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积分:4760

发布书摘:219

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03-02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对现当代西方文化主要流派作了全面梳理,通过指导性阅读与归纳性阐释,突出核心概念和理论重点,纠正常见误解;“举重若轻”的叙述以及大量的图片,也为读者平 …… [ 展开全部 ]
  • 作者:朱刚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定价:47.00元
  • ISBN:9787301107379
已发布177183条书摘
按时间排序 按页码排序
  • 2018-05-11 摘录
    诗歌的意义是其张力,是诗歌中能包含的所有外延和内涵构成的有机整体。我们所能得到的最深远的比喻意义并不会妨碍字面陈述的外延。或者我们也可以从字面陈述开始,一步步深入隐喻的复杂内涵:在每一步,我们都可以停下来说明已理解的意义,而在每一步,意义都会是连贯的。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5-11 摘录
    诗歌不排斥与其主要语气明显相悖的因素;而且,因为诗歌能够把无关的与不和谐的因素融合起来,能够协调自身,所以不会受反讽的制约。那么反讽,在这一深层意义上,就不仅仅是认可语境的压力。不受反讽制约所体现出的是语境的稳定性:其内部的压力相互平衡并且互相支撑。这种稳定性像是拱形桥:经过计算,把石块拉向地面的力实际上提供了支撑力,在这种原则下,推力和反推力成为实现稳定性的手段。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5-11 摘录
    诗歌并不是一些美丽的或“有诗意的”意象的集合。即使有些物体真的有些内在的“诗意”,那么仅仅把它们集合起来也不会得到一首诗。因为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有“诗意”的意象摆放一下,按照摆放式样来制造诗歌了。但是诗歌的成分相互联系,不像花束里排列的花朵,而是像一株活生生的植物上生长的花朵,和植物的其他部分相互联系。诗的美在于整株植物上鲜花盛开,需要茎、叶和看不见的根。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5-11 摘录
    我们可以把现代诗歌技巧总结为隐喻的重新发现和一切回归隐喻。诗人必须首先穿过具体事物的窄门才能合法地进入普遍性。诗人不能选择种抽象的主题,然后用具体的细节修饰它。相反,他必须首先确立细节,恪守细节,通过细节的刻画而达到他所能达到的普遍意义。意义必须从具体事物而来,而不能看上去是任意地强加在具体事物头上的。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

  • 2018-05-11 摘录
    意图谬误混淆了诗歌及其来源,这种特殊情况被哲学家们看作“起源谬误”。这种方法的起点是要从诗歌的心理成因上找到批评的标准,终点却是传记和相对主义。情感谬误混淆了诗歌和其效果(也就是诗歌是什么和诗歌做了什么),这是认识论上怀疑主义的一种特殊表现,虽然通常表现得更高深,好像比各种形式的怀疑论更有说服力,但毕竟还是怀疑主义。它始于想从诗歌的心理效果那里得到批评标准,终于印象主义和相对主义。两种谬误,不论是意图谬误还是情感谬误,其结果便是诗歌本身,作为具体批评判断的对象,往往就消失了。
    +1
    0条评价 收藏 分享
     

    这条书摘已被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