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本书是由日本知名汉学家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的日本重要汉学家关于中国近代以前思想、文化的论集。全书分为上篇“中国的思维世界”和下篇“礼治与政教”两个部分。上篇主要是关于中国
……
[ 展开全部 ]
古代思想、文化的通论,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天理观、术数学以及天谴论、人性论等,时间范围则自上古至明清,论述的对象有董仲舒、朱熹、许皓等重要思想家。下篇则主要围绕“礼治与政教”的专题展开,集中论述中国古代官方及民间繁复的礼制以及其中所蕴涵的文化政治意义,如古代皇帝的朝政礼仪、祭祀礼仪、建筑所体现的礼仪、民间社会中的礼仪以及对近代社会的影响等。这些文章从大量史料出发,包括正史、文集、笔记、考古材料以及社会史文献等,分析细致,见解深刻,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认识有借鉴意义。
[ 收起 ]
作者:[日]沟口雄三,小岛毅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定价:44.00元
ISBN:7214043777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只显示目录
序言
研究中国,是以中国作为媒介,或者说以中国作为方法,从而把现代的日本或者现代的亚洲,进而把现代的世界“问题化”
具体而言,它意味着在迄今为止的以欧洲标准为世界标准而建立起来的世界认识当中,提示以欧洲标准无法衡量的世界的存在,并且在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化的时候,包含这些无法被欧洲标准所完整包容的世界;而在这样的世界整体能够建立的时候,进一步把它作为媒介,作为方法,使得欧洲的认识标准得以相对化。中国正是这样一个基本上不能套用欧洲标准加以把握的世界。如果说日本人研究中国具有意义的话,它的原点也正在这里。
一只青青的羊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7-04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上编 中国的思维世界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中国的思维世界》题解(沟口雄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中国思想史中“自然”的诞生(池田知久)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中国古代的天人相关论——董仲舒的情况(池田知久)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中国科学与天文历数学(池田知久)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术数学(池田知久)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力与公正——关于吕坤的全体生存构想(林文孝)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许诰与明清时期人性论的发展(马渊昌也)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论天理观的形成(沟口雄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秩序化的诸相——清初思想的地平线(伊东贵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宋代天谴论的政治理念(小岛毅)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下编 礼治与政教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中国的皇权——《礼治和政教》导论(小岛毅)
文武百官对皇帝行臣服之誓的“元会”仪式,象征了在王朝体制里面政治秩序的构筑状态。在王朝体制里面,历法的制定是皇帝的专权事项。皇帝不仅是帝国领土这一空间的统治者,而且是时间的统治者。依据历法每年年初举行臣服仪式,是表示官员们服从作为时间统治者的皇帝的统治;而在首都的宫殿举行臣服仪式,则表示官员们承认那里是帝国的中心空间。毋庸置疑,那的确是名副其的“天空的玉座”。
