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黑格尔的《小逻辑》是构成他的《哲学全书》的一个主要环节,本来是印发给学生的讲义性质。是黑格尔于最后十余年内的心血。它的好处在于把握住全系统的轮廓和重点,材料分配均匀,文字
……
[ 展开全部 ]
简奥紧凑,而义蕴深厚。初看似颇难解,及细加咀嚼,愈觉意味无穷,启发人深思。他的学生在他逝世后编订全集时,再附加以学生笔记作为附释,于是使得这书又有了明白晓畅、亲切感人的特点。尤其是关于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及概念的推论等,都是《大逻辑》所没有或极少见的,特别值得重视。
[ 收起 ]
作者:(德)黑格尔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定价:17.10
ISBN:7100005582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只显示目录
第一版序言
看黑格尔批评形式逻辑的判断时,须特别注意他所谓总念的判断。看黑格尔对传统的三段论式的批评时,尤须注意他对于“推论”(指矛盾发展)或“三段论式”(指三项的有机结合,或对立的统一)的新用法,亦即特别注重他所了解的辩证法意义的推论或三段论式。
太一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12-2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6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二版序言
所以,我们可以说,概念了解它自己本身又了解无概念的形式,但后者从它自以为真的立场却不能了解前者。科学能了解情感和信仰,但科学仅能从它所依据的概念予以判断。因为科学是概念的自身发展,所以从概念的观点去判断科学,便不仅是对于科学的判断,而且是一种共同的进展。这类的判断就是我在本书里试图要提出来的,也只有这类的判断才是我要注意和重视的。
太一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1-0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0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三版序言
那些自诩并自信其独占有基督教,并要求他人接受他的这种信仰的人,并不比那些借基督之名驱逐魔鬼的人高明多少。反之,宁可说,他们这样的人,正如相信普雷沃斯特的女预言家的人一样,自矜其善于听取流浪的鬼魂的意旨,并敬畏它们,而不知驱逐并排斥这些反基督教的、奴性的迷信谎言。同样,他们也很少有充分能力可以说出几句有智慧的话,而且完全不能够做出增进知识和科学的伟大的行为来,而增进知识和科学才是他们的使命和义务。学识广博尚不能算是科学。
太一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12-2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柏林大学的开讲辞
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精神的伟大和力量是不可以低估和小视的。那隐蔽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
太一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4-23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导言 /逻辑学概念的初步规定
只要就人作为自然的人,就人的行为作为自然的人的行为来说,他所有的一切活动,都是他所不应有的。精神却正与自然相反,精神应是自由的,它是通过自己本身而成为它自己所应该那样。自然对人来说只是人应当加以改造的出发点。与这个有深刻意义的教会信条原始罪恶说正相反对的,便是近代启蒙时期兴起的一个学说,即认人性是善的,因此人应忠于他的本性。
太一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7-1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8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一.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
根据前此的一番讨论,试再对于旧形而上学的方法加以概观,则我们便可见到,其主要特点,在于以抽象的有限的知性规定去把握理性的对象,并将抽象的同一性认作最高原则。但是这种知性的无限性,这种纯粹的本质,本身仍然只是有限之物,因为它把特殊性排斥在外面,于是这特殊性便在外面否定它,限制它,与它对立。这种形而上学未能达到具体的同一性,而只是固执着抽象的同一性。但它的好处在于意识到,只有思想才是存在着的事物的本质。这种形而上学的材料是从古代哲学家、特别经院哲学家那里得来的。在思辨的哲学里,知性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Moment)或环节,但这个环节却是不能老停滞不前进的“阶段”。柏拉图并不是这种〔抽象的独断的〕形而上学家,亚里士多德更不是,虽说有许多人常常以为他们也是这样的形而上学家。
太一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8-0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7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二.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二态度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三态度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四. 逻辑学概念的进一步规定和部门划分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一篇 存在论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质(Die QualitaBt)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量(Die QuantitaBt)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尺度(Das Maβ)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二篇 本质论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本质作为实存的根据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现象(Die Erscheinung)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现实(Die Wirklichkeit)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三篇 概念论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主观概念(DerSubjektiveBegri�e�e)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客体(Das Objekt)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理念(Die Idee)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柏林大学的开讲辞
导言 /逻辑学概念的初步规定
一.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
二.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二态度
三.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三态度
四. 逻辑学概念的进一步规定和部门划分
第一篇 存在论
一. 质(Die QualitaBt)
二. 量(Die QuantitaBt)
三. 尺度(Das Maβ)
第二篇 本质论
一. 本质作为实存的根据
二. 现象(Die Erscheinung)
三. 现实(Die Wirklichkeit)
第三篇 概念论
一. 主观概念(DerSubjektiveBegri�e�e)
二. 客体(Das Objekt)
三. 理念(Die Idee)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柏林大学的开讲辞
导言 /逻辑学概念的初步规定
一.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
二.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二态度
三.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三态度
四. 逻辑学概念的进一步规定和部门划分
第一篇 存在论
一. 质(Die QualitaBt)
二. 量(Die QuantitaBt)
三. 尺度(Das Maβ)
第二篇 本质论
一. 本质作为实存的根据
二. 现象(Die Erscheinung)
三. 现实(Die Wirklichkeit)
第三篇 概念论
一. 主观概念(DerSubjektiveBegri�e�e)
二. 客体(Das Objekt)
三. 理念(Die Idee)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柏林大学的开讲辞
导言 /逻辑学概念的初步规定
一.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态度;形而上学
二.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二态度
三. 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三态度
四. 逻辑学概念的进一步规定和部门划分
第一篇 存在论
一. 质(Die QualitaBt)
二. 量(Die QuantitaBt)
三. 尺度(Das Maβ)
第二篇 本质论
一. 本质作为实存的根据
二. 现象(Die Erscheinung)
三. 现实(Die Wirklichkeit)
第三篇 概念论
一. 主观概念(DerSubjektiveBegri�e�e)
二. 客体(Das Objekt)
三. 理念(Die Id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