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这些样本都是基于实际读者从为数众多的亚类和出版丛书中甄选出来的作品,因此如下一点就不足为奇了:在从人物塑造转至叙事表达时,这些理想浪漫小说的表面情节发展便展现出了千变万化的特性。虽然如此,当我们将弗拉基米尔·普罗普划分民间故事之基本叙事结构的方法运用于分析这些特定的小说时,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虽然每一部作品都拥有独特且迥异的侧重点,比如转世再生、通奸、记忆缺失以及身份错误,但这些故事全都建立在一个共有的叙事结构之上。让我们先如威尔·怀特所做的那样,假定所有的叙事文本都由三个基本的阶段构成——初始境况、这个境况的最终改变以及促使并解释了这种转变的中介者的介入。接下来我将努力找出这些作为研究对象的浪漫小说所共有的开篇和结尾。一旦解析出这些要素,我便能着手整理出可合理解释情节层层递进的内在行动(structure of embedded actions)的最基本结构。由此而来的就是一份在逻辑上环环相扣的功能项清单,它解释了女主人公的蜕变过程:从一个孤僻、性冷淡、对自己的身份并无确定把握的迷茫少女变成了一个成熟、情欲饱满且很有贤妻良母气质的女性,她挖掘了自己为人妻以及势所必然的为人母的全部潜力,并履行了这类身份所应尽的职责。理想浪漫小说的叙事结构总结如下:
1. 女主人公的社会身份被破坏了。
2. 女主人公充满敌意地对待一位很有贵族风范的男性。
3. 这位很有贵族风范的男性以模棱两可的态度回应女主人公。
4. 女主人公将男主人公的行为解读成只对她怀有性兴趣的证据。
5. 女主人公以愤怒或冷淡的态度回应男主人公。
6. 男主人公惩罚女主人公以示报复。
7. 女主人公和男主人公在身体和/或情感上出现了嫌隙。
8. 男主人公温柔地对待女主人公。
9. 女主人公热烈地回应男主人公的温柔行为。
10. 女主人公将男主人公模棱两可的行为重新解读为此前受到伤害的后遗症。
11. 男主人公以一种无与伦比的温柔方式向女主人公求婚/公开表达他的爱情/宣布他坚贞不渝的承诺。
12. 女主人公在身体上和情感上都予以回应。
13. 女主人公的身份得到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