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生活》周刊1925年10月11日在上海创办。1926年起由邹韬奋任主编,发行量达到15万份,是极有影响的刊物。当年,邹韬奋在发刊词中说:“本刊的态度是好像每星期乘读者在
……
[ 展开全部 ]
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 1995年,时逢邹韬奋先生诞辰100周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继承《生活》的传统,于1月14日恢复出版了《三联生活周刊》。三联书店总编辑董秀玉在这一期的“编辑手记”中说:“今天,我们处于世纪之交的大时代中,这是我们的幸运。如何从老百姓最最平凡的生活故事中,折照出这个时代,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新课题,提供人们崭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资讯,当是我们最需努力的关键。” 十年里,《三联生活周刊》坚持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热点、新...(展开全部) 《生活》周刊1925年10月11日在上海创办。1926年起由邹韬奋任主编,发行量达到15万份,是极有影响的刊物。当年,邹韬奋在发刊词中说:“本刊的态度是好像每星期乘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 1995年,时逢邹韬奋先生诞辰100周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继承《生活》的传统,于1月14日恢复出版了《三联生活周刊》。三联书店总编辑董秀玉在这一期的“编辑手记”中说:“今天,我们处于世纪之交的大时代中,这是我们的幸运。如何从老百姓最最平凡的生活故事中,折照出这个时代,反映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新课题,提供人们崭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资讯,当是我们最需努力的关键。” 十年里,《三联生活周刊》坚持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热点、新人类、新生活,承诺以最快、最丰富、最好看的标准梳理一周新闻。 这本书,是由《三联生活周刊》曾经和现在的参与者们提供的回忆文字,还有一些珍贵的创刊史料。希望这本编辑部故事能让“大家在谈笑风生的空气中欣欣然愉快一番”。
[ 收起 ]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
出版社:三联书店
定价:28.00
ISBN:7108022303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只显示目录
对《三联生活周刊》的点滴回忆与感想/张伯海
站在 High Tech High的主校区中央,任何
人都能迅速察觉这所学校的不同之处。
犹如置身博物馆的展厅,所见之处是各种
各样的“展品”一一机器人、海报、木工制品
以及其他许多无法归类的各类物品,比如横豆
在走廊中的木桥、墙面上巨大的机械装置。这
些都是学生们的成果,作为一所完全采用项目
制教学的学校,大家每天在学校的创造、合作,
都围绕它们展开。
对于到达 High Tech High的访客,很难判断某个时刻是上课时间还是下课时间,学生们坐在桌前对着电脑工作,也有许多人来回穿梭讨论,始终保持着一定音量的噪音,而不存在“45分钟谁异的静谧,10分钟的疯狂与喧嚣”的时间结构。也很难判断谁是老师,因为没有居高临下的讲台,老师混杂在学生之间指导,有时教室里有两位或更多的不同学科的老师,有时教室里没有老师。也无法判断是什么课程,因为项目制使得传统的学科概念不再生效,一个大型的项目必定涉及多种学科。
相比于传统学校,在 High Tech High,一
切都不再是“固定”的,时间、空间、知识
人际关系,都“流动”了起来。表面上看,“有序”与“结构”的东西都被消解了。“因为我们所处时代的秩序在变化,所以学校最好不再用工业时代的秩序来规范学生。” High Tech High的
创始人拉里·罗森斯托克( Larry Rosenstock)
说。
风靡世界的教育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
(Most Likely to Succeed)中,这所位于加州圣地亚哥市的学校被塑造为面向未来的教育的典范。该纪录片制片人泰德·丁特史密斯(TedDintersmith)说,他曾经花一年的时间走遍美国50个州,去了200多所学校参观,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股教育变革的潮流, High Tech High只不过是其中之一。因为大家已经普遍地意识到,“如果我们不对学校进行彻底变革,如今的学生长大成人之后,就会大批量地被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逼到人生边缘”。
近十余年来,在美国和世界各地,涌现出
了一批所谓的“新教育学校”,这些学校在教学法上强调项目制学习、个性化教学,主张要调动起学生内在的创造力和学习欲望,而不是直接给他们知识。萨尔曼·可汗( Sal Khan)这位知名的新教育家总结了指导原则:“孩子们能做到的,远比成年人们以为的要多得多。”
不过这并非新鲜的提法。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教授介绍,教育理论的历史上素来存在着“教育内发说”与“教育外烁说”两种对立的观念:前者认为教育以自然禀赋为基础后者则认为教育是克服自然的倾向、通过外力强制而获得习惯的过程。这两种教育理论可以用成对的相反概念概括,例如个人与社会、自由与纪律、兴趣与努力、游戏与工作心理组织与逻辑组织,学生主动性与教师主动性等。
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无论在具体的学校运营形式、教学理念的实践上有什么区别,所有的新教育家们都是“内发说”一派,无一例外。然而在百年前,以内发说为基础的进步主义教育( progressive education)阵营就曾经和以外烁说为基础的学校教育进行过一场“搏斗”,最后以后者的全面获胜告终,这也是今天主流的传统教育制度的思想基础。
早在1938年,杜威发表的《经验与教育》中,他就曾总结当时已进行20余年的进步主义教育实践,提出告诚:“新教育的道路并不是一条比老路容易走的道路,相反,新教育的道路是条更艰辛和更困难的道路。新教育的未来最大的危险是由于人们认为新教育是一条容易走的
道路。”
今天的新教育家们带着内生说的理论“卷
土重来”时,有什么自信可以不重蹈覆缴?
