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本书大量使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等,详尽考订并重建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作者抓住几个主要人物为线索展开叙述。
……
[ 展开全部 ]
从武器装备、防御工事、兵员训练到作战战术的运用;从后勤、兵力动员、兵员调动到军费的来源、筹集与分配,更涉及交战国可用于战争的经济实力、负责运筹帷幄人员的心态、他们的战争观(从文化层面言)、战术观(从军事角度言)等等。这些面相在过去的鸦片战争研究中或被忽视,或语焉不详,但在本书中却得到充分的展现。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重大,也是中国百年国耻的开端,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本书对当时的人和事的评价,均从事实认定来加以判断,尤其严肃检讨清朝奏折中呈现的天朝心态,直指中国战败的深层原因。该书展现的严谨论证破除过去误谬之学术性,以及避免再蹈历史错误覆辙之强烈爱国情怀,令人读之震撼动容。 《天朝的崩溃》出版十余年,流传较广,影响颇大,学术价值历经时间考验,已广为读者肯定推崇,即在海外,都成为治近代史之学者、学生,以及一般人士广泛阅读的著作,视之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修订版全面核订了注释、引文中的错讹,重排精装,列入“三联哈佛学术丛书二十年纪念版”再刊。
[ 收起 ]
作者:茅海建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定价:59.00元
ISBN:710805065X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只显示目录
自序
在总体方面承认,鸦片战争的失败在于中国的落伍;在具体叙说上
又认定,落伍的一方只要坚持抵抗,就有可能获得胜利。在总体方面承认,清王朝昧于世界大势,无力挽回颓势;在具体叙说上又
认定,林则徐等人代表了正确的方向,只要他们的主张得以实
施,中国就有救。这种不和谐的论点放在一起,反映出历史学家
的深层意识一不服输的心气,总认为中国当时还不至于不可挽回
地失败,还是有希望获胜。这种不和谐的论点被放在了一起,正是
历史学家在内心中把愤懑和希望放在了一起。
FENGGGGGG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20-01-2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绪论 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
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最近几十年,中国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变,已经使历史学家对清王朝的实质、对整个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这种新认识似乎没有改变鸦片战争史的旧结论,反而与它们羼杂糅合在一起。由此而产生了目前鸦片战争基本观点的矛盾现象:在总体方面承认,鸦片战争的失败在于中国的落伍;在具体叙说上又认定,落伍的一方只要坚持抵抗,就有可能获得胜利。在总体方面承认,清王朝昧于世界大势,无力挽回颓势;在具体叙说上又认定,林则徐等人代表了正确的方向,只要他们的主张得以实施,中国就有救。这种不和谐的论点放在一起,反映出历史学家的深层意识——不服输的心气,总认为中国当时还不至于不可挽回地失败,还是有希望获胜。这种不和谐的论点被放在了一起,正是历史学家在内心中把愤懑和希望放在了一起。历史学家这种不服输的心气,从本质上说来,仍是对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挚爱。
杨淦司浚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5-0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一 琦善其人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琦善卖国罪名之否定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琦善卖国说形成的原因
我们今天不应否定这种宣传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但回过头来,又不无遗憾地看到,这一段时期的鸦片战争研究,虽在国际态势英国内部状况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仍以琦善、林则徐的对立作为叙说的主线,只不过分别把“奸臣”、“忠臣”,变为“卖国”、“爱国”;把“抚”、“剿”,改为“投降”、“抵抗”,等等而已。
sr_
//
国内研究落后的冲击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10-0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四 本书的主旨
在本篇绪论即将结束之时,我还要说明,历史学家生来俱有无可排遣的民族情结,不应当演化为历史研究中对本民族的袒护。抱着这一观念,我在对清王朝的批判上,无论是妥协的主张,还是抵抗的主张,都是不留情面的。
①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
sr_
//
最后一句的现实意义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10-0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一章 清朝的军事力量
whujxd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4-05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6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一 武器装备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兵力与编制
另外,太平天国战争时,地方糜烂,无秩序可言,其抽调的兵力高于鸦片战争,其中反映出来的清王朝的态度,说明他们视“社稷”重于“国家”。
