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论文集,由哈佛才女田晓菲选编而成。《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所选的17篇文章,论述范围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宇文所安
  •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 定价:21.00元
  • ISBN:7214033291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那么,是不是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经典?——经典当然存在,但经典是作为一个历史现象而存在的。李白和杜甫触及到中国传统中一些深刻的问题。到北宋时,人们已经很难独立地评判他们,因为他们作品的质量已成了文学价值标准的一部分。在这里有一种历史的惰性在作怪。陶渊明、李白、杜甫这样的伟大文学家已经不再能够被人们评判,也不再受到审美趣味变化的影响了。他们都已成为更高一个层次上的经典作家,他们作品的质地帮助人们形成判断的标准,提高审美的口味。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学史中的地位一样(虽然法国的新古典主义者可以诚心诚意地相信莎士比亚的戏剧简直糟糕透顶):我们已经无法再评判莎士比亚,因为莎士比亚已经是优秀文学作品的衡量标准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在九世纪和十一世纪之间,杜甫的“伟大与否”就不再可以任人评判了:他的诗作被人们确认为伟大的文学作品,而且,既然依从的标准是杜诗提供的,杜甫当然怎么读就怎么横空出世。他亲自塑造了人们借以评论他的价值观。
thuScarlett //经典会成为衡量经典标准的一部分——一种奇异又合理的嵌套,或者说迭代?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3-20 添加
此章节有5条书摘 点击查看
歌与神话的口头传播是地方性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每个传播者都相信他知道“真本”,但是那些所谓的“真本没有哪两个是完全相同的。正因如此,人们更加感到一种需要宣称“亘古如斯”的、不变的延续:“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一个人(祖先或统治者)开创的仪式成了百姓的集体仪式,没有更改与变动。最终,对完美的延续和传播的渴望、对更改变动和多元的厌弃导致了“经”这一概念的出现,而《诗经》正是诸经”之一——虽然终有汉一代,人们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花在克服异文、终止变更与多元化、把众多版本化为一个版本的努力上。在对于偏离(偏离会引起“罪悔”)的焦虑中,我们看到周文化最大的关怀之一。在中原诸侯国流传、得到广泛引用的《诗经》,在变化和多元化的自然压力下,成为支持周文化的统一和延续的手段。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3-20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虽然豫让永远都不可能臣服于襄子,但襄子事实上代替了知伯,成为能够识别豫让、给予豫让以生命意义的君主。豫让在跟踪襄子方面,就如同他服务于知伯一样地忠诚。

襄子乃喟然叹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为计,寡人不舍子。”使兵环之。
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君前已宽舍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非所望也,敢布腹心。”
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
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襄子怀疑豫让的第二次行刺乃是为了自己的名。行刺一次、被宽恕一次应该就已经够了。忠诚于主君的士可以被原宥,但是,那为了自己的名而运作的刺客不可以被原宥。这个故事不断地为我们展现内与外、表面与实质的纠葛。在故事的上下文中,豫让的最后要求十分惊人。他既不能杀死襄子,也不能放弃他的企图。是到了结束他的生命的时候了。于是,他要求象征性地剑刺襄子之衣,而襄子允许了他的请求。我们最终看到的不是一个关于刺杀身体的故事,而是一个关于意向和目的纯洁性的故事。开始豫让象征性地把自己放在知伯之子的地位,现在他又把襄子的衣服当成襄子的替身。当他化为那个内在于身体的身份,他也由此获得了构造和结束那给了他的生命以意义的故事的权力。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3-27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如果这是“空文”的含义,那么,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时刻:它代表了后面有人的文字和后面没有人的文字之间的对立。在《春秋》、《国语》和《孙子兵法》这些例子里,“空文”的说法并非对写作的批评;相反,这种说法包含着一种特殊的弥补作为平衡。作者们被置于晦暗的境遇,被流放、疏离;写作正是这种疏离和隐藏起到的作用。他们的著作在他们身后流传,使他们“自见”,向对于他们来说属于缺席的读者呈现他们的面目。那么空文——没有作者的文本——同时也是作者得以再现的媒介想到司马迁对于身体的摧残、自我毁灭以及内在自我身份的着迷(看看豫让、聂政、侯嬴、左丘明、孙膑),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一个人完全地呈现于世界之前,身体必须首先被摧毁。