因为时代的条件变化了
这一轮教育改革的背景是科技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对人工智能替代人工这一可能性做出的回应,据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份报告,从2003年开始,美国的生产力就与就业率没有关系了,换句话说,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再需要雇佣更多的人口,因为开始进入自动化时代,体力和重复性的脑力劳动甚至如金融、法律等行业的部分职位,都不再需要大量人工。华伦·贝尼斯( Warren Bennis)讲过一个著名的笑话。他说,未来的工厂里只需要一个人和一条狗人的工作是喂狗,而狗在那儿是要看住人,不让他碰机器。
人类的价值受到挑战,外部化的东西再无法依赖了一一因为机器一样可以提供,无论是体力还是知识,而只有人之为人的根本天性才有最大价值。这与内发说理论十分匹配。而个“未来之人”的典型代表,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正是相信自己远胜过一切成规。
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也给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斯坦福在线高中创始人雷蒙德(RaymondRavaglia)认为,之所以近十年会成为教育科技变革的节点,并不是因为出现了什么新的神奇技术,而是一系列技术开始大规模普及,“至少在美国,对绝大多数学校而言,为学生配备电脑并接入互联网已不是难事,这是新的基础
设施”。
活跃在硅谷的科技创业者马克(MrkPavlyukovskyy)提供了关于儿童使用科技的个立场鲜明的观点,“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充斥着科技的,如果小孩不从小就学着去驾驭科技那他们一下暴露在科技环境当中时一一这一天是早晚的,很可能会被科技奴役”。马克开发了套游戏化儿童计算机学习设备,埃隆·马斯
克给他的几个孩子每人买了一套。
正是因为“科技”在这一轮教育变革中的突出作用,新教育学校也首先出现并发展于科技精英聚集的区域,比如硅谷。受到众多投资人关注的 AltSchool,依托于在线学习平台可汗学院建立的可汗实验学校( Khan Lab Schoo1),是其中的两个典型代表。相应的,办学者也发生了变化,许多科技、商业界的人士直接介入学校运营,他们把全新的思维带入到传统的教育界,产生激烈的碰撞,在这些“局外人”自己看来,他们在为僵死的传统教育进行“颠覆式创新”( disruptive innovation),而对其他一些持保留意见的人而言,这无非是某种“硅谷锤子主义”的再现—当你手里有一把锤子的时候,看什么都像钉子。这把“锤子”,可能是大数据科技,也可能是商业化的组织管理形式。
绝大多数的新教育学校,都是现有“体制”之外的尝试,他们如何作用于整体性的教育变革?新教育家们都声称,教育公平问题是他们的首要关切,他们的学校将从两个方面推进教育公平,一方面是示范性的引领作用,例如 High Tech High 和组埃华学校( The Nueva Schoo1)所做的教学法倡导和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则是科技的规模效应,技术精英们相信科技一旦诞生,最终将普惠所有人。但是否能做到,或者仅仅是一种声称,此刻无法得出结论。
无论如何,这一波改革逐渐扩散,成为世
界性的浪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015年启动了“教育2030:未来的教育与技能”项目。在国内,教育部也于2017年末启动了首批未来
学校实验研究课题。近几年,一批如一土学校、
探月学院的创新学校在国内涌现,正在受到越
来越多人的关注。
国际教育是《三联生活周刊》近几年持续
关注的领域,我们每年都以一期封面故事的形
式呈现,从2015年的《去英国读中学:600年
的绅土养成体系》,2016年的《去美国读中学
博雅教育与新精英》,到2017年的《世界上最
好的教育:我们能从芬兰学到什么》。今年,我
们以“未来学校”为话题,关注一批最具代表
性的创新学校。它们与此前探访的各国学校并
非彼此隔绝,而是在理念上相互交融,界限也
时而模糊。这些“未来学校”的未来如何,还
有待时间的验证,但它们做出的教育探索具有
借鉴价值。