杨淦司浚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5-05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三 士兵与军官
whujxd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4-0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二章 骤然而至的战争
民众的游击战争需要组织上和战术上的指导,方可有效;民众的游击战争需要在地理形势上占利,方可实施;民众的游击战争需要觉悟和牺牲精神,方可支持下去。这一切都是当时所不具备的。
其中的要害,是当时的官、民对立,不能想象用武力镇压而支撑的政权,能够如此密切地与民众合作。林则徐为官场中人,不论他的动机和操作有何招术,莫能置身度外。
sr_
//
民众的游击战争的条件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10-10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7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一 从严禁吸食到严禁海口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及其评论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林则徐的敌情判断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四 林则徐的制敌方略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三章 “剿”“抚”“剿”的回旋
此处讨论的“抚”,属鸦片战争初期的概念,与鸦片战争后期的“抚”,有严格的区别。我将在第六章中再作讨论。至于以后的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诸役,清朝官员又用“抚”字,与此时的概念完全不同,可以说,成了“降”的同义词了。“抚”这一政治术语在中国近代的含义变化,也大体反映出清朝在世界中的地位变化。
sr_
//
"抚"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10-18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一 初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剿”“抚”之变
尽管道光帝有着种种缺陷(本来世上也无完人),但若有智明识远的军机大臣相辅,仍不失为宽猛互济。可是从不认为自己尚有缺陷的道光帝,在军机的人选上,又釆用了最最可怕可恨的“老实听话”的标准(是否“老实听话”又是另一回事)。他所信赖的曹振镛、穆彰阿以“多磕头,少说话”为主旨,战战兢兢,随伺如同伴虎。每逢建言,先竭力揣摩帝意,只讨欢心而不究事理。
杨淦司浚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5-15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三 伊里布与浙江停战
在研究伊里布的这段经历时,使我最感兴趣的是,他对道光帝从诚实到欺骗的过程。在其开始,伊里布还是诚实的,后来奏报与英方的交涉,虽不乏“天朝”的大话,但大体情节仍为可靠。随着道光帝一道道攻克舟山的严旨,他的奏折越来越言不由衷,而获知其已被免差后,竟满纸谎言。在当时的官场中,捏谎粉饰盛行成风。过去的人们往往从忠君观念出发,批判臣子们的“欺君”行为。但是,若冷静地想一想,那种容不得半点不同意见、强求一致的政治体制和君主作风,又何曾不是在客观上催化、助长这种风气?我这里绝无意为伊里布的谎言辩护,而是指出,对促发这种谎言的体制和君主也应当批判!
杨淦司浚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5-1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四 琦善与广东谈判
可是,若不以君主的是非为是非,反过来检讨道光帝的决策,我们又可以看到,如同先前由“剿”转“抚”一样,此期的由“抚”转“剿”仍是十分轻率的。从他这一时期的朱批和谕旨来看,他似乎不是很注意英方提出条件的具体内容,而是震怒于英方提出条件的行动本身。“情词恭顺”催生主“抚”,“桀骜不驯”促成主“剿”。他的这种看问题的视角,自是“天朝”大皇帝的风格所定,而这种表现又在某些方面类似文化革命期间的“打态度”。
杨淦司浚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9-05-16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五 虎门大战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四章 广州的“战局”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杨芳的“果勇”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奕山的“靖逆”
whujxd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4-27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三 三元里抗英的史实与传说
whujxd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4-29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第五章 东南壁垒的倾塌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璞鼎查的东来
whujxd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5-0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二 厦门的石壁
whujxd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8-05-01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1
条书摘
点击查看
