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下载
注册
登录
|
搜索
正在搜索中...
首页
我的书架
我的主页
我的收藏
我的书评
中国第三代诗人的代表陈东东十年心血之作,讲述你不知道的昌耀、食指(郭路生)、骆一禾、张枣等一代卓绝诗魂的故事。 陈东东希望,通过素描他眼界里的中国当代诗人,勾勒当代汉诗轮
……
[ 展开全部 ]
廓,提供给对当代诗不甚了解的人们一个入门指引。 作者深信,现代汉语诗歌的归根复命,就是能够在一个更大的范围里,跟历来的全部(无论古典和西方)文学构筑起共时并存的整体,成为这个整体里的传统。 而这,正是他写作此书的衷心。
[ 收起 ]
作者:陈东东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定价:36.00元
ISBN:7547310885
给个评价
做个书摘
书摘 (21 )
评价 (1 )
查看所有书摘
按目录显示书摘
只显示目录
弁言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斯人昌耀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郭路生是谁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圣者骆一禾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亲爱的张枣
张枣曾借着将北岛跟柏桦对比,来体认他这一代人的诗歌,用以厘清他自己:“一个是外向的,另一个却内倾;北岛更关心言说对社会的感召力,并坚信言说的正确性;柏桦想要的是言说对个人的抚慰作用,质疑表达的可能。”他归结“朦胧诗”一代为英雄主义”的集体写作,跟国家政治的联系过于紧密。在重庆的那几年里,他跟柏桦,跟许多同一代的诗人,都曾仔细地议论过,认为到那个时候,“朦胧诗”“某种意义上也开始格式化了”,并且我们感觉“朦胧诗”可能会被收编,觉得‘朦胧诗’的可兼容性有点像伤痕文学,但最关键的还是他们表达的东西不能满足我们”。而“我们这一代的写作一开始就不想为这个时代承担什么,没有意识形态针对性,而是想要为整个中国诗歌帝国做什么。…我们那时觉得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无用的文学,写作就是一件无用的事,是浪费生命,青春年华的颓废行为,这也是我们当时的口号,就是追求失败”。
碧海蓝桥
//
+1
0
分享
收藏
0
条评论
2017-11-18 添加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此章节有
3
条书摘
点击查看
大陆的鲁宾逊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此章节添加书摘
导购链接
×
做书摘
文字书摘
读图识字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保存原图片为书摘
上传图片
识别
最多输入
500
个字
上传图片
重新上传
写点笔记吧
至少还需要输入
10
字
章节(选填)
弁言
斯人昌耀
郭路生是谁
圣者骆一禾
亲爱的张枣
大陆的鲁宾逊
页码(选填)
这本书已经添加了这些章节,请勾选或者新建你的书摘所属的章节
add
up
down
remove
弁言
斯人昌耀
郭路生是谁
圣者骆一禾
亲爱的张枣
大陆的鲁宾逊
×
添加一个书摘本
搜索创建书摘本
搜索
正在搜索...
不对,换一下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ISBN
*
*
弁言
斯人昌耀
郭路生是谁
圣者骆一禾
亲爱的张枣
大陆的鲁宾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