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摘本创建于:2017-06-16
南渡北归1
南渡北归,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 …… [ 展开全部 ]
- 作者:岳南
-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 定价:CNY 62.00
- ISBN:9787540472108
-
一个是蓄谋已久,一个是最终奋起;一个旨在毕其功于一役,一个做好了苦撑待变的准备。从“九一八”到“七七”的将近6年间,中国政府尝试了一切以非军事手段化解冲突的方式,最终无一奏效。“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然而日本和政客永无止境的贪欲,最终将中国这个东方大国逼到了最后关头。那些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决心用血肉筑起新的万里长城。
这场“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当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至此终于到来。读杂志摘录 -
这是1922年,王国维的知己,也是陈寅恪的师辈人物,清末著名诗人与学者沈曾植去世时,王国维为其撰写的挽联,其悲恸怆怀之情溢于言表。当王国维纪念碑在清华园落成后,陈寅恪再以悲天悯人的大情怀、大心愿,以明晰的哲理与深邃的思想,为其书写了光照千秋、永垂不朽的碑文: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鸣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
从北平沦陷到清华师生南迁的这段时间,整个清华园在一阵大乱过后渐渐沉寂下来,几乎成了真空。冯友兰回忆乙说:“我们参加校务会议的这几个人,还住在清华,说的是要保护学校。我在图书馆内对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说,中国一定会回来,要是等中国回来,这些书都散失了,那就不好,只要我人在清华一天,我们就要保护一天。有一次,夜里我和吴有训在学校里走,一轮皓月当空,四周一点声音都没有,吴有训说:‘可怕,可怕,静得怕人!”此情此景,使冯友兰想起了黄仲则的两句诗“如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霄”,几近泫然泪下。后来日本军队正式进入北平城,开始到处接管搜查,冯友兰等几个留守教授觉得政权已经失掉,保管已经没有意义了,事实上是替日本保管,等他们来接收。于是大家决定南迁,“南迁的人和留守的人,都痛哭而别”。
冯友兰与吴有训二人一起离平南下,到达郑州时,冯突然建议上馆子吃一顿黄河鲤鱼,因为这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有机会先吃一顿再说。正在这时,意外碰到了清华的同事熊佛西,于是三人一同去馆子吃了一顿黄河鲤鱼,算是了了一桩心愿。当时熊佛西喜欢养狗,他面带忧戚地对冯、吴二人说:“北平有许多人都离开了,狗没法带,只好抛弃了。那些狗,虽然被抛弃了,可是仍守在门口,不肯他去。”冯听罢,满目凄然,道:“这就是所谓丧家之狗,我们都是丧家之狗呵!”