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
……
[ 展开全部 ]
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柴静海报:
[ 收起 ]
作者:柴静/理想国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定价:39.80元
ISBN:9787549529322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18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trees
2021-09-09 22:47:42 摘录
在电话里,他沉默了一下说:"回忆太痛苦了。"
"是,"我说,"但痛苦也是一种清洗,是对牺牲的人的告慰。"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rees
2021-09-09 22:47:11 摘录
远远听见琴声,顺声望,只一位穿蓝布衫的老人,坐在斑驳剥落的朱红亭子里,膝上一块灰布,对着湖拉胡琴,琴声有千灾万劫里的一点从容。我们听了很久,一直到暮色四合。
疫情期间,在街头用手风琴拉着喀秋莎,独自向前走的老爷爷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rees
2021-09-09 22:46:10 摘录
天塌地垮,人只能依靠人,平日生活里见不着、不注意的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rees
2021-09-09 22:45:39 摘录
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trees
2021-09-09 22:45:07 摘录
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糯米糍粑
2020-04-07 21:27:37 摘录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arhield
2020-03-02 16:52:48 摘录
我算了一下:“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数据,征地之后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投资者拿走大头,占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城市政府拿走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村级组织留下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而最多农民拿到的补偿款,只占整个土地增值收益的百分之五到十。”
我现在一半以上财政收入要交给中央,剩下的这一点,要发展,要建设,经济增长有指标,我这儿没有什么工业,种田也不交农业税了,你帮我算算,我怎么办?也是一片公心,是吧,公心。”这是周其仁说的“不要妖魔化地方政府”的意思。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arhield
2020-03-02 15:35:54 摘录
我那阵子什么也干不了,问一个朋友:“你出事的时候是什么感觉?“一块石头落了地。”他指内心的恐惧终于到了。
“如果是你亲近的人出了事呢?”
“那是一块石头砸在心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原一
2020-03-01 17:06:27 摘录
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1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原一
2020-03-01 17:00:06 摘录
在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地方,爱活不下来,只有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原一
2020-03-01 16:56:31 摘录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你不能去要求别人宽容。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诺妈
2020-03-01 14:30:33 摘录
在清水里呛呛,在血水里泡泡,在咸水里滚滚。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诺妈
2020-03-01 14:09:29 摘录
对遭受的侮辱,不需要愤怒,不需要还击,只需要蔑视。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arhield
2020-03-01 11:20:42 摘录
“新闻调查”的同事小庄有句话:“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
事的人。”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1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Jarhield
2020-03-01 11:13:24 摘录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说,“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序
一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二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三 双城的创伤
四 是对峙,不是对抗
五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六 沉默在尖叫
七 山西,山西
八 我只是讨厌屈服
九 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十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十一 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
十二 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十三 事实就是如此
十四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十五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
十六 逻辑自泥土中剥离
十七 无能的力量
十八 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
十九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
二十 陈虻不死
后记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序
一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二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三 双城的创伤
四 是对峙,不是对抗
五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六 沉默在尖叫
七 山西,山西
八 我只是讨厌屈服
九 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十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十一 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
十二 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十三 事实就是如此
十四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十五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
十六 逻辑自泥土中剥离
十七 无能的力量
十八 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
十九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
二十 陈虻不死
后记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序
一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二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三 双城的创伤
四 是对峙,不是对抗
五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六 沉默在尖叫
七 山西,山西
八 我只是讨厌屈服
九 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十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十一 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
十二 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十三 事实就是如此
十四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十五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
十六 逻辑自泥土中剥离
十七 无能的力量
十八 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
十九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
二十 陈虻不死
后记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是,"我说,"但痛苦也是一种清洗,是对牺牲的人的告慰。"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我现在一半以上财政收入要交给中央,剩下的这一点,要发展,要建设,经济增长有指标,我这儿没有什么工业,种田也不交农业税了,你帮我算算,我怎么办?也是一片公心,是吧,公心。”这是周其仁说的“不要妖魔化地方政府”的意思。
“如果是你亲近的人出了事呢?”
“那是一块石头砸在心里。
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