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恶意》是东野圭吾挑战写作极限的长篇杰作,与《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店》并称东野圭吾四大杰作。《恶意》深刻揭示人性,故事中无边的恶意深不见底,有如万丈深渊,
……
[ 展开全部 ]
让人不寒而栗。从未遇到这样的案子:杀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读完《恶意》,才算真正认识东野圭吾。 ============================ ================================ 畅销作家在出国前一晚被杀,警方很快锁定了凶手。此人供认自己是一时冲动犯下了罪行。案子到此已经可以了结。可办案的加贺警官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他找不到凶手作案的动机,凶手也一直对动机避而不谈。加贺不愿草草结案,大量走访。渐渐显露的真相让他感到冰冷的寒意—— “你心里藏着对他的恶意,这仇恨深不见底,深得连你自己都无法解释。正是它导致了这起案件。这股恶意到底从何而起呢?我非常仔细地调查过,却实在找不出任何合乎逻辑的理由。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赌上自己的人生,也要达成目的。这真是惊人的想法,简直前所未闻。” ============================ ================================ 东野圭吾在《恶意》中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又一个反转,从阴谋实施到真相大白间的精巧设计,令读者赞叹不已。——《出版家周刊》(美国) 在《恶意》中,东野圭吾将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心理现实主义和阿加莎·克里斯蒂式的经典侦探解谜故事结合得炉火纯青。——《华尔街日报》(美国) 当你以为东野圭吾已经穷尽了诡计的所有可能性时,他就祭出一个新的来让你大吃一惊。——《科克斯书评》(美国) 《恶意》作为一部推理小说,极尽曲折复杂周密;同时又深刻揭示了人性,达到很多纯文学作品未能达到的深度。《恶意》可与同一作者的《红手指》对照着读。在《恶意》中,恶是没有底线的;在《红手指》中,善残存于恶的底线之下。——止庵 潜伏在《恶意》故事底下的,是一条黑色的河流,名为人的“恶意”。虽然可以听到流淌的微弱水声,却无法轻易看到它的流动。——桐野夏生
[ 收起 ]
作者:东野圭吾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定价:CNY 39.50
ISBN:7544285146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36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只显示目录
事件之章:野野口修的手记
April-C_C
//
又一本一开始就停不下来的书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8-1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0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疑惑之章:加贺恭一郎的记录
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建立在一种错觉上。老师错以为自己可以教学生什么,而学生错以为能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重要的是,维持这种错觉对双方而言都是件幸福的事。因为若看清了真相,反而一点好处都没有。我们在做的事,不过是教育的扮家家酒而已。
春眠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3-0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解决之章:野野口修的手记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探究之章:加贺恭一郎的独白
醒醒的说
//
我也想有这么一张照片。被人摆在想要抬头就能看到的位置。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4-1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告白之章:野野口修的手记
然而,相聚的时候有多快乐,分开的时候就有多痛苦。每到她非回去不可的时候,我们俩总是相对无言,幽怨地盯着时钟的指针。“就算只有一两天也无所谓,如果只有我们两个人,那该有多好啊!”我们经常这样讲。明知不可能,却不由自主地做着同样的梦。
醒醒的说
//
had the same feeling once.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4-1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2
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过去之章(一) :加贺恭一郎的记录
醒醒的说
//
“就是看他不爽”。真是难以理解的黑暗想法。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4-1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过去之章(二) :认识他们的人所说的话
那些坏蛋确实以捉弄人为乐,何况,要是能像这样让一般的学生也沾上边,把那些道貌岸然的人拉到和自己一样的水平,不是也很有趣吗?这个道理我现在才明白。
醒醒的说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4-1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过去之章(三) :加贺恭一郎的回忆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真相之章:加贺恭一郎的阐明
因为这次事件,我对文学界多少有了些了解。我记得在评论作品的时候,经常会用到“性格描写”这个词。当作者想让读者了解某个人物的时候,直接说明陈述的效果远不如配上适当的动作和台词,让读者自己去建构人物的形象,这就是“性格描写”吧。
你在虚构那片手记时就已经想到,必须从一开始就让日高的残酷形象植根于读者——也就是警方心里,而你设想好的情节就是毒猫事件。
西西书
//
这真是惊人的想法,要杀人之前,先想好杀人动机,这恐怕是前所未有的事。
+1
0
分享
收藏
1
条评论
2021-08-0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9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事件之章:野野口修的手记
疑惑之章:加贺恭一郎的记录
解决之章:野野口修的手记
探究之章:加贺恭一郎的独白
告白之章:野野口修的手记
过去之章(一) :加贺恭一郎的记录
过去之章(二) :认识他们的人所说的话
过去之章(三) :加贺恭一郎的回忆
真相之章:加贺恭一郎的阐明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事件之章:野野口修的手记
疑惑之章:加贺恭一郎的记录
解决之章:野野口修的手记
探究之章:加贺恭一郎的独白
告白之章:野野口修的手记
过去之章(一) :加贺恭一郎的记录
过去之章(二) :认识他们的人所说的话
过去之章(三) :加贺恭一郎的回忆
真相之章:加贺恭一郎的阐明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事件之章:野野口修的手记
疑惑之章:加贺恭一郎的记录
解决之章:野野口修的手记
探究之章:加贺恭一郎的独白
告白之章:野野口修的手记
过去之章(一) :加贺恭一郎的记录
过去之章(二) :认识他们的人所说的话
过去之章(三) :加贺恭一郎的回忆
真相之章:加贺恭一郎的阐明
你在虚构那片手记时就已经想到,必须从一开始就让日高的残酷形象植根于读者——也就是警方心里,而你设想好的情节就是毒猫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