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这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讲述了发生在诊室中的故事。在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也是在这里,人们获得了陪伴和倾听,也获得了宝贵的觉察、成长
……
[ 展开全部 ]
与改变。在书中,我们会看到四个来访者的故事,他们是:一个四十多岁、事业成功、自以为是,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的好莱坞制片人;一个三十多岁、刚刚新婚就被诊断出患有绝症,时日不多的大学女教师;一个六十九岁、离过三次婚,感觉孤独绝望,声称生活再不好转就要在七十岁生日当天自杀的老太太;一个二十多岁、有原生家庭创伤和酗酒问题,在爱情中频频受挫的姑娘。同时,书中还有第五个寻求帮助的人,那就是治疗师自己。她是一个单身的职场妈妈,四十多岁时遭遇失恋,几乎崩溃。有朋友对她说“或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于是她也给自己找了一位心理治疗师。当她切换到来访者的位置,坐到另一位心理治疗师的沙发上诉说自己内心的脆弱与悲伤,就更能感受到心理治疗为何具有治愈和改变的力量。这本书从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展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让我们发现: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人类面对的烦恼其实都相通——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这些都是我们身而为人必须共同学习面对的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切肤之痛和生命困境,都能在这本书中得到共鸣、找到希望。本书是2019年美国众多媒体推荐的心理自助书——它荣登《纽约时报》《时代》《人物》《综艺》等媒体年度必读书榜单,是美国亚马逊当年度销售TOP10图书、哈佛商学院年度推荐图书,它的有声书版本也是当年Audible非虚构类有声书第一名。刚上市一个月,这本书就冲上了美国亚马逊图书总榜TOP100和《纽约时报》畅销榜;出版两年来,已经在全球授权了四十多个语言版本,总销量超过七十万册,并且正在拍摄电视连续剧,由曾出演《绝望主妇》的知名演员伊娃·朗格利亚担纲主演。享誉全球的心理学泰斗、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欧文·亚隆为这本书写下推荐语:“我读心理治疗的书超过半个世纪了,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书:这么大胆、这么直白、这么多好故事,又这么深刻而引人入胜。”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李松蔚为这本书担任专业审校,并写下推荐序:“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在灵魂的方寸之地一寸寸探索。越往下,越是晦暗幽深,于无声处听惊雷。”
[ 收起 ]
作者:[美]洛莉·戈特利布
出版社:果麦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
定价:68.00元
ISBN:9787553522838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10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Escape_zy
2022-08-14 12:43:51 摘录
没有什么比从痛苦中解脱更令人向往了,也没有什么比丢开依赖更让人害怕了。
——詹姆斯·鲍德温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Escape_zy
2022-08-14 12:41:57 摘录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过:“人们会想尽办法,各种荒谬的办法,来避免面对自己的灵魂。”
但他还说过:“只有直面灵魂的人,才会觉醒。”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1343li
2022-04-10 22:31:26 摘录
归根结底,我不想掉入被“愚蠢的”慈悲心支配的陷阱,佛教里说要心怀慈悲,但根据约翰的世界观,一种“愚蠢的”慈悲心是指:即使你知道人们需要重新审视现状,也知道此刻的仁慈终将带来比诚实更严重的伤害,但你还是不会把事情挑明,只因为你不想伤害别人的感情。人们常常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和配偶、对待瘾君子,甚至对待他们自己。与之相对的是智慧的慈悲心,是即使知道忠言逆耳,也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出充满关爱的当头一棒。q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1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1343li
2022-04-09 23:54:20 摘录
