的创作自由和创造性但它逼着作者不得不卖力地发掘事实,搜集信息,非虚构写作的创造性正蕴含在此间”。
    非虚构作家袁凌认为:“非虚构为文学提供了一种生机,让人物和故事具有某种实证性,可还原性,可以与具体的环境相对应,保留可靠的真实经验和生活场地。”
    优秀的非虚构作品,如梁鸿的《出梁庄记》、丁燕的《工厂女孩》、张彤禾的《打工女孩》、杨宪益的《漏船载酒忆当年》、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喻真的《聂绀弩刑事档案》、齐邦媛的《巨流河》都是建立在真实之上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成功印证了“非虚构”的强大力量。
    非虚构写作对严谨、古板、克制、枯燥的新闻写作风格改良的表现在于它特别重视文学手法的运用。非虚构写作借助叙事和修辞的写作策略和方法,重视对话、场景、细节和心理描写,以增强作品的可体验性和可理解性。非虚构写作的主要表现手法,如细节、对话、场景重建、人物心理描写、人物关系交代甚至故事冲突构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