一只青青的羊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07-02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4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元会的建构——中国古代帝国的朝政与礼仪(渡边信一郎)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皇帝祭祀的展开(金子修一)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中国皇帝和周边诸国的秩序(金子修一)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唐长安城的礼仪空间——以皇帝礼仪的舞台为中心(妹尾达彦)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中国前近代史研究中的地域社会视角——“中国史研讨会‘地域社会——地域社会与指导者’”主题报告(森正夫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从“气质变化论”到“礼教”——中国近世儒教社会“秩序”形成的视点(伊东贵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孔教与淫祠——清末庙产兴学思想的一个侧面(村田雄二郎)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近代中国的体制构想(佐藤慎一)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另一个“五四”(沟口雄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序言
上编 中国的思维世界
《中国的思维世界》题解(沟口雄三)
中国思想史中“自然”的诞生(池田知久)
中国古代的天人相关论——董仲舒的情况(池田知久)
中国科学与天文历数学(池田知久)
术数学(池田知久)
力与公正——关于吕坤的全体生存构想(林文孝)
许诰与明清时期人性论的发展(马渊昌也)
论天理观的形成(沟口雄三)
秩序化的诸相——清初思想的地平线(伊东贵之)
宋代天谴论的政治理念(小岛毅)
下编 礼治与政教
中国的皇权——《礼治和政教》导论(小岛毅)
元会的建构——中国古代帝国的朝政与礼仪(渡边信一郎)
皇帝祭祀的展开(金子修一)
中国皇帝和周边诸国的秩序(金子修一)
唐长安城的礼仪空间——以皇帝礼仪的舞台为中心(妹尾达彦)
中国前近代史研究中的地域社会视角——“中国史研讨会‘地域社会——地域社会与指导者’”主题报告(森正夫
从“气质变化论”到“礼教”——中国近世儒教社会“秩序”形成的视点(伊东贵之)
孔教与淫祠——清末庙产兴学思想的一个侧面(村田雄二郎)
近代中国的体制构想(佐藤慎一)
另一个“五四”(沟口雄三)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序言
上编 中国的思维世界
《中国的思维世界》题解(沟口雄三)
中国思想史中“自然”的诞生(池田知久)
中国古代的天人相关论——董仲舒的情况(池田知久)
中国科学与天文历数学(池田知久)
术数学(池田知久)
力与公正——关于吕坤的全体生存构想(林文孝)
许诰与明清时期人性论的发展(马渊昌也)
论天理观的形成(沟口雄三)
秩序化的诸相——清初思想的地平线(伊东贵之)
宋代天谴论的政治理念(小岛毅)
下编 礼治与政教
中国的皇权——《礼治和政教》导论(小岛毅)
元会的建构——中国古代帝国的朝政与礼仪(渡边信一郎)
皇帝祭祀的展开(金子修一)
中国皇帝和周边诸国的秩序(金子修一)
唐长安城的礼仪空间——以皇帝礼仪的舞台为中心(妹尾达彦)
中国前近代史研究中的地域社会视角——“中国史研讨会‘地域社会——地域社会与指导者’”主题报告(森正夫
从“气质变化论”到“礼教”——中国近世儒教社会“秩序”形成的视点(伊东贵之)
孔教与淫祠——清末庙产兴学思想的一个侧面(村田雄二郎)
近代中国的体制构想(佐藤慎一)
另一个“五四”(沟口雄三)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序言
具体而言,它意味着在迄今为止的以欧洲标准为世界标准而建立起来的世界认识当中,提示以欧洲标准无法衡量的世界的存在,并且在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对象化的时候,包含这些无法被欧洲标准所完整包容的世界;而在这样的世界整体能够建立的时候,进一步把它作为媒介,作为方法,使得欧洲的认识标准得以相对化。中国正是这样一个基本上不能套用欧洲标准加以把握的世界。如果说日本人研究中国具有意义的话,它的原点也正在这里。
上编 中国的思维世界
《中国的思维世界》题解(沟口雄三)
中国思想史中“自然”的诞生(池田知久)
中国古代的天人相关论——董仲舒的情况(池田知久)
中国科学与天文历数学(池田知久)
术数学(池田知久)
力与公正——关于吕坤的全体生存构想(林文孝)
许诰与明清时期人性论的发展(马渊昌也)
论天理观的形成(沟口雄三)
秩序化的诸相——清初思想的地平线(伊东贵之)
宋代天谴论的政治理念(小岛毅)
下编 礼治与政教
中国的皇权——《礼治和政教》导论(小岛毅)
文武百官对皇帝行臣服之誓的“元会”仪式,象征了在王朝体制里面政治秩序的构筑状态。在王朝体制里面,历法的制定是皇帝的专权事项。皇帝不仅是帝国领土这一空间的统治者,而且是时间的统治者。依据历法每年年初举行臣服仪式,是表示官员们服从作为时间统治者的皇帝的统治;而在首都的宫殿举行臣服仪式,则表示官员们承认那里是帝国的中心空间。毋庸置疑,那的确是名副其的“天空的玉座”。
元会的建构——中国古代帝国的朝政与礼仪(渡边信一郎)
皇帝祭祀的展开(金子修一)
中国皇帝和周边诸国的秩序(金子修一)
唐长安城的礼仪空间——以皇帝礼仪的舞台为中心(妹尾达彦)
中国前近代史研究中的地域社会视角——“中国史研讨会‘地域社会——地域社会与指导者’”主题报告(森正夫
从“气质变化论”到“礼教”——中国近世儒教社会“秩序”形成的视点(伊东贵之)
孔教与淫祠——清末庙产兴学思想的一个侧面(村田雄二郎)
近代中国的体制构想(佐藤慎一)
另一个“五四”(沟口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