三 定海的土城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四 镇海的天险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五 浙东的反攻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六章 “抚”议再起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十可虑”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屡战屡败:从杭州湾到扬子江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求和的历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七章 平等与不平等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一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引起的忧虑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二 迈入陷阱:中英虎门条约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三 “等价交换”?中美望厦条约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四 “奉献”:中法黄埔条约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第八章 历史的诉说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附录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自序
绪论 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
一 琦善其人
二 琦善卖国罪名之否定
三 琦善卖国说形成的原因
四 本书的主旨
第一章 清朝的军事力量
一 武器装备
二 兵力与编制
三 士兵与军官
第二章 骤然而至的战争
一 从严禁吸食到严禁海口
二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及其评论
三 林则徐的敌情判断
四 林则徐的制敌方略
第三章 “剿”“抚”“剿”的回旋
一 初战
二 “剿”“抚”之变
三 伊里布与浙江停战
四 琦善与广东谈判
五 虎门大战
第四章 广州的“战局”
一 杨芳的“果勇”
二 奕山的“靖逆”
三 三元里抗英的史实与传说
第五章 东南壁垒的倾塌
一 璞鼎查的东来
二 厦门的石壁
三 定海的土城
四 镇海的天险
五 浙东的反攻
第六章 “抚”议再起
一 “十可虑”
二 屡战屡败:从杭州湾到扬子江
三 求和的历程
第七章 平等与不平等
一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引起的忧虑
二 迈入陷阱:中英虎门条约
三 “等价交换”?中美望厦条约
四 “奉献”:中法黄埔条约
第八章 历史的诉说
附录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自序
绪论 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
一 琦善其人
二 琦善卖国罪名之否定
三 琦善卖国说形成的原因
四 本书的主旨
第一章 清朝的军事力量
一 武器装备
二 兵力与编制
三 士兵与军官
第二章 骤然而至的战争
一 从严禁吸食到严禁海口
二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及其评论
三 林则徐的敌情判断
四 林则徐的制敌方略
第三章 “剿”“抚”“剿”的回旋
一 初战
二 “剿”“抚”之变
三 伊里布与浙江停战
四 琦善与广东谈判
五 虎门大战
第四章 广州的“战局”
一 杨芳的“果勇”
二 奕山的“靖逆”
三 三元里抗英的史实与传说
第五章 东南壁垒的倾塌
一 璞鼎查的东来
二 厦门的石壁
三 定海的土城
四 镇海的天险
五 浙东的反攻
第六章 “抚”议再起
一 “十可虑”
二 屡战屡败:从杭州湾到扬子江
三 求和的历程
第七章 平等与不平等
一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引起的忧虑
二 迈入陷阱:中英虎门条约
三 “等价交换”?中美望厦条约
四 “奉献”:中法黄埔条约
第八章 历史的诉说
附录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自序
又认定,落伍的一方只要坚持抵抗,就有可能获得胜利。在总体方面承认,清王朝昧于世界大势,无力挽回颓势;在具体叙说上又
认定,林则徐等人代表了正确的方向,只要他们的主张得以实
施,中国就有救。这种不和谐的论点放在一起,反映出历史学家
的深层意识一不服输的心气,总认为中国当时还不至于不可挽回
地失败,还是有希望获胜。这种不和谐的论点被放在了一起,正是
历史学家在内心中把愤懑和希望放在了一起。
绪论 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
一 琦善其人
二 琦善卖国罪名之否定
三 琦善卖国说形成的原因
四 本书的主旨
①一个民族对自己历史的自我批判,正是它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坚实保证。
第一章 清朝的军事力量
一 武器装备
二 兵力与编制
三 士兵与军官
第二章 骤然而至的战争
其中的要害,是当时的官、民对立,不能想象用武力镇压而支撑的政权,能够如此密切地与民众合作。林则徐为官场中人,不论他的动机和操作有何招术,莫能置身度外。
一 从严禁吸食到严禁海口
二 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及其评论
三 林则徐的敌情判断
四 林则徐的制敌方略
第三章 “剿”“抚”“剿”的回旋
一 初战
二 “剿”“抚”之变
三 伊里布与浙江停战
四 琦善与广东谈判
五 虎门大战
第四章 广州的“战局”
一 杨芳的“果勇”
二 奕山的“靖逆”
三 三元里抗英的史实与传说
第五章 东南壁垒的倾塌
一 璞鼎查的东来
二 厦门的石壁
三 定海的土城
四 镇海的天险
五 浙东的反攻
第六章 “抚”议再起
一 “十可虑”
二 屡战屡败:从杭州湾到扬子江
三 求和的历程
第七章 平等与不平等
一 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引起的忧虑
二 迈入陷阱:中英虎门条约
三 “等价交换”?中美望厦条约
四 “奉献”:中法黄埔条约
第八章 历史的诉说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