_______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2-03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6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一场神经病/沈昌文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期望时代大刊/董秀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致董秀玉女士的信/范用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史前史”的一个小片断/朱正琳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德国记忆/钱钢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向往文化/毕熙东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我的三联生活/陈西林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1993,那些人那些事/杨迎明 刘晓春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随手一翻,找回一段快乐/叶研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见习香港/何志云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那一年,三联的生活很灿烂/季元宏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生活”漫忆/杨浪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试刊号:封面故事的故事/程赤兵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做周刊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黄艾禾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且做且学,且学且做/杜民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十年一个轮回/唐元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漫画六幅――为《三联生活周刊》十年而作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王焱 陈曦 李钺 吴洪亮 谢峰 朱德庸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附录: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创刊时期的笔记(1992~1993)/钱钢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北京报刊业发行状况透视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见习记者作业之报刊发行调查(1993年8月)/黄集伟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北京报刊发售透视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风习期作业之一(1993年8月)/苗炜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为续刊启动提交的设想(1995年8月)/朱伟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编辑部纪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人员名(1992~2004)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后记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对《三联生活周刊》的点滴回忆与感想/张伯海
一场神经病/沈昌文
期望时代大刊/董秀玉
致董秀玉女士的信/范用
“史前史”的一个小片断/朱正琳
德国记忆/钱钢
向往文化/毕熙东
我的三联生活/陈西林
1993,那些人那些事/杨迎明 刘晓春
随手一翻,找回一段快乐/叶研
见习香港/何志云
那一年,三联的生活很灿烂/季元宏
“生活”漫忆/杨浪
试刊号:封面故事的故事/程赤兵
“做周刊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黄艾禾
且做且学,且学且做/杜民
十年一个轮回/唐元弘
……
漫画六幅――为《三联生活周刊》十年而作
王焱 陈曦 李钺 吴洪亮 谢峰 朱德庸
附录:
创刊时期的笔记(1992~1993)/钱钢
北京报刊业发行状况透视
――见习记者作业之报刊发行调查(1993年8月)/黄集伟
北京报刊发售透视
――风习期作业之一(1993年8月)/苗炜
为续刊启动提交的设想(1995年8月)/朱伟
编辑部纪事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人员名(1992~2004)