无论是面对生活还是面对一次治疗,人们绝不愿意去想象的是,即使自己把所有该做的都做对了,还是有可能抽到一支下下签。但如果最坏的情况真的发生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以自己的方式面对厄运,而不是听从别人的意见。我想让朱莉沿着自己选择的路去走——况且以我贫乏的经验,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但似乎这么做对她起到了帮助作用。
“不管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反正她看上去对结果很满意。”朱莉的肿瘤医生说。
我知道那不是我的功劳。我做的最有价值的事不过是努力让她保持本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1343li
2022-04-09 23:16:32 摘录
当我面对那些正在经历严重(影响社会功能的)抑郁症的患者,我就会跟他们这样说:“想象浴室就在前面。离你只有五步之遥。你看得到,却过不去。”这时就要先迈出第一步,再走下一步。不要一次去想五步,一次只迈好一步。迈好了这一步,再去走下一步,你终究会到达浴室的。同理,你也能成功地迈向明天、迈向明年。一步一个脚印。他们或许无法想象抑郁症状能在短期内缓解,但其实他们根本不需要去想。去做一件事,再让这件事驱使你去做另一件事,用一个良性循环来替代一个恶性循环。大多数巨大的转变都是靠我们用数百个微不足道、甚至难以察觉的一小步累积而来的。
一步之中蕴含着许多可能性。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1343li
2022-04-09 22:16:50 摘录
这些描述是不是听上去一边倒?确实。一个故事有许多种不同的讲法。要说在行医之路上我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大多数人都是心理治疗师口中“不可靠的故事叙述者”。不是说他们有意要误导别人,只是每个故事都有许多条线索,人们总是避开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吻合的线索。而来访者自述中所谓“绝对真实”的部分,也不过是基于他们在那个当下的观感。让一个热恋中的人描述她的另一半,再在这对爱侣离婚之后问她同样的问题,每次你都只能听到故事全貌的一半。
我感觉自己是在从上帝视角俯视着这一切,目睹一个神志不清的自己以惊人的速度经历了哀伤的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
我现在的状态是又震惊又困惑,我不懂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你怎么能在一个人身旁安然入睡,与她共同计划生活,同时又悄悄地纠结着要不要离开?(其实答案很简单:这是一个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叫做“心理间隔化”。但现在我正忙着用另一个防御机制——“否认”——来拒绝看穿它。)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1343li
2022-04-09 21:44:37 摘录
萨特说过:“他人即地狱。”确实,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难对付的人(或者用约翰的话来说,都是“蠢货”)。我敢打赌,就算要你立刻说出五个你觉得真心难相处的人也不难。这些人里有的你能避则避,有的或许碍于血缘而避之不及。但我们常常不能意识到:有时真正难相处的,是我们自己。
没错,有时自身即地狱。
有时我们就是自己的绊脚石。如果我们能把“自己”从前行的路上挪开,奇迹便会发生。
心理治疗师会为来访者竖立一面镜子,但同时,来访者也是医生的镜子。心理治疗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每一天,来访者带来不同的问题,我们也会在自己身上反思这些问题。如果我们的反思能帮助来访者更透彻地看清自己,那我们也可以透过他们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这样的双向过程发生在我们为来访者提供心理治疗的时候,也发生在我们自己接受心理治疗的时候。我们是镜子,反射着对面正在反射我们的镜子,互相照见自己未曾发现过的自己。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1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1343li
2022-04-09 16:33:32 摘录
理所当然地将自己的不满迁怒于外界,在名为《我无比重要的人生》的现实情景剧中拒绝承担自己的戏份。我了解那种感觉:沉浸在自以为是的愤慨中,坚信自己绝对正确,还觉得受尽了冤枉和委屈。
作为心理治疗师,我十分了解痛苦,我知道痛苦总是和丧失紧密相连。但我还知道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事情,那就是变化也常常伴随着失去。无所失则不得变,正因如此,人们常常说着要去改变,却依然驻足原地。要帮助约翰,我就得知道变化会令他失去什么
我们几乎可以和任何人讨论我们的生理健康甚至性生活,但只要一提及焦虑或抑郁,或是难以抑制的悲伤,对方看你的表情多半会是:“现在立刻马上,快跳过这个话题。”
但我们究竟在惧怕什么呢?这又不是要你盯着某些黑暗的角落,只要一开灯就会出现一群蟑螂。萤火虫也喜欢黑暗的地方呀。黑暗的角落里也有美好的事物,但我们总得先去看了才能发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魔,或大或小,或新或旧,或安静或吵闹,不管以什么形态出现,这些不速之客总会找上我们。既然连治疗师都有心魔,也就证明:心理问题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问题。认识了这个事实,我们就可以尝试和自己的心魔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不再非要和内心那个引发困扰的声音争辩出个青红皂白,也不用再依赖酒精、暴饮暴食或是上网来麻痹我们的感受——虽然我的同事们也都把上网看作是“最佳短效非处方类止痛剂”。
