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 . 威廉•E.科尔比军事作家奖入围作品 . 【媒体评价】 权威著作……中情局博物馆前馆长雷诺兹用史料证明,海明威害怕联邦调查局会发现他隐瞒了20 …… [ 展开全部 ]
  • 作者:[美]尼古拉斯·雷诺兹(Nicholas Reynolds)
  • 出版社:索·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定价:79
  • ISBN:7520132099
……我记得曾经读到过欧内斯特·海明威和战情局戴维·K.E.布鲁斯上校的故事,1944年8月,他们从德国人手里“解放”了巴黎丽兹酒店的酒吧。于是我想,那个故事说不定还有后续。海明威不会和战情局格格不入。他热爱秘密,也热爱它们带给他的优越感。他渴望战斗,只是不适合常规的军旅生活。他游走于各个社会和经济阶层之间—还常常越界。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8-12-31 添加
此章节有29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7月8日,海明威、盖尔霍恩和伊文思为罗斯福总统及夫人放映了《西班牙土地》。盖尔霍恩联系了她的朋友埃莉诺,说服后者邀请电影制作者们来到白宫。起初海明威不怎么看重邀请他们的主人;他们见面时,总统“全身带着哈佛式的洒脱,毫不性感又娘娘腔”。那天很热;总统把他们带到了一间没有空调的餐厅,晚餐也乏善可陈:稀薄无味的汤,韧如胶皮的乳鸽,水煮莴苣叶。不过晚餐后,罗斯福夫妇热心地观看了电影。总统坐在伊文思身边,从头到尾都在讨论,到电影结束时几乎让伊文思不胜其烦了。他提议,海明威和伊文思或许“应该在电影中加入更多的意识形态宣传”。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1-09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1938年底,国际纵队解散,共和国的外国志愿者也被遣送回国,这一决定的官方理由,是安抚不干涉委员会,该委员会是欧洲各国政府为限制外国势力干预西班牙内战而建立的。但他们的离境同时也再次标志着胜利的希望渺茫。10月底,政府急不可待地在巴塞罗那安排了场送别游行,外国士兵们穿行在友好的民众中,那天估计有30万民众到场。民众朝士兵抛掷了无数鲜花以至于游行队伍不得不在花海中曳地而行,所经之处,人们都高举着共和军领袖和斯大林的大幅照片他们倾听着外号“热情之花”的多洛雷丝·伊巴露丽的讲话,后者行为夸张,是个共产主义领袖和演说家,她告诉国际纵队队员,他们可以骄傲地踏上征程;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此刻他们已经归入历史,成为传奇。讲话之后,号手们为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外国人吹奏起《思念曲》,用一位见证者的(同情的)话说,“全巴塞罗那都脱帽饮泣”。
1938年11月初,当他在共和国首都巴伦西亚听说这一事件时,忠实信徒海明威的信仰动摇了。因为无法再对未来报以乐观情绪,他崩溃了。一次空袭中,海明威和盖尔霍恩在下榻的旅馆里遇到
个外国人:曾经指挥过加里波第纵队的意大利人兰多尔福·帕恰尔迪。他正准备离开西班牙,又无家可归(意大利已经在法西斯的统治之下)。盖尔霍恩记得,他伤心欲绝、无家无国、不名一文,却丝毫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1-10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的人中间走过。那些民族主义者全都或多或少带着些尊严而死,作者没有把他们大而化之地写成法西斯恶魔,而是着笔描述了个人的死亡。海明威对卡什金说,“我努力展现(战争)各个不同的侧面……让自己慢下来,诚实面对,从多个视角审视它”。
海明威不偏不倚的态度得到了很多评论家的赞赏。埃德蒙·威尔逊就赞美1937年那个“佛罗里达饭店的斯大林主义者”海明威死去了,“艺术家海明威(又回来了)……就像看到一个老朋友回来了一样”……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1-11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1932年,戈洛斯成为世界旅游公司的总经理,那是美国共产主义阵线的维形。它表面上看起来是个旅行社,推广它的主要旅行目的地苏联,但它的主要性质却是苏联情报界的辅助机构。起初内务部希望戈洛斯为它的特工采购如假包换的美国护照,他为此招募了一位身负赌债的美国护照职员,内务部可以利用他的赌债做文章。日久年深,戈洛斯承担了更多的行动任务,负责招募和运作间谍,甚至还承担起审查所有并非由他招募的新任美国间谍的责任。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1-11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有两个可能的解释。首先,和许多间谍一样海明威或许在跟外国势力签约之后便陷入了犹豫,即便他仍然对该政权心怀仰慕。一位研究间谍的心理医生曾称之为“宿醉期”,发生的时间往往在几个月后。这有点像买主懊悔:在讨价还价后敲定了一个重要交易,然后又疑心自已是否以划算的价格买到了合适的东西。此时这位买主或许希望能跟卖家保持一点距离,有时干脆希望离后者远一点儿。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1-24 添加