后记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对《三联生活周刊》的点滴回忆与感想/张伯海
一场神经病/沈昌文
期望时代大刊/董秀玉
致董秀玉女士的信/范用
“史前史”的一个小片断/朱正琳
德国记忆/钱钢
向往文化/毕熙东
我的三联生活/陈西林
1993,那些人那些事/杨迎明 刘晓春
随手一翻,找回一段快乐/叶研
见习香港/何志云
那一年,三联的生活很灿烂/季元宏
“生活”漫忆/杨浪
试刊号:封面故事的故事/程赤兵
“做周刊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黄艾禾
且做且学,且学且做/杜民
十年一个轮回/唐元弘
……
漫画六幅――为《三联生活周刊》十年而作
王焱 陈曦 李钺 吴洪亮 谢峰 朱德庸
附录:
创刊时期的笔记(1992~1993)/钱钢
北京报刊业发行状况透视
――见习记者作业之报刊发行调查(1993年8月)/黄集伟
北京报刊发售透视
――风习期作业之一(1993年8月)/苗炜
为续刊启动提交的设想(1995年8月)/朱伟
编辑部纪事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人员名(1992~2004)
后记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对《三联生活周刊》的点滴回忆与感想/张伯海
人都能迅速察觉这所学校的不同之处。
犹如置身博物馆的展厅,所见之处是各种
各样的“展品”一一机器人、海报、木工制品
以及其他许多无法归类的各类物品,比如横豆
在走廊中的木桥、墙面上巨大的机械装置。这
些都是学生们的成果,作为一所完全采用项目
制教学的学校,大家每天在学校的创造、合作,
都围绕它们展开。
对于到达 High Tech High的访客,很难判断某个时刻是上课时间还是下课时间,学生们坐在桌前对着电脑工作,也有许多人来回穿梭讨论,始终保持着一定音量的噪音,而不存在“45分钟谁异的静谧,10分钟的疯狂与喧嚣”的时间结构。也很难判断谁是老师,因为没有居高临下的讲台,老师混杂在学生之间指导,有时教室里有两位或更多的不同学科的老师,有时教室里没有老师。也无法判断是什么课程,因为项目制使得传统的学科概念不再生效,一个大型的项目必定涉及多种学科。
相比于传统学校,在 High Tech High,一
切都不再是“固定”的,时间、空间、知识
人际关系,都“流动”了起来。表面上看,“有序”与“结构”的东西都被消解了。“因为我们所处时代的秩序在变化,所以学校最好不再用工业时代的秩序来规范学生。” High Tech High的
创始人拉里·罗森斯托克( Larry Rosenstock)
说。
风靡世界的教育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
(Most Likely to Succeed)中,这所位于加州圣地亚哥市的学校被塑造为面向未来的教育的典范。该纪录片制片人泰德·丁特史密斯(TedDintersmith)说,他曾经花一年的时间走遍美国50个州,去了200多所学校参观,他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股教育变革的潮流, High Tech High只不过是其中之一。因为大家已经普遍地意识到,“如果我们不对学校进行彻底变革,如今的学生长大成人之后,就会大批量地被日新月异的社会进步逼到人生边缘”。
近十余年来,在美国和世界各地,涌现出
了一批所谓的“新教育学校”,这些学校在教学法上强调项目制学习、个性化教学,主张要调动起学生内在的创造力和学习欲望,而不是直接给他们知识。萨尔曼·可汗( Sal Khan)这位知名的新教育家总结了指导原则:“孩子们能做到的,远比成年人们以为的要多得多。”
不过这并非新鲜的提法。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教授介绍,教育理论的历史上素来存在着“教育内发说”与“教育外烁说”两种对立的观念:前者认为教育以自然禀赋为基础后者则认为教育是克服自然的倾向、通过外力强制而获得习惯的过程。这两种教育理论可以用成对的相反概念概括,例如个人与社会、自由与纪律、兴趣与努力、游戏与工作心理组织与逻辑组织,学生主动性与教师主动性等。
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无论在具体的学校运营形式、教学理念的实践上有什么区别,所有的新教育家们都是“内发说”一派,无一例外。然而在百年前,以内发说为基础的进步主义教育( progressive education)阵营就曾经和以外烁说为基础的学校教育进行过一场“搏斗”,最后以后者的全面获胜告终,这也是今天主流的传统教育制度的思想基础。
早在1938年,杜威发表的《经验与教育》中,他就曾总结当时已进行20余年的进步主义教育实践,提出告诚:“新教育的道路并不是一条比老路容易走的道路,相反,新教育的道路是条更艰辛和更困难的道路。新教育的未来最大的危险是由于人们认为新教育是一条容易走的
道路。”
今天的新教育家们带着内生说的理论“卷
土重来”时,有什么自信可以不重蹈覆缴?