心理治疗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帮助人们对自己当前的困境负责。因为只有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且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去建构生活,他们才能放手去改变。然而,人们常常将自己的问题归咎于环境或条件等外在因素。既然问题是由别人或客观因素造成的,是外界的错,那又有什么必要去改变自己呢?毕竟就算自己决心去改变,外界也还是老样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Wong的小随堂
2022-04-04 01:46:49 摘录
痛苦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持续的抑郁也可以是一种逃避。她躲在痛苦砌成的屏障里可以很安全,不需要面对任何事情,也不需要和外面的世界有任何互动,这样她就能避免受到新的伤害。她可以用内心的批判来为自己开脱:我不需要做任何事,因为我本来就一事无成。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醉眼看人间
2021-09-22 17:17:06 摘录
我们改变不了问题,但我们可以改变对问题的态度。或者说,只要能够看到问题的存在,就已经改变了面对问题的态度:
在书里,有人更积极地找人求助,有人更坚定地付出了代价;有人会调整计划,定出更合理的日程表;有人会及时行乐,把握当下能把握的每一分钟;有人会说出他对一件事的真实感受,即使它可能让别人不舒服;有人终于为曾经犯下的错误忏悔,不在乎是否获得原谅……这些过程很痛苦,同时也是改变的必经之路。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次
+1
1
分享
收藏
0
条评价
点击加载更多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推荐序
第一部分
1. 到处是蠢货
2. 世事难两全
3. 每次走一步
4. 聪明的那个,还是好看的那个
5. 练瑜伽不如躺着
6. 寻找温德尔
7. 觉知的起点
8. 罗西
9. 我们的自拍照
10. 此刻就是未来
11. 告别好莱坞
12. 欢迎来到荷兰
13. 孩子应对悲伤的方式
14. 解剖课
15. 不要蛋黄酱
16. 完美之选
17. 没有记忆也没有期望
第二部分
18. 治疗师的聚会
19. 当我们做梦
20. 第一次忏悔
21. 戴着保险套做心理治疗
22. 牢笼
23. 乔氏超市
24. 做一个了结
25. 快递小哥
26. 不期而遇
27. 温德尔的母亲
28. 上瘾
29. 盖比是谁
30. 钟上的时间
第三部分
31. 徘徊的子宫
32. 紧急治疗
33. 因果报应
34. 就由它去吧
35. 二选一
36. 渴求的速度
37. 终极问题
38. 乐高乐园
39. 人类如何作出改变
40. 父亲们
41. 完满还是绝望
42. 我的“聂萨玛”
43. 垂死之人的言语禁忌
44. 来自男友的邮件
45. 温德尔的胡子
第四部分
46. 蜜蜂
47. 肯尼亚
48. 心理免疫系统
49. 是业务咨询还是心理治疗
50. 葬礼狂人
51. 亲爱的麦伦
52. 母亲们
53. 拥抱
54. 别搞砸了
55. 这是我的派对,想哭你就哭出来
56. 幸福就在有时
57. 星期三的温德尔
58. 对话中的暂停
鸣谢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推荐序
第一部分
1. 到处是蠢货
2. 世事难两全
3. 每次走一步
4. 聪明的那个,还是好看的那个
5. 练瑜伽不如躺着
6. 寻找温德尔
7. 觉知的起点
8. 罗西
9. 我们的自拍照
10. 此刻就是未来
11. 告别好莱坞
12. 欢迎来到荷兰
13. 孩子应对悲伤的方式
14. 解剖课
15. 不要蛋黄酱
16. 完美之选
17. 没有记忆也没有期望
第二部分
18. 治疗师的聚会
19. 当我们做梦
20. 第一次忏悔
21. 戴着保险套做心理治疗
22. 牢笼
23. 乔氏超市
24. 做一个了结
25. 快递小哥
26. 不期而遇
27. 温德尔的母亲
28. 上瘾
29. 盖比是谁
30. 钟上的时间
第三部分
31. 徘徊的子宫
32. 紧急治疗
33. 因果报应
34. 就由它去吧
35. 二选一
36. 渴求的速度
37. 终极问题
38. 乐高乐园
39. 人类如何作出改变
40. 父亲们
41. 完满还是绝望
42. 我的“聂萨玛”
43. 垂死之人的言语禁忌
44. 来自男友的邮件
45. 温德尔的胡子
第四部分
46. 蜜蜂
47. 肯尼亚
48. 心理免疫系统
49. 是业务咨询还是心理治疗
50. 葬礼狂人
51. 亲爱的麦伦
52. 母亲们
53. 拥抱
54. 别搞砸了
55. 这是我的派对,想哭你就哭出来
56. 幸福就在有时
57. 星期三的温德尔
58. 对话中的暂停
鸣谢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
编辑书摘
书摘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写点笔记吧
最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
这条书摘是属于哪一章节的?