就连班固似乎也明白在司马迁的个人神话中,生命与写作之间的弥补性平衡。如果我们在《汉书·司马迁传》里面寻找司马迁完成《史记》之后的生活记载,我们一无所得。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个典型、简略而含蓄不尽的陈述:“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在司马迁身后,他的著作逐渐地出现在世间。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3-28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作为一则人物传记,这是一篇十分独特的作品,因为它的大部分篇幅都被期待、尾声、重重叠叠的后果所占据。李夫人的真正生平其实只有寥寥几行而已:现身,得宠,生子,死亡。
人们常常把史家班固(32-92)和他的先驱司马迁进行比较。在近代,这种比较往往对班固不利。司马迁是那种被自己所讲的故事深深感动以致失声痛哭的说书人,但是,深受孔子作《春秋》用含蓄的笔法表示道德判断这一信念的影响,班固献给读卖者的,却是自我意识很强的历史散文。班固因此十分小心地控制笔下的文字,以求控制读者的理解和反应——而这正是他指责于李夫人的地方。班固假装让我们看破幻象,这是一种相当别致的劝谏方式,借助暴露虚伪来创造逼真的写实。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3-28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比起他同时代的骈文大家的写作来,刘勰的很多章节毫无疑问是笨拙的。他很少能够达到和实现他自己视为美德的“思想和语言完美统一这一幻象。一部分原因是他所操作的概念本身是很困难的;另外一部分原因,则是由于似乎有两个作者在争夺对文本的控制。
thuScarlett //这一篇怎么这么难读…大意应该就像这段话所写,但中间的分论完全没有理解…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06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与此相反,柳枝在听到这首诗的时候,心目中完全没有任何作者的生平背景资料。她显然不认识李商隐,不知道李商隐,让山介绍李商隐的时候只说他是自己的堂兄弟而已。李商隐写这些诗的时候还很年轻,他的错综复杂的政治生涯还没有开始,他的很多爱情故事——包括这段和柳枝的没有成功的恋爱——也都还是未来的事。柳枝的确对诗人本人感兴趣,但是要想“了解”他,她就必须对如何读诗、如何把传统艳情意象联结为有意义的片断具有更加广泛的知识。如我们早先说过的,柳枝似乎没有把《燕台》诗作为年轻诗人恋爱事件的记录;而这组诗的意象使柳枝觉得在诗人的恋爱中扮演一个角色是可能的。
当然了,我们的柳枝是一个虚构。我们对她的了解是第三手的:通过了让山的叙述、李商隐的转述。不过《柳枝诗序》向我们表示:李商隐对他的诗具有这样的听众/读者感到很自然。
必须指出:《燕台》诗出了名地晦涩,不过不是所有诗歌中的晦涩都属于同一类型。《燕台》诗的难读不是由于大量的典故,或者李商隐其他晦涩难解的诗篇里面那种语意的扭曲。《燕台》诗之难读是因为所指的不确定性、句法的模糊和表面上的缺乏连贯性。但是在某一个语言层次上,《燕台》诗,尤其是《春》,一点都不难懂。它们使用了很多普通的复合词,对任何熟悉吟诗或者唱曲的人来说,聆听起来一定是容易听懂的。李商隐的很多咏史诗、咏物诗,要是没有一个书写下来的文本,大概不太可能被听懂,因为它们使用的典故和词语使一个用耳朵听到它们的人难以仅仅通过声音来辨别文字。但是像《春》这样的诗,听起来恐怕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4-06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这是一个道德选择。一方面,明确的作用与目的或者一套预定的问题在某种根本意义上损害了对艺术的经验,而受到“作用”的威胁,诗歌的声音就会沉默。在《列子》里面,有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喜爱海鸥的年轻人,他每天都去海上和海鸥一起玩耍而海鸥见到他,也都飞集在他身旁。有一天,年轻人的父亲要求他带回几只海鸥来,让他也能玩一玩,这一天,海鸥见到年轻人却只在空中飞舞,再也不肯下来了。我怀疑诗也很像海鸥:它们不肯和那些怀有某种动机的人们来往,因为动机辜负了它们的好意。另一方面,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需要了解那些大的语境,没有那些语境,诗歌的声音就没有回音。用一首诗为例,来描述宋诗的特点,是把这首诗屈服于某种作用和目的,而这样的做法是危险的;但是,对“想象的宋朝”具有丰富、透彻的了解却会对我们阅读黄庭坚的诗甚有帮助。为创造一个“想象的宋朝”,我们也许不得不驱使一些羞怯的诗篇。但即使是《列子》中那个关于无机的故事也还是有一个动机。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5-18 添加
此章节有4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这种惯性其实非常有创造力:它提供了使得改革和革命成为可能的阻力。没有这种有效的阻力,在批判性考察和改革的支持下,“变化”就只不过是一种时尚的改变而已我常常听到学者们讨论文学批评领域的下一个“转折”将会是什么:这种预言的热衷来自追求时髦的欲望,并非出自面对一个真正的问题感到的急迫,而真正的问题只通过抵制和阻力表达自己。在这样的批评过程中,真正的文化问题、理论问题被触及,收获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找到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的欲望本身超越了任何具体的发现而成为当务之急。如此追求不断的批判、不断的变化,意味着每种变化的形式自身都没有意义,我们拥有的,是一种激进的稳定。
thuScarlett //“真正的问题只通过抵制和阻力表达自己”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5-18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他变成一个伟大的中国诗人之前,杜甫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而已。也许,再过一百年,他又会变成一个伟大的诗人。那时,每个学生都会在十五岁的时候因为不得不阅读他的诗篇而叫苦连天,但是到他们四十五岁的时候,却会充满温情与爱好地,回忆起这些同样的诗篇。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05-18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