此章节有14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布雷登的判断是准确的,海明威的确有能力动员大使记忆中的“一个奇怪群体包括调酒师;码头小偷;…潦倒的回力球球员和前斗牛士;巴斯克神父;各式各样的流亡贵族;好几个(西班牙)亲共和国分子”。骗子工厂的成员总共有20到5人,少数几个是全职线人,其他都是兼职。1942年9月起,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开始了工作,每个月的
预算大概是500美元。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1-28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德国人看到的,只是一条忙着打鱼的渔船。希望敌人能上前来买(或者抢)鲜鱼和淡水。而“皮拉尔”号的船员会准备好用巴祖卡火箭筒、机枪和手榴弹展开进攻。甚至还会有一个炸药包,“一个巨型引爆装置,形状像个棺材,两端都有把手”。海明威会雇用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回力球员,他们都是在需要时投掷快球的高手,能把手榴弹抛掷在(最好)仍然毫无戒心的潜水艇敞开的舱口。哪怕只有一颗手榴弹在封闭的空间爆炸,结果都会是毁灭性的。如果可以用人力把它推至潜水艇的甲板上,那架令人厌恶的战争机器就彻底玩儿完了。
海明威本人后来也承认,整个行动计划如此荒诞不经,“根本不大可能”,谁也不会相信会发生这种事。那么它后来又如何了呢?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1-30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拉纳姆回家前一两天,在那间光照充足的小餐厅里,坐在朴素的木桌前,海明威和他们从傍晚聊到深夜。粉刷过的墙上挂着他打猎的战利品,在那些带角的鹿头和羚羊头的俯视下,海明威开始说起既然战争已经结束,应该跟苏联和平共处了。玛丽·拉纳姆的座位离主人有几英尺远,插话说他的话在她听起来是“彻头彻尾的绥靖”啊。这让他想起1938年英国的政策,海明威心中亮起了红灯,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先是没有为西班牙共和国提供支持,其后又在慕尼黑向希特勒让步,令他恨之入骨。
海明威涨红了脸,怒目圆睁,猛然起身冲到玛丽身边,抬起手臂,准备把一杯葡萄酒泼在她的脸上。他总算在最后一刻克制住了,回到了自己的主位上。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2-16 添加
此章节有3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海明威在写给一位苏联崇拜者的信中对这次演说的评价是,现在威胁世界和平的人是丘吉尔,而不是斯大林。他写道,“只要我们能够彼此谅解,而不是去相信某一位丘吉尔的昔日重现”,美国和苏联人民就完全可以和平共处。那样一来,便没有什么能够阻碍两国人民的友谊,他最后如是说。
十天后,他再次在信中写到苏联。6月30日,他觉得必须向拉纳姆解释他“因为在(过去)士气低落时了解他们,而对他们大有好感”。他认为每一位差劲的老毛子……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的权利”都应该和英国上流社会的任何人一样多。他提醒拉纳姆,世上仍有法西斯政权存在,佛朗哥就是一例,更不要提以“最糟糕的奴隶制度”统治国家的蒋介石了。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2-16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在写信给沃尔夫的第二天,海明威也想去惹点儿麻烦。他打了一封信给麦卡锡参议员,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又加上一篇后记,再次签上自己的名字。29信本身写得杂乱无章、脏话连篇,部分内容没什么意义。但主旨很清楚。海明威一开头便质疑麦卡锡的勇气和战绩。“我们中有些人见过死人(原文如此),数过有多少人牺牲在战场上,也数过有多少麦卡锡。(牺牲的)人很多,但你不是(其中)之他说麦卡锡是“一坨屎”,邀请他来古巴跟他打一场私人拳击比赛定胜负。麦卡锡应该来跟他打一架,而不是诉诸“传票”(原文如此),但他,麦卡锡,连“打兔子的勇气”也没有。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2-17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海明威不会知道他和卡斯特罗两人互相尊敬。卡斯特罗不仅阅读,还研究过《丧钟为谁而鸣》;他后来说,“我们把……(那本书)带到山区,它教会了我们怎么打游击战”。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2-17 添加
此章节有2条书摘 点击查看
还没有人在此章节添加过书摘,赶紧来抢第一吧!

从1935年在佛罗里达海滩看到横七竖八的老兵尸体的那天起,政治家海明威就和文学家海明威一样活跃,也一样独立。他基本上一直单打独斗,做自己认为必要的工作,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1940年与内务部的招募人戈洛斯见面就是一例。他觉得他可以制定自己的外交政策。和其他成为间谍的权势人物一样,他也自以为可以掌控自己与苏联—一以及美国—情报机构的关系。他只对了一半。他出人意料地颇为擅长这份第二职业,却并不像他自己以为的那样是个专家。这位最棒的职业作家,在政治权谋方面不过是个有点天分却过于自信的外行。直到最后时刻,他从未停止过考虑,终有一天他将为自己的秘密冒险付出怎样的代价。
+1
分享 收藏 0条评论 2019-02-17 添加
此章节有1条书摘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