推荐序
第一部分
1. 到处是蠢货
2. 世事难两全
3. 每次走一步
4. 聪明的那个,还是好看的那个
5. 练瑜伽不如躺着
6. 寻找温德尔
7. 觉知的起点
8. 罗西
9. 我们的自拍照
10. 此刻就是未来
11. 告别好莱坞
12. 欢迎来到荷兰
13. 孩子应对悲伤的方式
14. 解剖课
15. 不要蛋黄酱
16. 完美之选
17. 没有记忆也没有期望
第二部分
18. 治疗师的聚会
19. 当我们做梦
20. 第一次忏悔
21. 戴着保险套做心理治疗
22. 牢笼
23. 乔氏超市
24. 做一个了结
25. 快递小哥
26. 不期而遇
27. 温德尔的母亲
28. 上瘾
29. 盖比是谁
30. 钟上的时间
第三部分
31. 徘徊的子宫
32. 紧急治疗
33. 因果报应
34. 就由它去吧
35. 二选一
36. 渴求的速度
37. 终极问题
38. 乐高乐园
39. 人类如何作出改变
40. 父亲们
41. 完满还是绝望
42. 我的“聂萨玛”
43. 垂死之人的言语禁忌
44. 来自男友的邮件
45. 温德尔的胡子
第四部分
46. 蜜蜂
47. 肯尼亚
48. 心理免疫系统
49. 是业务咨询还是心理治疗
50. 葬礼狂人
51. 亲爱的麦伦
52. 母亲们
53. 拥抱
54. 别搞砸了
55. 这是我的派对,想哭你就哭出来
56. 幸福就在有时
57. 星期三的温德尔
58. 对话中的暂停
鸣谢
*
页码
×
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吗?
——詹姆斯·鲍德温
但他还说过:“只有直面灵魂的人,才会觉醒。”
“不管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反正她看上去对结果很满意。”朱莉的肿瘤医生说。
我知道那不是我的功劳。我做的最有价值的事不过是努力让她保持本性
一步之中蕴含着许多可能性。
我感觉自己是在从上帝视角俯视着这一切,目睹一个神志不清的自己以惊人的速度经历了哀伤的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
我现在的状态是又震惊又困惑,我不懂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你怎么能在一个人身旁安然入睡,与她共同计划生活,同时又悄悄地纠结着要不要离开?(其实答案很简单:这是一个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叫做“心理间隔化”。但现在我正忙着用另一个防御机制——“否认”——来拒绝看穿它。)
没错,有时自身即地狱。
有时我们就是自己的绊脚石。如果我们能把“自己”从前行的路上挪开,奇迹便会发生。
心理治疗师会为来访者竖立一面镜子,但同时,来访者也是医生的镜子。心理治疗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每一天,来访者带来不同的问题,我们也会在自己身上反思这些问题。如果我们的反思能帮助来访者更透彻地看清自己,那我们也可以透过他们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这样的双向过程发生在我们为来访者提供心理治疗的时候,也发生在我们自己接受心理治疗的时候。我们是镜子,反射着对面正在反射我们的镜子,互相照见自己未曾发现过的自己。
作为心理治疗师,我十分了解痛苦,我知道痛苦总是和丧失紧密相连。但我还知道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事情,那就是变化也常常伴随着失去。无所失则不得变,正因如此,人们常常说着要去改变,却依然驻足原地。要帮助约翰,我就得知道变化会令他失去什么
我们几乎可以和任何人讨论我们的生理健康甚至性生活,但只要一提及焦虑或抑郁,或是难以抑制的悲伤,对方看你的表情多半会是:“现在立刻马上,快跳过这个话题。”
但我们究竟在惧怕什么呢?这又不是要你盯着某些黑暗的角落,只要一开灯就会出现一群蟑螂。萤火虫也喜欢黑暗的地方呀。黑暗的角落里也有美好的事物,但我们总得先去看了才能发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魔,或大或小,或新或旧,或安静或吵闹,不管以什么形态出现,这些不速之客总会找上我们。既然连治疗师都有心魔,也就证明:心理问题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问题。认识了这个事实,我们就可以尝试和自己的心魔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不再非要和内心那个引发困扰的声音争辩出个青红皂白,也不用再依赖酒精、暴饮暴食或是上网来麻痹我们的感受——虽然我的同事们也都把上网看作是“最佳短效非处方类止痛剂”。
心理治疗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帮助人们对自己当前的困境负责。因为只有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且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去建构生活,他们才能放手去改变。然而,人们常常将自己的问题归咎于环境或条件等外在因素。既然问题是由别人或客观因素造成的,是外界的错,那又有什么必要去改变自己呢?毕竟就算自己决心去改变,外界也还是老样子。
在书里,有人更积极地找人求助,有人更坚定地付出了代价;有人会调整计划,定出更合理的日程表;有人会及时行乐,把握当下能把握的每一分钟;有人会说出他对一件事的真实感受,即使它可能让别人不舒服;有人终于为曾经犯下的错误忏悔,不在乎是否获得原谅……这些过程很痛苦,同时也是改变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