因为时代的条件变化了
这一轮教育改革的背景是科技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对人工智能替代人工这一可能性做出的回应,据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份报告,从2003年开始,美国的生产力就与就业率没有关系了,换句话说,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再需要雇佣更多的人口,因为开始进入自动化时代,体力和重复性的脑力劳动甚至如金融、法律等行业的部分职位,都不再需要大量人工。华伦·贝尼斯( Warren Bennis)讲过一个著名的笑话。他说,未来的工厂里只需要一个人和一条狗人的工作是喂狗,而狗在那儿是要看住人,不让他碰机器。
人类的价值受到挑战,外部化的东西再无法依赖了一一因为机器一样可以提供,无论是体力还是知识,而只有人之为人的根本天性才有最大价值。这与内发说理论十分匹配。而个“未来之人”的典型代表,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正是相信自己远胜过一切成规。
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也给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斯坦福在线高中创始人雷蒙德(RaymondRavaglia)认为,之所以近十年会成为教育科技变革的节点,并不是因为出现了什么新的神奇技术,而是一系列技术开始大规模普及,“至少在美国,对绝大多数学校而言,为学生配备电脑并接入互联网已不是难事,这是新的基础
设施”。
活跃在硅谷的科技创业者马克(MrkPavlyukovskyy)提供了关于儿童使用科技的个立场鲜明的观点,“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充斥着科技的,如果小孩不从小就学着去驾驭科技那他们一下暴露在科技环境当中时一一这一天是早晚的,很可能会被科技奴役”。马克开发了套游戏化儿童计算机学习设备,埃隆·马斯
克给他的几个孩子每人买了一套。
正是因为“科技”在这一轮教育变革中的突出作用,新教育学校也首先出现并发展于科技精英聚集的区域,比如硅谷。受到众多投资人关注的 AltSchool,依托于在线学习平台可汗学院建立的可汗实验学校( Khan Lab Schoo1),是其中的两个典型代表。相应的,办学者也发生了变化,许多科技、商业界的人士直接介入学校运营,他们把全新的思维带入到传统的教育界,产生激烈的碰撞,在这些“局外人”自己看来,他们在为僵死的传统教育进行“颠覆式创新”( disruptive innovation),而对其他一些持保留意见的人而言,这无非是某种“硅谷锤子主义”的再现—当你手里有一把锤子的时候,看什么都像钉子。这把“锤子”,可能是大数据科技,也可能是商业化的组织管理形式。
绝大多数的新教育学校,都是现有“体制”之外的尝试,他们如何作用于整体性的教育变革?新教育家们都声称,教育公平问题是他们的首要关切,他们的学校将从两个方面推进教育公平,一方面是示范性的引领作用,例如 High Tech High 和组埃华学校( The Nueva Schoo1)所做的教学法倡导和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则是科技的规模效应,技术精英们相信科技一旦诞生,最终将普惠所有人。但是否能做到,或者仅仅是一种声称,此刻无法得出结论。
无论如何,这一波改革逐渐扩散,成为世
界性的浪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015年启动了“教育2030:未来的教育与技能”项目。在国内,教育部也于2017年末启动了首批未来
学校实验研究课题。近几年,一批如一土学校、
探月学院的创新学校在国内涌现,正在受到越
来越多人的关注。
国际教育是《三联生活周刊》近几年持续
关注的领域,我们每年都以一期封面故事的形
式呈现,从2015年的《去英国读中学:600年
的绅土养成体系》,2016年的《去美国读中学
博雅教育与新精英》,到2017年的《世界上最
好的教育:我们能从芬兰学到什么》。今年,我
们以“未来学校”为话题,关注一批最具代表
性的创新学校。它们与此前探访的各国学校并
非彼此隔绝,而是在理念上相互交融,界限也
时而模糊。这些“未来学校”的未来如何,还
有待时间的验证,但它们做出的教育探索具有
借鉴价值。
一场神经病/沈昌文
期望时代大刊/董秀玉
致董秀玉女士的信/范用
“史前史”的一个小片断/朱正琳
德国记忆/钱钢
向往文化/毕熙东
我的三联生活/陈西林
1993,那些人那些事/杨迎明 刘晓春
随手一翻,找回一段快乐/叶研
见习香港/何志云
那一年,三联的生活很灿烂/季元宏
“生活”漫忆/杨浪
试刊号:封面故事的故事/程赤兵
“做周刊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黄艾禾
且做且学,且学且做/杜民
十年一个轮回/唐元弘
……
漫画六幅――为《三联生活周刊》十年而作
王焱 陈曦 李钺 吴洪亮 谢峰 朱德庸
附录:
创刊时期的笔记(1992~1993)/钱钢
北京报刊业发行状况透视
――见习记者作业之报刊发行调查(1993年8月)/黄集伟
北京报刊发售透视
――风习期作业之一(1993年8月)/苗炜
为续刊启动提交的设想(1995年8月)/朱伟
编辑部纪事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人员名(1992~2004)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